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28岁女孩不顾家人反对嫁给82岁老外,不久之后便守寡53年

2023年07月17日17:39:02 历史 1332

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墨染史程

编辑 | 墨染史程


1952年,28岁女孩不顾家人反对嫁给82岁老外,不久之后便守寡53年 - 天天要闻

2015年6月,一部名为《贝家花园往事》的纪录片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影片主要讲述一一对跨越国界和年龄的爱情。

影片讲述了1952年一位年轻貌美的名媛画家,不顾家人和世俗的反对毅然的嫁给了一位80法国“御医”,本以为是一段如电视剧般的狗血剧情,没想到确是一段感人肺腑的跨世之恋。

01

纪录片中的女主名叫吴似丹,男主名为贝熙业吴似丹是军阀吴佩孚的侄女,出生于富贵之家。贝熙业是一位法国医生,两人相差54岁,却因为一场肺炎而结缘。

吴似丹出生于一个有着军政背景的家庭,父亲吴明远是中法实业银行总经理,伯父吴鼎昌是蒋介石总统府秘书长。

而且她从小就接受了西式教育,个性洒脱率真,所以在感情方面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思想也在当时来说比一般人相对开放前卫一些,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孩。

1952年,28岁女孩不顾家人反对嫁给82岁老外,不久之后便守寡53年 - 天天要闻

而贝熙业出生于法,在当地是一位有名的医学天才,23岁就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并在42岁时来到中国定居,凭借着自己高超的医术,先后担任过法国领事馆馆医、总统府医疗顾问、中法大学董事、教授兼校医等职务,在医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和广泛的人脉,同时也是一个品德高尚、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良医。

可以说,两人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和人生经历,都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热爱,也都对抗日战争有着强烈的参与感和责任感,这些共同点让两人之间能够相互欣赏和理解,为他们之后的爱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人相识于1936年,当时吴似丹12岁,贝熙业66岁,当时吴似丹身患肺病,父亲吴明远老年得女,每日见自己的宝贝闺女被病患所缠身,也十分的着急,所以四处求医问药,一心想要治好女儿的病。

1952年,28岁女孩不顾家人反对嫁给82岁老外,不久之后便守寡53年 - 天天要闻

后来通过吴似丹的总统府秘书长吴鼎昌吴伯父的介绍,请来了贝熙业为女儿诊治,贝熙业作为一位名医,也有着自己的外交圈,自然也与银行总经理吴明远见过几次。

他陪同吴明远来到吴家的公馆,只见吴似丹早已在客厅等候,当她看到父亲带着一位儒雅的老人进来,便猜到了这位老人应该是父亲为自己行找来为自己治病的医生,立刻礼貌的起身向贝熙业行礼。

贝熙业注此时也将注意力放在了吴似丹身上,发现小女孩眉目清秀乖巧可爱,但却因病而苍白无力,这一幕让他想起了起前些年自己的小女儿也是因为身染肺病,但是由于医疗技术并不先进的情况下离开人世,也许是触景生情,所以贝熙业对眼前这个生病的小女孩充满了怜惜之情。

1952年,28岁女孩不顾家人反对嫁给82岁老外,不久之后便守寡53年 - 天天要闻

为了治疗吴似丹的病情,吴明远经常带着她前往贝家花园小住因为这里的环境适宜肺病患者,但是由于吴明远工作繁忙,经常需要外出应酬而无法长时间陪伴女儿,所以贝熙业主动承担起照顾吴似丹的责任。

渐渐地,吴似丹在贝家花园住的时间比在自己家还要多,之前她在自己家的时常只能无聊的躺在床上休养生息,但在贝家花园,除了接受必要的药物治疗,还被贝熙业强制要求每天在花园中散步半个小时。

起初吴似丹身体虚弱难以坚持,于是贝熙业便陪伴她一同散步,所以几乎每天都能在花园中看到这么一幕:林中虫鸟鸣叫,林叶沙沙作响,一大一小两个人的身影坐在一块谈天说地,而且在与吴似丹相处的过程中,贝熙业发现她对绘画非常感兴趣,并且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

