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雷利将访华 中欧如何把疫情三年缺失的功课补起来?

2023年08月07日22:57:23 历史 8673
博雷利将访华 中欧如何把疫情三年缺失的功课补起来? - 天天要闻

7月14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雅加达会见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

直新闻:王毅在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通话时邀请他今秋访华,管先生,你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管姚:现在看来,一波三折的博雷利访华行程终于敲定了,就在今秋。之前博雷利访华已经历两次推延,第一次因为他感染了新冠,身体条件不便成行。第二次原本预定7月,但众所周知,当时中国外长出现了人事变动,博雷利的行程再延。但博雷利本人对访华相当笃定,他上月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强调,确信延后的对华访问会在年内进行,希望在秋天成行。所以从最新通报看,博雷利得偿所愿,预祝这位欧盟外交主官今秋访华圆满成功。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在联合国总部开会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特别向媒体喊话,期待王毅能在今秋访美,期待在美延续俩人在北京的重要对话,但布林肯也承认,邀请尚未获得中方回应,在我看来,这“两个秋天”的对照,很耐人寻味。

虽然状况不断,但博雷利对推进访华行程信心满满,而且表现出极大迫切性,确实是因为此行议程重大。细读通话通报,博雷利访华至少有三大目标任务:首先,也是最紧迫的,为预定年内进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打前站作协调,王毅强调这次领导人会晤将为中欧关系与双方合作发挥战略引领;其次,同中方开展战略对话,并寻求开展更多机制性对话。王毅就此生动表述,要把疫情三年缺失的功课补起来。最后,推动中欧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可能会有人认为第三项目标任务有些虚,但必须指出,在欧盟率先喊出所谓“去风险”目标并正在推动制定对华新战略指引的大背景下,博雷利今秋访华的相关表态与动作,无疑值得高度重视。也因此,我认为博雷利在通话中就“一带一路”倡议的最新表态,是有相当信息含量的。

博雷利将访华 中欧如何把疫情三年缺失的功课补起来? - 天天要闻

直新闻:那么在你看来,博雷利就“一带一路”倡议的最新表态,释放了何种信息?

特约评论员 管姚:从外交部官网通报看,博雷利是这样向王毅谈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欧盟的“全球门户”计划同“一带一路”倡议并不对立,而是互补关系,都旨在促进全球发展。博雷利的这种积极取态,当然和一些美欧国家领导人以及舆论场上的叙事判断存有显著温差,在被美西方刻意建构的叙事框架中,“全球门户”计划被刻意描述为“一带一路”的所谓“良性替代”,而“一带一路”倡议,也背上了太多莫须有的抹黑指责。

博雷利主动谈“一带一路”,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这一重大倡议今年迎来了十周年。当下在欧盟,在重要成员国意大利,是否选择退出倡议,正在成为一个高度政治化阵营化的重大争议。上周,意防长公开对前任政府作为G7仅有的成员国,当年签字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决定大加攻击,甚至对倡议本身也是各种指手画脚。既然谈经济与基建合作,为什么出来表演的是防长?必须要指出,目前意大利这场退与不退的政坛闹剧仍在上演,相关争议注定也将在欧盟范围内持续,希望博雷利的最新积极表态,有助平息这种高度政治化阵营化的争议。

说到中欧关系,中方无疑高度重视,总理李强开启任内首访,就是到访欧洲,也是在访欧期间,李强大声疾呼,喊出在全球媒体刷屏、振聋发聩的那个金句: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正是在李强访欧期间,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份14页的新贸易提案, 尽管并没有点名中国,但提案“实施军民融合政策的国家”所指,按照美西方媒体的解读,普遍被视作指向中国,这份提案也被认定是欧盟追随美国,推进所谓对华“去风险”,旨在“遏制”中方获取关键技术,寻求管理对华“经济依赖”的最新布局。中国驻欧盟大使傅聪曾尖锐提问,欧盟自称是一个大中心,一个世界权力中心,一个独立的世界权力中心,就和美国、中国一样,那么,它为什么必须一直听命于美国呢?我认为,对欧盟,这是无法回避的灵魂追问。我个人也很期待,博雷利在秋季访华中正面作答。

博雷利将访华 中欧如何把疫情三年缺失的功课补起来? - 天天要闻

直新闻:美国也在大肆推进所谓“去风险”战略,近日外媒密集报道,拜登政府最快将在本周一或周二宣布对华投资限制,你对此如何看?

