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力不过霸、拳不过金,最后的“金”是指谁?

2023年11月15日09:27:04 历史 1908

前言

赵匡胤赵光义,两兄弟之间发生了什么?金匮之盟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何赵构要在盛年退位,将帝位传回赵匡胤一脉?这些疑惑,令人对南宋开国之君赵构的退位之举百思不得其解。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力不过霸、拳不过金,最后的“金”是指谁? - 天天要闻

北宋开国初期,兄弟不和导致的惨剧

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为中国历史发展转入了崭新的篇章。但是,就在赵匡胤创业未半之时的976年六月的一个夜晚,却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可怕事件。当晚,赵匡胤与自己的亲弟弟赵光义正在喝酒说话。

深夜时分,值勤士兵忽然听见屋内传来斧头落地与烛火倾倒的巨大声响。士兵慌忙推门查看,只见二人脸色苍白,赵匡胤已经毙命。这就是著名的“斧声烛影”悬案,赵匡胤是否遭到赵光义蓄意谋害至今无解。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力不过霸、拳不过金,最后的“金”是指谁? - 天天要闻

此事发生后不到一日,赵光义便拿出一个令所有人震惊和困惑的物件——所谓的“金匮之盟”。这份盟书声称,赵匡胤生前有口谕,死后应先传帝位于弟赵光义,然后传于次弟赵延美,最后再传回自己的骨肉后代。

赵光义依此夺得大统,自称为皇帝。在此后时期内,赵匡胤的儿子们与赵延美接连离奇死去,让人不禁对这一系列可疑死亡事件起疑。一个蓄谋已久的宫廷政变似乎悄然展开,赵光义一系代代传承皇位,排斥赵匡胤的骨肉,北宋王朝的根基就此动摇。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力不过霸、拳不过金,最后的“金”是指谁? - 天天要闻

南渡之困与靖康之难的爆发

时过境迁,北宋盛世已去。各方势力争斗不断,王朝国运渐衰。到了南宋初年,赵匡胤的后人已经与皇位无缘。

而赵光义的后代赵构,也在金兵南侵的风雨中处于飘摇之中。1127年,金兵攻占了北宋都城,俘虏了赵构的侄子宋钦宗宋徽宗。此时赵构作为赵光义一脉的血脉,在乱军南迁之中到达临安,在绝望中建立了南宋。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力不过霸、拳不过金,最后的“金”是指谁? - 天天要闻

然而,新的难题摆在了赵构面前。他原本仅有一个儿子,而这个儿子很早就夭折了。为保住江山社稷,赵构只能选择从赵匡胤一脉收养儿子,以延续宋朝正统

在位26年后,1162年,赵构终于做出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他在56岁时,主动让出了帝位,传给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昚。一个开国之君,如日中天之时放弃权力,这样令人费解的举动,成为南宋建立以来的一件大悬案。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力不过霸、拳不过金,最后的“金”是指谁? - 天天要闻

一个精明君主的退位权谋

对于赵构的退位,当时舆论纷纷,有人认为这是他超脱红尘,有人认为是他身体虚弱。但更多明智的人认为,这是赵构的一场精明权谋。

我们需要认识到,赵构是一个性情中庸之人,他对权力没有什么留恋,退位对他来说反倒如释重负。他没有了皇位,仍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养尊处优。而他收养赵匡胤的后人作为养子,正是想以皇位来换取其孝顺与奉养。如果不及早传位,来日就无人供养自己的晚年生活。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力不过霸、拳不过金,最后的“金”是指谁? - 天天要闻

不仅如此,赵构其实也考量到,太祖赵匡胤的旧部对赵光义的蓄谋已久、篡位夺权极为愤恨。如果赵构重新传位给赵匡胤一脉,就可以重新撮合民心,为南宋积聚正统感召力。赵构希望以此弥补赵光义对赵匡胤不仁不义之过,重建宋朝正统合法性,找回北宋盛世的底气。

所以,赵构的退位既是权谋,也是传承。这种超前的政治预见和家国大义,昭示着他非同一般的政治智慧,绝非无的放矢之举。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力不过霸、拳不过金,最后的“金”是指谁? - 天天要闻

一个开国之君的权力观与政治遗产

赵构这个南宋开国之君,常被人们认为是没有真才实干、只会逃跑的无能之辈。但是,他在盛年主动退位一事上,却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政治头脑与远见卓识。在他眼中,权位不过是过眼云烟,王朝江山与人心民意才是根本。

他不为一时得失所累,大度退位传位,避免了历史上的恶性轮替,将南宋之基打造得更加稳固。这种超然物外的权力观与视野,使这位看似平庸的开国之君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赵构的退位既使南宋王朝正统更为鲜明,也让这个不起眼的皇帝在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政治遗产——退位不一定代表失败,反而可以成就伟业。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力不过霸、拳不过金,最后的“金”是指谁? - 天天要闻

放下权力,方得人心;退位传承,则才能开创新局。这一遗产启迪着后人,警示权力欲望的危害,道出了超脱世俗的政治智慧。

对于一个开国之君来说,退位无异于放弃自己的心血建树。赵构这样的选择,对南宋乃至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赵构的退位加强了南宋的正统性,赵匡胤一脉的皇位继承,赢得了人心。同时,赵构让出皇位也避免了历史上的恶性轮替,防止了兄弟阋墙再次出现,巩固了南宋江山。

其次,赵构开创的退位先例,也启发后世君主要自我反省,防止权力的扩张和腐化。这种超脱权力的开明作风,对中国封建王朝的禅让传统产生了积极影响。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力不过霸、拳不过金,最后的“金”是指谁? - 天天要闻

结语

最后,赵构的退位之举,道出了独特的政治智慧——退位不代表失败,反而可以通过退位达成伟业。这一观点开拓了后人的政治视野,看待权力时要怀有超然之心。

可以说,赵构的退位既体现了其政治智慧,也成就了南宋开国的伟业。放下权力以求大局,超脱以成就自我,这种开明君主的形象跨越时代地影响着后世。赵构退位一事,将其政治遗产镌刻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值得后人学习与铭记。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 天天要闻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前段时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遇到了沙尘暴,后来安全撤到了塔中镇。”新疆和田地区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普查队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说。当时全队的给养只剩下两箱矿泉水,在普查队距离塔中加油站还有50公里时,汽车指示灯亮起,提示燃油即将耗尽。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闻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个延续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开国君主必定上膺天命,获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续数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顺民心,得到了民众拥护的正当性。而真正赢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后代的文献中,成汤被描绘成一位体恤民众、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