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学生公开质疑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亲历者痛忆其牺牲经过

2023年09月24日12:10:06 历史 1876

黄继光的故事是假的”、“肉身挡不住子弹”,2014年,一大学生公开质疑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是为了鼓舞士气编造的,甚至还有很多网友对此表示认可。

如果黄继光堵住枪口1秒钟,按M1917的技术参数,则至少身中七弹,他将吸收3万焦耳的能量,这能量足以打碎一块巨石。所以只要黄继光是人类,就不可能有稍微完整的尸体残留。

那段时间以来,网络上类似这样的言论层出不穷,甚至还有网友用这些看似科学的数据加以佐证。

但是,在质疑声接连出现之时,黄继光的战友们相继站了出来,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为黄继光正名。

2014年,大学生公开质疑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亲历者痛忆其牺牲经过 - 天天要闻

在一档卫视播出的节目上,85岁的李继德作为节目来宾,一出场就受到观众热烈的欢迎,他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也是黄继光的亲密战友。在节目中,他将黄继光的事情分享了出来。

1952年,中国志愿军与美军在上甘岭展开激战,我军阵地相继失守。这时,首长下达了一道命令,要求战士们誓死守住597.9高地,一寸都不能让给敌人!

597.9高地上共有12处阵地,几乎在每处阵地上都能够看到志愿军的身影,每分每秒,都有英雄牺牲。敌军在高地上搭建起众多的子母堡,数挺机枪从子母堡中探出来,对着志愿军展开疯狂的扫射。

当时参与任务的6连受到重创,进攻屡次受阻,几次爆破计划都没能奏效。0号阵地是战士冲击主峰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战士们在天亮之前仍然没有拿不下0号阵地,势必会在局势上陷入被动。

6连损失惨重,连长万福来不得不报告营参谋长张广生,说道:“我们连现在没有人了,只有我自己,还有1名指导员、2名通信员、1名步行机员。”

2014年,大学生公开质疑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亲历者痛忆其牺牲经过 - 天天要闻

当时,万福来的身后就站着一名通信员,正是黄继光。这位来自四川中江县的小战士,看上去面庞十分稚嫩。

他听到了连长和参谋长的说话内容,得知0号阵地之所以久攻不下,是因为上面有地堡,炮火十分密集,连长计划带人去炸掉它。

关键时刻,黄继光主动站出来说道:“你不能去!你是连长,你还要带兵,我去!”在黄继光的强烈要求下,参谋长和连长只好同意,并任命黄继光为6连6班的班长,由他带着肖登良吴三羊两位战士去执行爆破任务。

3个年轻的战士穿梭在枪林弹雨中,美军的燃烧弹一度将天空照的发白,可战士们的脸上丝毫看不见胆怯,他们咬紧牙关,同时间赛跑。

很快,3人逐渐靠近敌人的地堡,他们身背雷管和炸药包,在夜色中快速前行。待找准时机后,便连忙将炸药包抛到敌人的地堡中,美军的2个地堡接连被炸毁。

可是,我方付出的牺牲是惨重的,战士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身受重伤,已经完全失去行动能力。

敌人那边还剩下最后一个地堡,他们在地堡中持续射出子弹,阻止着志愿军的部队前进。黄继光尚可行动,但他5处负伤,痛哭不已。

这时的他距离敌人的地堡仅仅只有5米,他艰难的站起来,朝着敌人扔出了自己最后一个手雷,将地堡炸毁了大半边。

2014年,大学生公开质疑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亲历者痛忆其牺牲经过 - 天天要闻

可是,残存的机枪仍在向我军战士们不停地扫射,后方的战友们相继倒在了山梁上,黄继光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他没有迟疑,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扑到了敌人的地堡上,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美军的机枪眼,为了不被子弹的冲击力弹开,他一直都用双手死死地抓住两旁的沙袋。

美军的机枪还在无情的扫射着,但因被黄继光干扰了视线,导致火力减半。身后的战友们悲痛万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黄继光变得血肉模糊,他们知道,黄继光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争取进攻时间。

连长万福来吹响了冲锋号,高喊着“为黄继光报仇”的口号,带领增援部队向0号阵地发起冲锋。几天后,局势逐渐明朗,黄继光的遗体也被战友们找到,他们冒着危险,将黄继光的遗体抬到山下。

2014年,大学生公开质疑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亲历者痛忆其牺牲经过 - 天天要闻

据李继德回忆,上甘岭战争打响前,他和黄继光每天都会在一起,直到上甘岭战役打响,他们很少见到他,再见时,已经是永别。

当指导员和几个战士将黄继光抬下来后,李继德曾扒在坑道的墙边,用电筒去照黄继光的身体,只见曾经的战友胸前有几个巨大的窟窿,其他地方都是血泥巴。

李继德当即失声痛哭起来,但是战斗还在继续,留给他悲伤的时间有限。战士们气上心头,撸起袖子,拿起机枪,疯狂向敌人扫射。

当时的卫生员王清珍也曾透露过黄继光的情况。她亲自整理了黄继光的遗体,当时的他戴着帽子,脸上沾点泥土,送下来时血已经流干了,都沾在了衣服上面,脊椎已经被打穿,胸口处有个碗状大小的窟窿。

她用温水将黄继光的身体浸湿,慢慢将布从身体上揭下来,并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让他体面些下葬。

2014年,大学生公开质疑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亲历者痛忆其牺牲经过 - 天天要闻

21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而黄继光选择了用自己的命为战友开辟道路,有战友和卫生员的亲身所历为证,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不容被抹黑!

危急情况下,很多事情是不能用常人思维去揣测的,英雄之所以被称为英雄,是因为具有常人无法拥有的意志力。

英雄的精神不容被侮辱,事迹不容被抹黑。致敬特级战士,致敬伟大的英雄黄继光!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 天天要闻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5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现场看到,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门口还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铭记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客在雨中排起长队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入口处,有市民携带电影《731》海报进行自发宣传。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龚...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 天天要闻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考古实证,秦始皇帝陵根据“若都邑”的理念来营建,都邑里有政治、军事,也有宫廷生活、文化娱乐。秦朝的休闲生活会是怎样的景象?5月4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戏水禽》带你通过考古研究新成果,对秦朝文化娱乐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么人?秦始皇帝陵东南部...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 天天要闻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如果说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是谁?李嘉诚绝对排得上号。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前阵子那桩港口交易闹得人尽皆知,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家族资产,李嘉诚站哪边,大家其实心里都有点数。港口本来要卖给美国财团,还好有关部门及时叫停。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 天天要闻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房山区琉璃河镇,开满野花的草丛上,挖开了深浅不一的坑,每个都有专属的数字加字母编号。这处小型发掘现场,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东段一部分。五四青年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后”考古人员面朝黄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刮去层层覆土,专心致志地在“护城河”底搜寻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安妮娜在发掘现场复核...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 天天要闻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 题: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郑冬睿、张晨光、陆华东摇开档案柜,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册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资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缪磊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闻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为美国这个超级霸主来说,为何总是喜欢将苦难和威胁强加于其他国家。所以动不动就是开两艘航母战斗群过去威胁,或者极限施压,或者就是直接的战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闻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选 学刊简介《国际关系前沿》是国政学人学术共同体发起创办的电子刊物,旨在述介国际关系领域具有开创性、前沿性、学理性、实证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国际关系领域主要期刊新近发表的学术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国际学术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总第20期)。 获取本期《国际关系前沿》全文渠道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