特约评论员 管姚:拜登政府对华最新投资限制,会否以美媒报料的所谓总统行政令形式,在今明两天发布,现在并非板上钉钉。事实上,媒体之前预报已多次落空,而所谓禁制令之所以一推再推,恰恰也见证拜登政府内部对此并无定论,各方博弈激烈。据传将在本月访华的雷蒙多,一般被认为是在经贸投资议题上的对华强硬派,但她此前公开承认,禁制令将令美企自身利益受损,会在企业财务报表上有体现。这和学者出身的财长耶伦反复强调,美对华关税战的成本,大多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是一个逻辑。

但拜登政府持续加码限制是明牌,耶伦在访华期间也说得很明白。虽然她在抵京访华时就在机场看到了彩虹,她也承认中美去年创纪录的6900亿美元双边贸易额,意味着美企对华贸易投资的“极大空间”,她的原话是 ample room ,但耶伦毫不讳言,美方即将进行的投资设限将“收窄且聚焦”,基于所谓国家安全与潜在军事应用的考量。

具体而言,美方投资限制将聚焦三大领域,即芯片、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这也是当下最尖端也最具产业穿透与影响力的高新技术领域。路透社引述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前政策总监劳拉·布兰克(Laura Black)的分析,白宫预料不会成立“a reverse CFIUS”,即所谓“反向对外投资委员会”。CFIUS的职能是审核外国对美投资,反向机构当然就是要审核对外投资,布兰克分析,预计政府不会搞逐案审查,而是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之。

在我看来,拜登政府酝酿已久的投资禁令,就是美方所谓对华去风险战略的延续。我之前也曾分析,美方所谓“去风险”,和欧洲“去风险”有明显的路径分歧。美方就是要在特定战略领域推动大国竞争,大肆推进产业竞争安全化武器化,不惜代价搞“脱钩断链”。所以美式“去风险”,只不过是为原本的“经济脱钩”换了个马甲。美方为此做好了全政府投入打长期持久战的充分准备,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预期,更要有底线意识。

作者丨管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杨颖,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丨苏瑞雪,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古代钱币价格表—清代 - 天天要闻

古代钱币价格表—清代

上下五千年,下至唐宋元明清,时间线太长,古代钱币种类太多了,一篇文章讲解不完的,今天先详细解说清代铜币,从顺治帝开始,包括版别,以及价格参照清代古钱币分为各局造,有宝泉局、宝源局、宝苏局等还有铜钱后面带字,价格从普通价格50米到十多w都非常
探寻民国老物件:岁月尘封中的时代记忆 - 天天要闻

探寻民国老物件:岁月尘封中的时代记忆

"从民国警哨到六七十年代刻语录的筷筒,这些老物件承载着时代的印记。大户人家的红金化妆盒、堪比豪车的三枪自行车标、精确到0.01克的戥子称,每一件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它们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一部立体的历史书,见证着那个年代的风云变幻与人间烟火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 天天要闻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拉萨7月1日电 题: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作者 李林“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一间整洁屋子里,104岁的大多吉用微微颤抖却坚定的声音道出了深藏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 天天要闻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这世上有个人,没打过仗,没建过国,没写过书,却被全球45亿人尊为“精神祖先”。他不是神仙,也不是圣人,更不是哲学家,他的故事,全靠帐篷、骆驼、儿子和信念撑起来。他生在公元前2000年,死在沙漠边缘,连墓碑都不显眼,却让三大宗教——犹太教、基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 天天要闻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万历十五年》 (二十)7reading.online一、嘉靖这位皇帝的喜爱虚荣和不能接受批评世无其匹,只接近少数佞臣,听到的是各种虚假的情况。二、当嘉靖帝发现大事已被败坏,就把昔日的一个亲信正法斩首,以推卸责任而平息舆论。这种做法使得廷臣
土耳其18岁少女遭性侵后怀孕,19岁未婚夫得知后暴怒将她枪杀 - 天天要闻

土耳其18岁少女遭性侵后怀孕,19岁未婚夫得知后暴怒将她枪杀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前发生震惊社会的事件:18岁少女奥雅布达克遭性侵后怀孕,未婚夫发现后竟开枪将她射杀。当时她怀有5个半月身孕,遭射中胸部送医后不治,腹中胎儿也没能保住。此事成为土耳其国内今年第209起女性遭到杀害事件。奥雅在订婚前几周遭人性侵,未婚夫因她身体不适陪她去医院,意外得知她怀孕后要求解除婚约,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