1952年,28岁女孩不顾家人反对嫁给82岁老外,不久之后便守寡53年 - 天天要闻

作为名医的贝熙业与著名画家齐白石也是朋友,所以收藏了一些齐白石的作品,在得知吴似丹对绘画方面很感兴趣的时候,便将这些作品与吴似丹分享。

能够欣赏齐白石大师的作品让吴似丹心里充满了喜悦,她坐在湖边挥动着画笔,儒雅的贝熙业则静静地坐在不远处的椅子上,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她,心想如果自己的小女儿如果还在的话,应该也会是这个样子吧。

在贝熙业的精心照料下,吴似丹的病状逐渐好转,直到三年之后已经可以如常人般正常的生活了。

1952年,28岁女孩不顾家人反对嫁给82岁老外,不久之后便守寡53年 - 天天要闻

贝熙业觉得自己受到的嘱托已经完成,便有了将吴似丹送回家的打算,没想到即使自己的身体已经痊愈了,但是在得知自己即将离开的消息时,吴似丹心中并没有多少喜悦感,反而增添了一丝丝的忧伤之情。

在将吴似丹送回去之后,贝熙业觉得有必要和她的父亲讲述一下自己的发现:吴似丹在绘画方面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强烈建议让他考虑送女儿去辅仁大学美术系学习,因为辅仁大学美术系是非常出名的艺术学府。

辅仁大学,吴似丹接受了系统的美术教育,专心致志地学习中国山水画,她用心灵和笔触描绘出大自然的美妙,展现出自己的独特才华,贝熙业的支持和鼓励为吴似丹的艺术之路铺就了坚实的基础。

1952年,28岁女孩不顾家人反对嫁给82岁老外,不久之后便守寡53年 - 天天要闻

没想到的是吴似丹还没能够从辅仁大学毕业,1937年抗日战争就爆发了,在见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受苦受难的百姓之后,作为一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贝熙业投入到了抗日斗争中去

在抗战年代,战士们为了抵抗侵略与日军奋勇战斗,但是不可避免的有着很多人在战斗中受伤急需医治。

可是由于日军的把控,药品的供给路线早已经被切断,受伤的战士们有很多都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

而这时,当地的负责人想到了极具人道主义的贝熙业,此时的他已经加入了中国红十字会,收留了很多因战乱而受伤的战士和平民,并无偿的提供医疗服务。

1952年,28岁女孩不顾家人反对嫁给82岁老外,不久之后便守寡53年 - 天天要闻

在得知有很多人急需药品帮助后,由于贝熙业在北京有两处住宅,分别靠近两处抗日根据地,他决定承担起向这些根据地秘密运输药物的任务。

起初贝熙业骑着自行车,每次携带几十公斤重的药品,骑行数十里将药品送到抗日根据地。为了能一次性运输更多的药品,他甚至专门购买了一辆小汽车,由于他持有日本人颁发的汽车通行证,他每次运送药物都能顺利通过,没有受到阻碍。


1952年,28岁女孩不顾家人反对嫁给82岁老外,不久之后便守寡53年 - 天天要闻

白求恩

贝熙业不仅将药品运送到抗日根据地,还将药品送到了白求恩大夫那里,解决了部队多次药品不太充足的问题,甚至在白求恩大夫忙不过来时,贝熙业直接留下来帮忙做手术,以保证战士们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

吴似丹也被贝熙业的善举所感动,主动留在别墅里学习护理工作,并协助他完成危险的任务。在共同奋斗中,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1952年,28岁女孩不顾家人反对嫁给82岁老外,不久之后便守寡53年 - 天天要闻

贝熙业在北京生活多年,逐渐融入了这座城市,他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经常身着长袍、脚穿布鞋,成为了一个地道的“北京人”,他将这里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试图将贝熙业遣返回他的老家,但贝熙业不愿离开。尽管时局动荡,他仍然选择留在中国,许多知名的大将元帅都接受过他的治疗,而且贝熙业也对我党的胜利充满信心,坚信我们能够在这场革命中取得胜利。

