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章:从无师自通的赤脚医生到针刀医学创始人,他的一生很传奇

2023年05月22日16:11:03 历史 1269

朱汉章,出生于1949年,是苏北泗阳县人,他个性爽直,坦率,对名利看得很淡,只醉心于他所钟情的针刀事业。

他本是一名农村的赤脚医生,经过无数次的尝试,摸索,研究才终于发明出了小针刀。

小针刀问世后,影响颇大,在1988年获得了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金牌奖,他因小针刀还荣膺了“军官” 勋章,这可是我国医学界第一位得此殊荣者。

朱汉章:从无师自通的赤脚医生到针刀医学创始人,他的一生很传奇 - 天天要闻

朱汉章在8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了,那时正值饥荒年代,母亲一人拉扯他长大,还想尽方法供他上学,懂事的他非常刻苦努力,小学5年级就将一整本的《新华字典》翻熟了。

到了高中更是啃完了厚厚的《医宗经鉴》和《资治通鉴》在学校里他的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的,无论是医、史、哲、政、文学,只要他能找到的书,他都会如饥似渴地捧读完。

可惜由于历史原因,他也被迫辍学了,就在他感觉心灰意冷之时,偶然间他读到了一本介绍李时珍的书,李时珍的生平让他一下找到了未来之路。

于是他依样买来了针灸银针,借了几本医学书,就开始自学起中医来。因为对中医满怀热爱,加上他的勤奋刻苦,虽然没有老师教导,但他也凭顽强的毅力自学成材了。

朱汉章:从无师自通的赤脚医生到针刀医学创始人,他的一生很传奇 - 天天要闻

朱汉章这一生最感念的就是他的母亲,母亲节衣缩食供他读书,支持他学医,而他诊治的第一个病人也是他母亲。

他母亲患上了痢疾,但苦于无钱医治,他就按医书上所讲的方法给母亲扎针治疗,没想只扎了两次,竟然把母亲的病治好了,这更让他坚定了学医的信心。

大队干部看他会针灸,为人又热情,治病又有耐心,就推荐他当了赤脚医生,还专门给他拔了两间草房当作医务室。

此后朱汉章更是发奋研究中医,在他行医的第二年,他治好了一位被上海某大医院诊断为“肺癌”的老干部,让他名声大振。

他也被调到了县医疗站,随着临床经验的累积,他的医术也越来越高,治愈的疑难病症也越来越多,有了“小神仙”之称。

朱汉章:从无师自通的赤脚医生到针刀医学创始人,他的一生很传奇 - 天天要闻

后来他又将中医针灸和西医手术刀融合在一起,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手术器械,他为它取名为“小针刀”,通过5年的临床验证,让小针刀疗法臻于完善。

由于全国各地前来求医学习人众多,他便自筹资金在南京一处废地建了所骨伤科医院,这便是金陵中医骨伤医院的前身。

现在由他组创的长城医院已经成为了国家级唯一的一所骨伤科专科医院,他为国家培养出了2万多名针刀医师,海外学子就达到了500多人,经针刀治疗的病人更是上千万人。

朱汉章:从无师自通的赤脚医生到针刀医学创始人,他的一生很传奇 - 天天要闻

小小的针刀里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中华医学,也凝结着朱汉章一生痴爱和追求。

从一位农村赤脚医生,到名闻乡下的“小神仙”,再到针刀医学创始人,著名教授,朱汉章不仅为中华医学宝库又添一瑰宝,还为自己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闻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蒋志格 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寻崩,葬祭如亲王礼。免襄王亲来朝贺。 按《明大政纪》:天顺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诰谕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归西宫。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吴氏复为宣庙贤妃,废皇后汪氏复为郕王妃。癸丑,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