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凭什么被评为“千古无二”之人?因为他创造了3个世界第一

2023年10月23日12:02:05 历史 1137

项羽凭什么被评为“千古无二”之人?因为他创造了3个世界第一,至今无人能打破!


公元前232年的一天,一声婴儿的啼哭将项羽带到了人世间,那时没有人知道他会成为将来的西楚霸王,更没有人知道他能够成为千古无二之人。


在小项羽稍微长大一些之后,叔父项梁便负责教他读书,但时间一长,项梁便发现了项羽身上的弱点,他是个没有长性的孩子。


有时刚翻开书本没一会儿,他便嚷着要去学剑,可刚挥起剑来舞了一会儿,又嚷着要去读书,这件事让项梁在心底给项羽打了包票,觉得他将来一定一事无成。


可项羽的一句话却让项梁对他另眼相看,项羽说:“读书不过用来记人姓名,学剑也只能和单人对抗,我要学的是能够对决万千敌人的东西。”


听到这里项梁才知道项羽心中的大志,随即开始教起项羽兵法,可那时的项羽终究还是太小,很多地方他都未能细细研究,这或许也是他落得那样结局的原因之一。


在项羽20多岁的时候,项梁派他去联络桓楚,准备一起对抗秦朝。而桓楚为了拒绝他的请求,便刻意刁难项羽。


他提出了一个常人难以做到的要求,在他的院子之中,有一个千斤之重的青铜鼎,他表示只要项羽能够举起着青铜鼎,那么便与他合作。


此时的项羽身高八尺,是个壮硕男儿,只见他走到顶前,运足力气,握住鼎足,高喊一声:“起!”这个千斤重的青铜鼎便被他高高举起。


此时的桓楚已经吓得坐在原地,但项羽知道这样还不够,他又举着青铜鼎三升三降,随后将鼎安安稳稳的放在了地上。


桓楚知道,此人将来必定能有大作为,所以决定与他兵合一处,一同起义,这便是项羽所创造的第一个世界第一,至今在历史人物的典故上,也未见有人能有此神力。


项羽的第二个世界第一便与他的作战有关,项羽是一员猛将,而他手下的士兵们也个个都是作战的好手。


巨鹿之战之中他们便有着精彩的发挥,巨鹿之战在秦末的大起义之中绝对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节点。


在这一场战斗之中,秦国的名将章邯率领着40万的秦军来到巨鹿,准备在此将赵国困死,而此时得到消息的项羽也赶了过来。


项羽的军中共计只有3万余人,3万对40万,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武器的年代里这显然就是送死,是一场绝对没有悬念的败仗。


可项羽却仍旧将这场仗打的漂亮,甚至成为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不可复制的成功。在公元前208年的12月,项羽率领着自己的三万将士到达了巨鹿,准备与章邯的部队作战。


在战前,他特意派遣自己手下的两位将军率领着两万的义军渡江过河,到巨鹿援救赵国,在取得了小胜之后,这些部队便深处险境。


项羽知道是时候来一招破釜沉舟了,他召集来了全军将士,开始用言语激励大家,并让大家将所有的帐篷烧毁,只带三日干粮,表达了他们不胜则死的决心。


正是这一份激励,让楚军战士们的潜能被激发了出来,在战场之上,这些战士们以一敌十,越战越勇,硬生生将秦朝40万的部队打了回去。


章邯自然败走,项羽一战成名,诸侯军也开始奉他为上将军,各路兵马也都归他统帅。能创下如此惊人的战绩,在世界历史上项羽也排得上名号。


而这项羽的第三个世界第一,便要从他一生的经历来看。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项羽一生经历过大大小小70余次战役,这期间未尝一败。


