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事件思考:耸动的谣言为何总能大行其道?

2023年02月02日23:00:15 历史 5478

喧嚣的舆论场差点逼着找一个“他杀”的替罪羊出来。幸亏警方宁可挨喷,顶住了。

互联网是焦点聚合生成地,想象的东西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往往能得到更多追捧和支持。而且互联网存在反权威的天性,一旦一个案子出现事实不清的缺口,想象力就可能从那里发生井喷。

胡鑫宇事件思考:耸动的谣言为何总能大行其道? - 天天要闻

▲2023年1月28日,在距离学校不远的一个储粮仓库的厂区内,胡某宇的尸体被发现。

其实在现实中,发生奇案的几率并不高,出现侦探小说里那种情节套情节的情况尤其不多。胡鑫宇失踪案里边的利益场景相对简单,但是他失踪三个多月找不到,如今到处是摄像头,胡鑫宇失踪的时候又是防疫管控的高峰,找不到他的任何踪迹确实难以思议。直到他消失106天后尸体在学校旁边被找到,更显离奇。这些构成了发生想象力井喷的缺口。 

然而最终非常简单的自杀案情再次告诉我们,信马由缰的想象力不可靠。在过去发生的一系列“网上奇案”中,各种情节编造和阴谋论到头来基本都证明是假的,官方调查有的在开始时不够准确,但大的事实方向很少有出错的。原因是,当案件成为舆论焦点时,参与调查的都是一个集体,而且常常是多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这种情况下,案情造假必须要“集体共谋”,组织这样的共谋意味着无法承受的风险,因而也几乎没有机会成功。 

胡鑫宇事件思考:耸动的谣言为何总能大行其道? - 天天要闻

然而,即使舆论“想复杂了”被反复证明,但是下一次类似的情况还会出现。除了“互联网就这样”,另外两个原因是需要指出的。 

一是网上社会有情绪,这些情绪是现实社会里各种不如意和不满的反映,它们需要隔段时间就借着某个舆论事件释放,宣泄一下。我们的社会重视弘扬正能量,但是负能量永远存在,而且正能量的主导面越大,负面情绪一旦找到突破口,井喷的强度有可能越高。 

在西方社会,政党打架都把对方往死里骂,骂场和骂点很多,顺便消耗了社会上的负能量。中国是另一种情况,我们的国家团结有序,整体上积极向上,负面的东西在生活中的公开展示空间比较小,于是负面情绪很多跑到了互联网上。发生一个有争议和质疑空间的案子,可以尽情诘问,冲击官方的权威,这是负面情绪自我释放最理想的舞台。 

由于官方一些时候确有工作疏漏,一些官僚主义表现理应受到批评,群众的正当不满与社会上各种低落、负面的情绪经常混在一起,相互作用,这增加了井喷一旦形成后网上情绪释放的强度。 

不要试图消除社会上的负面情绪,或者说负能量,它是人类社会天然存在的一部分。甚至每一个人,即使他在多数时间里很“正能量”,也有不开心、想去负面情绪里掺和掺和的时候。现实就是这样,我们的社会应该在弘扬正能量的时候,对负能量一边治理,一边也要有所包容。 

具体到如何应对网上形成了破坏力的公共事件,我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这种破坏力形成之前,也就是在公共舆论事件形成的早期,就迅速预判情绪聚集的严重性,及时通过完全公开透明的信息供给来消除各种传闻和谣言批量产生的条件。我们当然要依法打击恶意造谣者,但是公开透明的信息供给是法办造谣者替代不了的。

胡鑫宇事件思考:耸动的谣言为何总能大行其道? - 天天要闻

@微博管理员 微博截图

形成焦点的大部分都是基层事件,官方切不要“垄断”事情的主要线索。要让媒体力量加入到事件调查中来,让媒体能够进入事发地,接触到事件的主角或者相关证人。官方不是万能的,也不要试图对所有事情大包大揽,一锤定音。舆论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消费,需要跌宕起伏来自我消耗能量。要让媒体放开报道,回答公众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当事人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直接面对公众。谁报道错了,说错了,是他们的事情,不应都由官方负责。官方要打破“管得越细越好”的强管制观念。 

像胡鑫宇失踪案,人消失了,公安局帮着找人,这是责任。但是有可能找得到,也有可能就是找不到,这不光是警方的责任,那所中学的校长老师,包括胡鑫宇的家长,都对胡鑫宇失踪并自杀负有一定责任。但是后来形成了只管政府要人、要真相的局面,当地官方对事情的处理方式应当说是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定要让信息透明起来,不要官方并没想掩盖,但是担心媒体报道和采访敏感事件相关人员会“搞出事来”,所以宁肯在过程中出现信息空档,给人造成“遮遮掩掩”的印象,这样的情况今后一定要避免。今后互联网上肯定还会有敏感事件,希望下一次出现质疑和想象力聚集的时候,公开透明的各种手段能够迅速推出来,让公众相信,真相从来就没有被藏起来,大家知道的与处理事情的人几乎同样多。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将在北京举行 - 天天要闻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将在北京举行

7月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在会上介绍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和展演展览的相关情况,主要有以下三项: 卢映川。图/国新网 第一项,根据...
美国一刑事学博士生杀害四名室友,认罪以换取死刑豁免 - 天天要闻

美国一刑事学博士生杀害四名室友,认罪以换取死刑豁免

7月2日,美国爱达荷州一名30岁的男子,在听证会上承认在2022年杀害四名室友,并且通过认罪协议避免了死刑的判决。△7月2日,布莱恩·科尔伯格在爱达荷州的法院出庭。布莱恩·科尔伯格曾是刑事学博士生。2022年11月,他杀害了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凯莉·冈萨尔维斯、伊桑·查平、泽娜·科尔诺德尔和麦迪逊·摩根。另有两人——贝...
江晓原:中韩印刷术发明权争夺战 - 天天要闻

江晓原:中韩印刷术发明权争夺战

中韩印刷术发明权争夺战回顾200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于认定,在韩国清州发现的《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印刷于公元1377年)为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2005年9月,由韩国政府资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清州为《白云和尚抄录
李达:中国共产党发起的回忆 - 天天要闻

李达:中国共产党发起的回忆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五四运动后,由于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的提高,由于马列主义的介绍、研究与宣传的相当普遍,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先导,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思想准备与国际声援等客观与主观条件,都已经具备了。
战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变化 - 天天要闻

战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变化

邱行湘的木工技术不是吹出来的,三天时间,竟然神奇地将一些废弃的铁锨把、旧拖把把儿和前些时候为了扩大小菜园而砍掉的杂树条子,全部给旋成了崭新的拖把把儿,足足八十多根,送到了缝纫组质检组长董益三、黄维手中,二人认真地把关之后,给了邱行湘一个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