1952年,28岁女孩不顾家人反对嫁给82岁老外,不久之后便守寡53年 - 天天要闻

1952年,吴似丹用先斩后奏的方式与贝熙业领了结婚证,当吴似丹的母亲得知这件事情之后有些生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了解到贝熙业的为人之后不再阻挠两人之间的发展,但是与母亲不同,父亲吴明远一直持着反对的态度,甚至一度与女儿之间闹起了不愉快。

婚后,贝熙业和吴似丹在中国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光,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时局变化,贝熙业的医生职务被取消,行医执照也被卫生局收回,无奈之下他只能在一家私人诊所做医生。

而且贝熙业作为一名外国人,在当时的政协之下只能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抛弃妻子回到法国,要么放弃法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

1952年,28岁女孩不顾家人反对嫁给82岁老外,不久之后便守寡53年 - 天天要闻

可是贝熙业舍不得离开妻子,也不愿放弃法国国籍,无奈之下他决定给组织高层领导写信求助,没想到的是高层对此事非常的重视,在得知贝熙业的请求之后,没多久就得到了回复,允许吴似丹和他一起回到法国,而且回复之中还对贝熙业感谢了他之前所做的贡献,并祝福他回去之后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两人携手回到了贝熙业的家乡法国奥维涅村庄,尽管跟当时在中国相比来说生活略显清贫,但贝熙业和吴似丹过上了平静而惬意的日子。

没想到在回到法国的第二年贝熙业去世了,享年86岁,而吴似丹则独自留在奥维涅村庄,她守着她和丈夫最后的回忆。

1952年,28岁女孩不顾家人反对嫁给82岁老外,不久之后便守寡53年 - 天天要闻

此时吴似丹时年34岁,即便知道未来的生活将会更加艰难,也曾望着祖国的方向失声痛哭,但她还是振作了起来,一边画画一边做零工,努力抚养儿子长大。

他们的儿子似乎继承了父亲的才华,路易在15岁时考入了海军医科学校,离开家乡去学校进修,后来成为了巴黎著名的心脏病治疗医生。

在奥维涅村庄,吴似丹守望着她和丈夫的回忆,直到2013年5月去世,享年89岁。

对于这位远嫁法国的天之娇女吴似丹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么?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从“红色堡垒”到“幸福山乡”——晋察冀根据地首府阜平振兴观察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从“红色堡垒”到“幸福山乡”——晋察冀根据地首府阜平振兴观察

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阜平县,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是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晋察冀边区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阜平传承发扬太行精神,汲取前行动力,为振兴注入动能。如今,土坯房升级为生态民宿群,荒山变身现代化果园,红...
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今起面向公众开放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今起面向公众开放

今天(8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珍贵展品首次展出增设多种形式展陈区域主题展览全景式展现了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的光辉历程。有哪些展品首次展出?馆内新增了哪些展览区域?来跟随记者一起探访。总台...
古代的宫女出宫后,为何大多都不能生育? - 天天要闻

古代的宫女出宫后,为何大多都不能生育?

你知道吗?古代宫女进宫时,大多是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可等她们走出宫门,十个里有九个都生不了孩子。这宫墙里到底藏着什么,毁了她们当妈的可能?先说说宫女想出宫,有多难。明朝以前,全看运气。
总督加兵部尚书衔的目的是什么?加了衔以后又有哪些好处? - 天天要闻

总督加兵部尚书衔的目的是什么?加了衔以后又有哪些好处?

清代的官制中,加衔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做法,而且有很多都属于例行性加衔,比如内阁学士例加礼部侍郎,总督例加兵部尚书、巡抚例加兵部侍郎,等等。那么,加衔的目地是什么?官员有了加衔会带来哪些好处。御史就以认知度最高的总督为例,具体来讲一讲有关方面的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 天天要闻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俗话说得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你要求人办事、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时,拍马屁往往特别管用。 江湖上有一个人,那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他特别喜欢别人拍马屁,因为他属于威权型人格,特别享受那种君临天....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极目新闻记者 李迎 曹雪娇7月7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8日,该展览面向公众对外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赵一曼牺牲前给儿子的遗书(图源:记者拍摄)据了解,本次展览面积1.22万平方米,将展出照...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天天要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