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27年8月1日午夜,一声枪响就像一道闪电划破了南昌城宁静的夜空。紧接着,震耳欲聋呐喊着“河山统一”、“河山统一”此起彼伏。
南昌市大士院街、牛行车站、新营房、百花洲等地,枪炮声接连响起,街上到处都是脖子上戴红领巾,手臂上戴着白毛巾的起义军。
欧百川成功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成为南昌起义的第一人,因此他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就此开始。
石破天惊
1927年4月和7月,国民党汪蒋二人先后发动政变,开始暴力镇压共产党,公开与人民为敌。
仅用一年时间,共产党员人数锐减83.4%,无数革命人士和群众惨死在国民党的屠刀之下。
中共决定绝地反击,开始计划武装夺取政权,1927年7月下旬,第二次九江会议结束后,叶挺和贺龙决定分批前往南昌,准备于28日晚在南昌起义。
由于消息不胫而走,汪精卫与张发奎设下陷阱,准备解除叶挺和贺龙的军权。25日,叶剑英在甘棠湖与叶挺、贺龙、廖干吾、高玉罕见面,以划船赏景为由召开紧急会议,九江古城秀在一湖,绿波荡漾,彩霞飞舞。
但船上却无人有闲情逸致欣赏这如画般的美景。紧急会议决定叶挺和何龙不参加张发奎的庐山鸿门宴,与此同时,叶和贺的部队先后前往南昌,这就是著名的“小划子会议”。
随后组成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会议一致通过,起义时间定于8月1日的凌晨4点,以“河山统一”为号。
31日晚,由于叛徒告密的缘故,起义时间提前至凌晨2点。随着欧百川的第一声枪响,第20军第1、2师,第11军第24师,按原计划向南昌多处守军同时发动进攻。经过长达几个小时的激战,城内所有敌军都被歼灭,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
南昌起义,从规划、组织到指挥,都是我党党员,但总指挥贺龙却是个例外,在此之前,周恩来面对面地告诉了贺龙整个起义计划,贺龙面对党的高度信任说:“我绝对听从共产党的命令,党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南昌起义结束后,部队前往江西瑞金,贺龙经周一群和谭平山介绍入了党。他自豪地说:“我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后我的命就是党的,党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这样一位坚定、诚实、英雄的将军,一时间吸引了许多士兵紧随其左右。
苗寨首臣
7月31日晚上9点多,贺龙的副营长赵福生偷偷告诉了敌人起义的具体时间。后来经过紧急磋商,起义时间提前至凌晨2点。为了防止敌人逃跑,贺龙的第一师副师长、第二团团长欧百川在敌人周围安排了哨兵。
午夜12点多,南昌国民政府军惊慌失措地想逃离后门,被后街巡逻的欧百川下属发现,欧百川下令打,起义军听到枪声不断,以为又提前了起义的时间,马上就对敌人发动了猛烈进攻,南昌起义就此爆发。
打响第一枪的欧百川,别名学海,苗族人,出生在贵州松桃自治县。欧百川小时候就热爱学习,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在私立学校学习的时候,老师出了一副上联:“腊尔山中藏猛虎”,学生们闻言都面面相觑,没有人能对得出下联,谁知不到十岁的欧百川直接说:“苏麻河里卧蛟龙”,大家听后都很惊讶。
1916年,欧百川从贵阳师范毕业后,在家乡当了两年多的老师,尽职尽责,受到高度赞扬。后来,他又学了政治、军事、民法、刑法等知识,成了县保安队长,严格执法,平等对待,深受当地百姓拥戴。
1921年,他在黔军严约伯部任职,,铁骨铮铮勤学好问的欧百川,三年的时间就晋升成了团长,在此期间,贺龙的故事军中盛传,说贺龙诚实坦率,多谋善断,坚定勇敢,他听后感到钦佩不已。
1926年,作为川东边防军第九混成旅长的何龙带领部队北伐,欧百川听说贺龙的军队驻扎在铜仁时,毅然决然的带领全团前往相投。
贺龙有了欧百川的加入,简直是如虎添翼,从此有如神助,捷报连连。其中,羊毛溪战役、金口战役,让欧百川的苗族士兵,声名远扬。
1927年,欧百川被提升为第20军第一师副师长、第二团团长。7月底,他和军队南下聚集在南昌,为南昌起义做准备,南昌起义,苗寨第一人,随着一声枪响而诞生。
南昌起义后,大部队向南转移,直驱广东。欧百川率领部队在揭阳汾水战役中惨遭重创。后来,他和贺龙的主力军不幸失去了联系。在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下,他最终未能找到贺龙的主力军。
此时,南昌起义的领导干部,遭到的国民党的打压,欧百川不得不暂时前往国民革命军独立师罗启疆部。他足智多谋且勇敢,又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很快被提升为参谋长,赢得了松桃老乡罗启疆的重用。
