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炒“中国闭馆”,韩国开启新一波厌华情绪,尹锡悦政府推波助澜

2023年08月08日19:48:11 历史 6462

已经倒向美国的韩国,“厌华”情绪持续处于高位,到底是谁在带节奏呢?

可以看到,韩国政府和执政党最近连续推动国内民众对中国的反感,可以说,就是尹锡悦政府在推波助澜。近日,韩国官方和媒体炒作“中国关闭韩国在华独立运动遗址”一事,就是新一波“厌华”攻势的开端。

事情是这样的,大连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介绍安重根义士的展厅,以及延边州爱国诗人尹东柱的故居,因为内部维修和保养而暂时关闭。但就是这样的日常管理行为,在韩国官员、媒体和专家的口中,却变成了“别有用心”。

恶炒“中国闭馆”,韩国开启新一波厌华情绪,尹锡悦政府推波助澜 - 天天要闻

他们声称,其它博物馆的展厅和抗日志士故居都还在正常开放,中国却只挑跟韩国有关的下手,其中原因就是中韩关系趋冷,中国是在进行“恶意报复”。对此,韩国国家报勋部部长朴敏植甚至口不择言,说“中国心胸狭窄”,把中国比作“小人”。

实际上,安重根义士的展厅和尹东柱故居,分别是在4月和7月暂停开放的,两者相隔三个月,根本不是韩国口中的“有意为之”。而且,相关历史遗迹的确要花时间去维护保养,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大家无论是去博物馆或是其它历史遗迹,也会经常看到某个特定展厅和遗迹暂停开放的提示。

恶炒“中国闭馆”,韩国开启新一波厌华情绪,尹锡悦政府推波助澜 - 天天要闻

韩国上上下下都在罔顾事实,进行不理性的揣测,其实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拿这件事模糊视听、煽动韩国民众对中国的不满情绪。

这两年来,韩国国内对中国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多,中国甚至一度取代日本成了韩国人心目中“最讨厌的国家”。比如,在华常驻的韩国人越来越少,曾经北京的韩国侨民高达十多万人,现在却只有不到2万人。不光申请来华的韩国人越来越少,就算是刚来中国的韩国人,也抱着对中国十分不安的想法。

这并不是个好事,这种情绪一方面会让韩国的中文学科无人问津,长远来看,韩国的涉华人才会越来越少,对中国的了解也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这挑拨了两国人民的关系,相互攻讦对峙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两国关系低迷,还会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和国家趁虚而入。

恶炒“中国闭馆”,韩国开启新一波厌华情绪,尹锡悦政府推波助澜 - 天天要闻

韩国存在民族主义还情有可原,但高涨的“厌华”情绪却极为不正常,特别是突然开始的最新这一波炒作,就非常蹊跷。不过,我们可以发现,韩国明年就要举行国会选举,选举政治需要推动“厌华”情绪。

具体来说,首先,二战之后,韩国接受了美国的资本和技术援助,并进行了现代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韩国无论是在思想、宗教还是文化上,都逐渐倾向于西方,这对韩国的社会和政治起到了很大影响。

亲美亲欧导致韩国民众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西方散播的对中国的负面看法,于是韩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人逐渐摆脱中华的文化圈,和中国形成了巨大的认知差异,这让他们与中国的心理距离越拉越远。

恶炒“中国闭馆”,韩国开启新一波厌华情绪,尹锡悦政府推波助澜 - 天天要闻

其次,韩国的政治有个一般规律,那就是“对外强硬、对内民粹”,放到中国身上就是,韩国在选举过程中,候选人对中国采取强硬姿态,用对中国的指责吸引偏激且关心政治的中青年选民。

比如,在“萨德”这件事上,尹锡悦参选的时候就称这是韩国自己的事,指责中国“多管闲事”。

而韩国政客这些言论把“反华”和“爱国”挂钩,无疑激发了韩国强烈的的民族主义。现在尹锡悦的支持率持续低迷,需要刻意推波助澜,一方面是想利用民众对中国的反感,通过对中国采取强硬和无理的姿态,来获取选票;另一方面,尹锡悦就是要把“反华亲美”贯彻到底,拉大和文在寅政府时期政策的差异。

所以,韩国“厌华”情绪的高位运行,很大程度上是韩国政府刻意推动的结果。然而,敌视中国对韩国一点好处都没有,毕竟中韩是永远不变的邻居。真正对韩国虎视眈眈的,其实是韩国的两个“盟友”,美国和日本。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 天天要闻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血与火的14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无数国人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奉献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当时全省人口3000万,征募的兵...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 天天要闻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高志凯和他那句“在恒河画一条线”的说法都火了。有网友还提议,这条线未来就应该叫“高志凯线”。印度人听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条线的由来高志凯是一位智库学者,他所说的画一条线,实际上是针对臭名昭著的麦克马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 天天要闻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公元 105 年,东汉宫廷宦官蔡伦将一批质地轻薄的 “新纸” 呈给汉和帝。谁也未曾料到,这看似寻常的发明,会成为撬动中华文明进程的杠杆。在此之前,竹简笨重如石,绢帛贵比黄金,知识的传播被牢牢锁在少数人的书架上。
梅国强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梅国强同志逝世

湖北中医药大学7月7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伤寒学泰斗、国医大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湖北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梅国强同志因病于2...
日本奇葩陋习,为了繁衍人口不择手段,一直到上个世纪才被废除 - 天天要闻

日本奇葩陋习,为了繁衍人口不择手段,一直到上个世纪才被废除

日本这个国家吧,大家都知道,文化独特,传统深厚。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它那光鲜亮丽的外表下,还藏着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陋习。今天要聊的,就是其中一个特别奇葩的——“夜爬”。这玩意儿在日本社会里流传了好几百年,直到上个世纪才被彻底废除。背后原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