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征西夏、平定方腊起义,最后成为奸臣,为什么会这样

2023年09月23日17:58:08 历史 1321

童贯征西夏、平定方腊起义,最后成为奸臣,为什么会这样 - 天天要闻

文丨创意文斋

编辑丨创意文斋

太监在古代帝国的宫廷权力斗争中常常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通常被视为皇帝身边的亲信,但也有时因为过度握权而被视为奸臣。尽管历史上有许多出名的太监,但能够被封为“王”的却寥寥无几。只有三位在历史上获此殊荣的太监是:北魏宗爱唐朝李辅国以及北宋童贯

童贯征西夏、平定方腊起义,最后成为奸臣,为什么会这样 - 天天要闻

童贯,这位北宋时期的太监,是这三位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他不仅执掌兵权长达二十余年,更与蔡京并列,被称为北宋“六贼”。

但是,回溯童贯的生涯,他并非一直是受到非议的对象。其实,他早年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认可。他带领军队出征西夏、平定了方腊的起义,有“猛将”之称。

童贯征西夏、平定方腊起义,最后成为奸臣,为什么会这样 - 天天要闻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位有着光辉战绩的将领,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定位为奸臣?

童贯身形高大、强壮,并且颚部位置长着稀疏的胡须。这种外观和常规的太监形象迥然不同。不少人猜测这可能与他在成年后才选择做太监有关。

他很快获得了宋徽宗的宠信,成为北宋军队中的领军人物。他的军旅生涯波澜壮阔,曾参与对抗吐蕃、西夏、辽国以及方腊的多场战役。

公元1103年湟州之战为童贯树立了不朽的功勋。当北宋十万大军进攻吐蕃的湟州时,皇宫意外起火。宋徽宗,对军事知之甚少,将此视为不祥之兆,并下令退兵。

童贯征西夏、平定方腊起义,最后成为奸臣,为什么会这样 - 天天要闻

面对这样的命令,童贯果断地选择隐瞒真相。他将皇帝的手谕藏于靴中,确保大军继续进攻。当军队统帅王厚询问手谕内容时,童贯机智地回答:“皇上只是鼓励大家,希望众将不负所望。”尽管王厚心中存疑,但他也知道童贯身为皇帝的心腹,权势不在自己之下,只好继续执行进攻指令。

此举无疑是冒险的。隐瞒皇命本是大逆不道,如果失利,童贯将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北宋军队最终取得了湟州的胜利。这场胜利不仅提高了童贯在军中的声誉,还为他赢得了更高的官职——襄州观察使。

童贯征西夏、平定方腊起义,最后成为奸臣,为什么会这样 - 天天要闻

随着连连战功,童贯逐渐在北宋政坛上崭露头角。他的军功似乎为他铺上了一条直通权力巅峰的快速通道。但这些“功劳”背后的真相却被掩盖,不为人知。

在宋徽宗的眼里,童贯是得力的助手。童贯不仅得到了频繁的提拔,还被安排了许多“有机会”的任务,这意味着他可以轻松地为自己攒取更多的功劳。

政和元年,童贯被任命为辽国的特使,引起了宫廷的轩然大波。不少人认为,作为太监的他并不适合担任这样的重要职务。但宋徽宗为了满足辽国的好奇心,特意派童贯去展现北宋的强大。

童贯征西夏、平定方腊起义,最后成为奸臣,为什么会这样 - 天天要闻

童贯的影响力迅速扩大,不久他掌管枢密院,成为除皇帝外的最高军事领导者。随后,他被封为太傅。时代的人们喜欢用“公相”来称呼蔡京,而对于童贯,人们则用“媪相”这一称呼来讽刺他,暗示他的权位与其身份不符。

童贯与蔡京、朱勔梁师成等人并列,被称为北宋“六贼”,是宋徽宗统治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几位大臣。尽管他的地位崇高,但他的“功绩”受到了许多质疑。

童贯征西夏、平定方腊起义,最后成为奸臣,为什么会这样 - 天天要闻

事实上,童贯经常篡改军事报告以夸大自己的军功。例如,当他指挥北宋军队进攻西夏时,遭遇了惨痛的失败。但在战后,他选择隐瞒败局,而仅突出那些小小的胜利,为自己积攒更多的荣誉。

童贯准备收复燕云计划时,方腊的叛乱如火如荼地在南方燃起。与流传的传说不同,实际的历史中,梁山起义尽管声势浩大,却远不及方腊起义对北宋的冲击。短短数月内,方腊的军队就突破了七州的防线,威胁深入北宋的核心地带。

童贯征西夏、平定方腊起义,最后成为奸臣,为什么会这样 - 天天要闻

为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冲击,宋徽宗命令童贯立即回师南下,镇压方腊。利用敌军策略失误的机会,童贯迅速平定叛乱,并巧妙地将此次大捷归功于自己,因而获封太师。