这也使得那时的很多人听到项羽的名字,便想不战而降,这样惊人的作战指挥历史也堪称世界第一。


不过,熟悉历史的我们也都知道,就算是这样的一位西楚霸王,最终也有一败,他一生唯一的一次战败便是垓下战役。


战败之后,项羽整个人都变得消沉,他觉得这是老天爷对他的惩罚,他的宿命便是这样,项羽一路战到了乌江


此时,他只要向前迈出一步,便可以重返江东,日后东山再起,但项羽却认为自己已然辜负了江东父老的期望。


与其苟活于世,倒不如给自己来个痛快,随即自刎在乌江江边,这样一位旷世英豪也落下了自己人生的帷幕。

项羽凭什么被评为“千古无二”之人?因为他创造了3个世界第一 - 天天要闻

项羽凭什么被评为“千古无二”之人?因为他创造了3个世界第一 - 天天要闻

项羽凭什么被评为“千古无二”之人?因为他创造了3个世界第一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遗体腐烂多日无人发现,年仅45岁 - 天天要闻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遗体腐烂多日无人发现,年仅45岁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女演员远野凪子近日疑似被发现死于家中,年仅45岁。7月3日,远野凪子的助手前往其位于东京都丰岛区的公寓拜访,却始终无法与她取得联系。助手随后联系公寓管理公司并报警。警方在室内发现一具倒在地上且已腐烂的女性尸体,现场确认该女性已经死亡,根据状况判断其死亡已有几天时间,警方不认为存在被害...
举个例子,10年前的建筑,前面经历了9年的监督检查,第10年着火了,这个责任…… - 天天要闻

举个例子,10年前的建筑,前面经历了9年的监督检查,第10年着火了,这个责任……

昨天有网友在《从监督中拿出20%甚至50%的人来搞调查,那会如何》留言说:举个例子,10年前验收的建筑,前面经历了9任监督员,到第10个监督员的时候着火了。前面9人没事,第10个进去了,这冤不冤呢?如果隐患很好整改,没有一点压力,为什么前面9个不做?为什么就认为在第10个人身上就应该做,而且能做,还能做好?这段话是什...
抗战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以红星为信 做党的孩子 - 天天要闻

抗战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以红星为信 做党的孩子

原标题:以红星为信 做党的孩子——重读抗战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闪闪的红星》,李心田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年1月《闪闪的红星》是李心田写于60年代的小说,原名为《战斗的童年》。1972年,该作品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入选教育部红色经典阅读书目,成为革命传统教育范本,被译成英、法、德等10余种文字,19...
《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出版,为王舟瑶手迹首次大规模公开 - 天天要闻

《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出版,为王舟瑶手迹首次大规模公开

王舟瑶(1858—1925),字星垣,号默盫,浙江黄岩人,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藏书家和地方文献专家,曾任上海南洋公学教授、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经史教习、两广师范学堂监督、礼部顾问官。王舟瑶一生著述颇丰,著有《中国学术史》《读经札记》,编纂有《光绪台州府志》《默盫集》,辑有《台州文征》《台州先哲遗书》等。近日,...
抗战回望38︱《保卫卢沟桥》:“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38︱《保卫卢沟桥》:“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七七事变”吹响了全民族抗敌御侮的号角。作为事变中的重要场景,卢沟桥迅速为国人所熟知...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计太多,又怎会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 天天要闻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计太多,又怎会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古代北魏,宫里的女人想往上走都难。尤其对胡氏来说,她面前摆着的,不只是后宫的明枪暗箭,还有一道横了百十年的规矩——“子贵母死”。道武帝拓跋珪定这规矩时说得明白:皇子立为太子,亲妈就得赐死,怕的是外戚仗着太后的势乱政。
凌晨突发讣告!孙大业逝世 - 天天要闻

凌晨突发讣告!孙大业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师范大学发布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无党派代表人士、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孙大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18时14分在石家庄逝世,享年88岁。孙大业先生,1937年7月生于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温州。195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现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石...
黑龙江省原副省长——范子文 - 天天要闻

黑龙江省原副省长——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陕西省绥德县人,享年66岁。早年考入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奇袭集义村敌据点 - 天天要闻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奇袭集义村敌据点

在集义青纱帐里的游击队员(资料图片)。  集义村原属徐沟县管辖,位于县城东10华里处。早在唐代天宝年间,为抗击安禄山叛军,当地群众自发在此集结义军,“集义村”由此得名。  集义村的地理位置重要,与正北的大常镇、东南的榆次县东阳镇呈犄角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