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除夕,在郴州幽禁的张学良无聊之余,和看管他的十几个特务在饭厅里推牌九玩。张学良一直坐庄,结果这晚,特务们都赢了,最多的赢了100多元。张学良大约输了将近一千元,不过虽然输了钱,但张学良那晚精神特别愉快,一直玩到深夜一点钟,才摆手对特务们说:“算了!我也没有现款了,搞不赢你们。”
几个月前,张学良从萍乡被押解到郴州苏仙岭上的一座苏仙庙幽禁。苏仙庙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房屋有二十多间,但年久失修。
特务队长刘乙光先请人修整了三间房给张学良住,其他人都住在庙里。张学良被软禁在此期间,每天的生活非常单调。
他的起居完全受制于特务的监控,不能随意外出。刘乙光派出6名特务日夜监视张学良,其余特务和宪兵则负责外部警戒。张学良起初对这种没完没了的软禁生活感到十分厌烦。
房屋修缮好后,一行人搬上了山。刘乙光还在本地雇了四顶轿子八个轿夫,以便张学良和特务们进出。
张学良很少下山,因为会一直被软禁在这里,心情较为平静。他花了许多时间看书报,读了不少历史和文学书籍。看管人员每月会定期更换书报,以免张学良枯燥乏味。
春节后,张学良要下山去理发店理发。他穿着蓝丝绸棉袍,戴着鸭舌帽,显得很潇洒。刘乙光陪同,还带了12个特务。
张学良在街上走了一会,找了家女子理发店理发。给他理发的是一个十多岁脸上有麻子的女孩。张学良回山后不断称赞这个女孩剪刀技术好。
这是张学良几个月来第一次下山,对他来说是难得的放松。
军统头子戴笠派黄静宜这个特务驻在邮局,专门检查张学良等人的信件。他要求所有看管张学良的人员不许在信件中提及张学良任何情况,违者将受严惩。
外人写信涉及张学良的,黄静宜要检查删改或扣留。张学良的信件必须经刘乙光检查后转交军统本部,外来信也由军统转给刘乙光后再转张学良。
这样严密的监控使张学良与外界的联系仅剩下了寥寥数信。
2月中旬,张学良要去城里的一家浴室洗澡。刘乙光陪同,12名特务跟随左右。路上有个佩戴炮兵中校标志的军官迎面走来,认出张学良后立正敬礼。
张学良若无其事地走过,未加理会。刘乙光等人非常惊讶,不明白为何这里会有人认识张学良。张学良沉默地跟着刘乙光回了苏仙庙,一路上都在思索那名军官的身份。
到了浴室门口,刘乙光说人太多,今天应该洗不了,张学良便笑着说那就改天再来,回去吧。刘乙光让特务邱秀虎去找黄静宜,调查那名军官的情况。
原来是新来的一个炮兵旅中东北军改编军官,张学良的旧部。刘乙光十分紧张,担心对方知道张学良在此,会采取行动。
他决定报告军统本部,同时加强警戒。这件事让张学良更感压抑,原本稍有放松的心情一下子又提了起来。
刘乙光家在离郴州40公里的永兴,他决定把张学良迁到自己家乡看管。次日他和邱秀虎去看房子,在永兴发现一所暂无人上课的小学,有20多间房屋,门窗尚好。
刘乙光高兴地决定搬这里,找到乡公所借用了学校。他派邱秀虎先修整出3间房给张学良住,自己回山准备搬迁。
三天后,刘乙光带全体人马搬到学校来了。张学良再次“搬家”,这只是他频繁“搬迁”的开始。
在未来的日子里,张学良还要面临多次监禁地点的变更,这给他的心理状态带来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