然而,对于收复燕云的野望,童贯并未放弃。他再次集结大军北进,意欲一举夺回失地。但当面对真正的挑战——强大的辽军时,这位北宋的名将遭遇了空前的挫败。在连续的失败后,童贯选择与金国结盟,希望其能够协助攻取燕云。

童贯征西夏、平定方腊起义,最后成为奸臣,为什么会这样 - 天天要闻

金军凭借其出色的战斗能力,迅速攻破燕京,但随后提出的条件却让北宋感到为难:他们要求除了固定的岁币和税收外,还额外加征巨额的“代税钱”。

事实上,童贯并未真正收复燕云,而是花费大量财富“租借”这片土地。尽管如此,宋徽宗和童贯却用不同的视角看待此事,认为只是花钱而已,于是在此“功绩”之下,童贯被赐封为广阳郡王,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童贯征西夏、平定方腊起义,最后成为奸臣,为什么会这样 - 天天要闻

北宋的末年,宫廷中一个封王的太监,童贯,短暂地成为了大家的焦点。虽然他的头衔光鲜亮丽,但他身上的王爵光环并没有持续太久。当金国大军席卷而来,威胁北宋的存亡,童贯选择了一条逃命之路。

当时的宋钦宗命令童贯忠诚地留在都城守卫,但童贯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选择悄悄地随宋徽宗南逃。这一背离职责的行为终究未能逃脱皇帝的耳目,最后,他遭到了宋钦宗的赐死。

童贯征西夏、平定方腊起义,最后成为奸臣,为什么会这样 - 天天要闻

纵观童贯的一生,他无疑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这些“成就”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欺骗、权谋和损害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像童贯这样,表面上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实则暗中策划私利的人,无疑是典型的奸臣。或许,正是这样的人物影响了北宋的命运,使之走向灭亡。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 天天要闻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拉萨7月1日电 题: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作者 李林“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一间整洁屋子里,104岁的大多吉用微微颤抖却坚定的声音道出了深藏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 天天要闻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这世上有个人,没打过仗,没建过国,没写过书,却被全球45亿人尊为“精神祖先”。他不是神仙,也不是圣人,更不是哲学家,他的故事,全靠帐篷、骆驼、儿子和信念撑起来。他生在公元前2000年,死在沙漠边缘,连墓碑都不显眼,却让三大宗教——犹太教、基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 天天要闻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万历十五年》 (二十)7reading.online一、嘉靖这位皇帝的喜爱虚荣和不能接受批评世无其匹,只接近少数佞臣,听到的是各种虚假的情况。二、当嘉靖帝发现大事已被败坏,就把昔日的一个亲信正法斩首,以推卸责任而平息舆论。这种做法使得廷臣
土耳其18岁少女遭性侵后怀孕,19岁未婚夫得知后暴怒将她枪杀 - 天天要闻

土耳其18岁少女遭性侵后怀孕,19岁未婚夫得知后暴怒将她枪杀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前发生震惊社会的事件:18岁少女奥雅布达克遭性侵后怀孕,未婚夫发现后竟开枪将她射杀。当时她怀有5个半月身孕,遭射中胸部送医后不治,腹中胎儿也没能保住。此事成为土耳其国内今年第209起女性遭到杀害事件。奥雅在订婚前几周遭人性侵,未婚夫因她身体不适陪她去医院,意外得知她怀孕后要求解除婚约,随...
【闲侃三国】第061回:孙夫人被骗回吴,曹阿瞒无奈退兵 - 天天要闻

【闲侃三国】第061回:孙夫人被骗回吴,曹阿瞒无奈退兵

回目: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时间:建安十七年至十八年春地点:涪城-葭萌关-成都-东吴-荆州-秣陵-许昌-寿春-濡须人物一、刘备。庞统,法正,魏延,刘封,赵云,孙夫人,侍婢,张飞,诸葛亮。二、刘璋。刘璝,泠苞,张任,邓贤,杨怀,高沛。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会折在一个太监手里 - 天天要闻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会折在一个太监手里

徐阶的时代过去了,高拱的时代到来,只是他想不到,他靠一个太监(陈洪)的帮助,重新回到内阁,却因为得罪另一个太监,被再次赶回老家,若给中间加个期限,则只有区区三年。虽然时间有点短暂,但并不影响高拱撸起袖子加油干,于是历时三年闻名于世的“隆庆新
“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高原医学“粉身碎骨” - 天天要闻

“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高原医学“粉身碎骨”

(健康时报记者 邱越 王艾冰)为了方便学生随时找他,吴天一院士把家安在离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步行仅10分钟的地方。在这个百余平米的屋子里,处处都是各种书籍和资料,“高原医学”的痕迹随处可见。在吴天一书房兼卧室的最显眼处,摆放着那枚代表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