在此期间,罗启疆多次接到蒋介石的命令,消灭当地的红军,其中就有贺龙领导的第二、第六团。欧百川得知后,他提出建议给罗启疆:“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实力不容小觑,我是贺龙的老部下,我必须先与他取得联系,万万不可相互残杀。”
罗启疆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没有与贺龙直面作战。但复杂动荡的敌我形势,他们只能谨慎言行。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欧百川最讨厌这种侵略我国、残杀百姓的侵略者,几乎参加了所有的抗日战争。最后,经过全国人民艰苦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而战功卓越的欧百川也被提升为国军的82师师长。
但在国民党内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鱼肉百姓,这让他想再次带领军队前往延安投靠贺龙。然而,当时正处于国共合作时期,为了不影响共同抗日的计划,贺龙要求他以大局为重,且不可操之过急。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再次引发内战,欧百川不想和国民党同流合污,决定解甲归田,前往重庆秀山县隐居。
曾经称胸怀天下的爱国将领,又怎能安心屈居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呢?
重现江湖
1949年底,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在此之前,国民党一再邀请欧百川出山,他都婉言拒绝了。
贺龙在西南军委工作,一直关心着这位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经过几次辗转反侧,他终于找到了在秀山县种地的欧百川。
两个生死之交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贺龙感慨万千:“百川,我接你来了,新中国需要你,党和人民更需要你。”1950年,欧百川担任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欧百川为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为了家乡人民的幸福生活,又重返江湖。
贵州地形特殊,相对偏远,教育资源和医疗设备都非常有限,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很多不便。欧百川致力于为人民做实事,开始建设学校,建立医院。
他积极呼吁在贵州设立民族学院,多次向西南军政委表达贵州各族人民的愿望,争取贺龙元帅的支持,1951年,贵州民族学院终于正式成立。
欧百川作为贵州保卫世界和平分会副主席,1951年代表中国出席了在华沙举行的世界和平会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追求和平的形象。
回国后,他再次担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第一届各族人民代表大会协商委员会副主席等多个重要职务。
1953年当选为贵州省副省长,第二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多年来为贵州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7年,欧百川被误划为右派,当时,当调查组想找到贺龙的“犯罪证据”时,他强迫欧百川承认贺龙曾经叛变革命的行为。由于欧百川坚持不认,因此遭到了很多的批评和责骂。
即使受委屈多年,他仍然正确对待组织和同志,坚信党组织会实事求是地纠正错误。
1970年9月,欧百川病重去世,走过了他曲折而辉煌的一生。1980年,他才得到平反昭雪。
结语
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纪念馆、故居、博物馆遍布全国,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建军节、欧百川故居等。
每逢重大节日,各地党员都会组织参观学习,铭记英雄,不忘历史。欧百川故居早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坚定的信念、敢于战斗、勇于创新、不屈不挠”的八一精神一直鼓励中国人民克服困难,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