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资治通鉴》:刘邦起兵

2022年12月20日21:20:08 历史 1471

刘邦起兵

秦朝末年,百姓们因为忍受不了秦朝的暴政,所以纷纷起来反抗。一时间,各地出现了很多起义军。这些起义军的首领有的是以前六国的贵族,有的是普通的平民百姓,总之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其中,有一个姓刘的“市井无赖”也趁机在沛县(今江苏沛县)起兵,他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

阅读《资治通鉴》:刘邦起兵 - 天天要闻

小时候的刘邦非常懒,不愿意和父母兄弟一起下地干活,经常说自己胸怀大志,是不能干那些养家糊口的粗活的。不过刘邦这个人也有优点,别看他是个无赖,但是对人却很好,做起什么事来也不那么死板、严苛。虽然他家里没什么钱,但是却喜好施舍财物,而且心胸宽阔,做事不拘小节,因此很招人喜欢。

刘邦长大以后,在泗水(沛县境内的一条河)谋了个亭长的差事,平日里没什么事可干。有一个单父(今山东单县南)人名叫吕公,非常会给人相面。他见到刘邦以后,觉得这个人长相太奇特了,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所以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阅读《资治通鉴》:刘邦起兵 - 天天要闻

有一次,身为亭长的刘邦按照上级的指示押送沛县的一些刑徒赶往骊山(今陕西临潼县东南骊山)。没想到,很多刑徒在半路上都逃走了。刘邦心里想:“这可怎么办才好啊?已经跑了这么多人了,恐怕到了骊山以后,就剩不了几个人了。唉!反正怎么都将是一死,还不如在死前快活一番呢!”

就这样,刘邦带领着剩下的刑徒在丰地(今陕西沣水西岸)西面一个沼泽中的亭子停了下来喝酒。这酒一直喝到晚上,刘邦越喝越生气,越喝越失落,心想:这叫什么世道啊!老子带人去骊山,没到呢人就走光了。这样的话,即使交了差事,恐怕我的小命也保不住了,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阅读《资治通鉴》:刘邦起兵 - 天天要闻

想到这,刘邦把剩下的刑徒全部都放了,并且对他们说:“快走吧,你们都走吧!别去骊山那个地方送死了,赶快自己逃命去吧!你们走后,我也要开始逃亡的生活了。”

刑徒们一听非常惊讶,有些人想都没想就赶紧逃走了。可是,在这些刑徒中,也有十几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不愿意扔下刘邦一个人,不愿意离开刘邦,发誓要跟随他。刘邦点了点头,说:“好兄弟,我们以后就同甘同苦了!现在天色也不早了,赶紧逃命吧!”

阅读《资治通鉴》:刘邦起兵 - 天天要闻

刘邦借着酒劲,想要在晚上穿过沼泽。突然,前面几个人惊慌失措地跑了回来,说是有一条大蛇挡在路中央。刘邦生气地说:“亏你们还自称是英雄好汉,大丈夫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一条蛇吗?”说完之后他提着剑就把蛇砍死了,带着手下人继续赶路。

于是,刘邦就带领着手下人在芒砀山隐藏起来,秘密起义,他的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

后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全国很多地方都想去归顺,沛县的县令也想以沛县为根据地,响应陈胜。沛县的县掾萧何和主吏曹参对县令说:“这件事还是从长计议,您身为秦国的官吏,如今想要带领百姓背叛秦朝,恐怕理由站不住脚,得不到人们的响应吧!”

县令点了点头说:“你们二人说得很有道理,那你们就出个主意吧!”

阅读《资治通鉴》:刘邦起兵 - 天天要闻

萧何和曹参又说:“不如这样,您征召那些在外逃亡的人,我们估计最少也能得到几百人吧!之后,用这些人胁迫沛县的百姓,让他们跟着您一起造反,到时候他们就不敢不听了!”

县令说:“好!就按照你们的主意去办吧。”接着,县令把樊哙找来,让他去找刘邦。

阅读《资治通鉴》:刘邦起兵 - 天天要闻

很快,刘邦就来到了沛县。这时的刘邦已经不是以前的“穷酸相”了,手下已经有几百人了。县令一看刘邦手下的人个个都跟凶神恶煞似的,害怕他会杀了自己,所以就把城门关了起来,想杀了萧何、曹参。萧何、曹参知道后非常害怕,就连夜跳出城墙,投奔了刘邦。刘邦接受萧何、曹参的建议,给沛县的百姓写了一封信,然后射到城内。信中陈述了各种利害关系,最后沛县百姓们一起杀掉了县令,迎接刘邦入城,并立他做了沛公。就这样,刘邦在沛县正式起义,人马也壮大到了3000多人。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 天天要闻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文‬/胡铁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县城外的芦苇荡泛起金浪。四十七岁的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阵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脚边的蒲草,在粗粝的指间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顽皮的笑意。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本文介绍《广西学生军》一书,借以反映抗战初期桂系军队组织发起的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情况...
朱学勤忆胡适 - 天天要闻

朱学勤忆胡适

【原题】朱学勤: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转自当代文学批评作者朱学勤 节选 |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转载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 天天要闻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说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认识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歌三栖艺人但是你知道吗?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举办《DIVA演唱会》上海站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这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我准备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 天天要闻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发布最新执行悬赏公告: 1、被执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村汪岗村民组150号,公民身份号码34011119900119 ****。 2、执...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 天天要闻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国内男同胞光棍遍地,在国外,中国男人却是抢手货。边境地带中外通婚的更是一抓一大把,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男人有什么优势,竟能让外国女人不顾一切嫁到中国呢?为什么中国男人在国内不吃香呢?一、社会地位太低说是外国女人疯抢中国汉子。但实际上,这里的“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 天天要闻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近日发布执行悬赏公告: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之规定,特发布悬赏公告如下: 1、被执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