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唐代著名的军事家,中唐时期的传奇名将。他文武兼备,尽心竭力保护大唐社稷,对内参与了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对外抵御回纥、吐蕃的进攻,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唐朝的叛将仆固怀恩派人游说回纥和吐蕃,想让回纥和吐蕃出兵,一起攻打唐朝的都城长安。
为了让回纥尽快出兵,仆固怀恩骗回纥人说郭子仪已经被宦官鱼朝恩害死。回纥人曾经帮助大唐剿灭安史叛军,与郭子仪并肩作战,他们深知郭子仪的军事才能有多么的优秀,比较忌惮郭子仪。他们听说郭子仪不在了,才答应出兵帮助仆固怀恩。
郭子仪
仆固怀恩与回纥、吐蕃组建联军,兵力有三十万,杀向长安,震惊朝野。鱼朝恩劝唐代宗立即迁都,一些大臣不同意,站出来驳斥鱼朝恩,并劝唐代宗让郭子仪领兵去抵挡叛军,唐代宗同意了。
郭子仪当时已经年近七旬,他接到诏命后率军驻扎在了泾阳,因为兵力少,郭子仪令将士加强防守,伺机破敌。
安史之乱时,仆固怀恩曾是郭子仪的属下,善于用兵,也是一代名将,郭子仪知道对付仆固怀恩决不能掉以轻心。
很快郭子仪得知一个重要消息,仆固怀恩在行军路上突发重病,一命呜呼了。
郭子仪认为仆固怀恩一死,回纥和吐蕃之间必然会有矛盾,不可能通力合作。郭子仪准备分化瓦解对手,各个击破。
唐朝版图
郭子仪派部将李光缵前往回纥大营,去见回纥的统帅药葛罗,劝药葛罗与唐军联合,一起攻打吐蕃。
李光缵见了药葛罗,说明了来意。药葛罗听了一脸疑惑,对李光缵说道:“我听说郭令公已经不在人世了,怎么可能会在泾阳呢?这样吧,你回去禀告郭令公一声,就说我想见他,让郭令公过来一趟。”
李光缵回到泾阳,向郭子仪说明了情况。郭子仪决定亲自前往回纥军大营,去见药葛罗。
部将们认为郭子仪这样做太冒险了,于是想派五百精锐骑兵跟随郭子仪一起去回纥大营,保护郭子仪。
郭子仪不同意,说道:“这次前去是向他们晓以利害,说道理的,带的兵多了反而不好。”
郭子仪要出发时,儿子郭晞拉住了他的战马,劝道:“回纥人如同虎狼,父亲身为统帅,怎么可以以身犯险呢?”
郭子仪说道:“现在如果开战,我们父子都会战死,大唐社稷就危险了。为父去劝说他们,他们可能会听为父的话,那样的话大唐就有救了。退一步讲,即便为父被害,但至少我们的家可以保全。”
郭晞听了,仍然拽着马缰绳不愿意放手,郭子仪用马鞭打郭晞的手,郭晞这才松开了缰绳。
郭晞
郭子仪带着几十个骑兵来到了回纥大营门外,回纥将士看到了,都感到惊讶。
郭子仪下令身后的骑兵不要动,他自己脱掉盔甲,丢掉兵器单骑向前走去。
药葛罗和部将们来到营门,见确实是郭子仪,急忙向郭子仪行礼。
郭子仪翻身下马,拉住了药葛罗的手,带着责备的语气说道:“你们曾经帮助过大唐,是有功劳的,而大唐也不曾亏待你们。可你们现在为什么要背信弃义进犯我大唐地界呢?你们不要过去的功劳,反而要与大唐结下新的怨恨,违背恩德去帮助一个叛贼,这是愚蠢之举!仆固怀恩背叛天子,抛弃母亲,你们跟着这样的人能得到什么好处呢?我现在一个人来劝你们,任凭你们来处置,你们可以杀了我,之后我的部下会和你们决一死战。”
药葛罗听了,急忙解释:“仆固怀恩骗了我们,他说大唐的天子驾崩了,郭令公你也遇害了,我们这才起兵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真相了,而且仆固怀恩已经死了,我们怎么会和令公交战呢?”
郭子仪继续说道:“吐蕃残暴不仁,趁着大唐内乱之际,起兵犯我疆土,大肆掠夺。我听说他们掠夺的财物用车装都装不完,马牛羊不计其数,这些都是上天赐给你们的,你们如果和大唐联手击败吐蕃,就能缴获很多财物,机不可失,你们好好考虑一下吧。”
郭子仪
药葛罗说道:“我们上了仆固怀恩的当,辜负了令公,我们愿意将功补过,与大唐一起攻打吐蕃。只是有一件事,希望令公能答应,仆固怀恩的儿子是我们可汗的内弟,希望令公能赦免他。”
郭子仪答应了,就在这时,边上的回纥人纷纷围了过来,想听清楚郭子仪在说什么。跟随郭子仪前来的骑兵们以为郭子仪有危险,急忙上前,郭子仪挥了挥手,示意骑兵们退下。
大唐与回纥准备联手对付吐蕃,郭子仪举起酒杯立下誓言:“大唐天子万岁!回纥可汗万岁!两国的将士万岁!谁要违背约定,就在阵前亡命,家族灭绝!”
药葛罗说道:“在下的誓言和令公的一样。”
吐蕃人听说郭子仪和药葛罗立下了盟约,吓得连夜撤兵。大唐和吐蕃的军队趁势追击,在灵台县追上了吐蕃大军,大破吐蕃,斩杀吐蕃将士数万人,救下了四千个被吐蕃掳掠的大唐子民。
郭子仪凭借着自己非凡的勇气和谋略,使大唐转危为安。经此一事,唐代宗更加敬重郭子仪了。
唐代宗
郭子仪虽然功劳很大,但是他从来没有居功自傲。郭子仪有大智慧,知道进退,懂得收敛,做事情小心谨慎,考虑的很周全,善于谋国也善于谋身,故而“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高盖主而主不疑”。
郭子仪活到了八十五岁,寿终正寝,他子孙满堂,后代人才辈出。
郭子仪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