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战火、死于征途的一代雄主,夺了侄子皇位,开创了一个盛世

2022年12月19日22:40:16 历史 1514

他生于战火,死于征途,用这句话来形容朱棣再恰当不过,有人说他雄才伟略,可与汉武唐宗比肩,也有人说他残忍嗜杀,好大喜功。

那么他到底是绝代帝王还是暴虐之主?今天我们结合史料,一起来看看自带英文名的明成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

生于战火、死于征途的一代雄主,夺了侄子皇位,开创了一个盛世 - 天天要闻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他出生于公元1360年四月,当时朱元璋正在和陈友谅打仗的时候,忙得连名字都没给他取,所以说他生于征途,不过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从小就接受严苛的文武教育,父亲对朱棣的磨练,后来再加上一代名将徐达这个岳父的倾囊相授,这些都成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财富。

洪武二十九年,当时傅友德蓝玉等名将都已陨落,朱元璋命已成为燕王的朱棣独立带兵北征,他沉着领兵,先后生擒孛林帖木儿等十几名北元统帅,还追至兀良哈秃城,打败了守将哈剌兀。朱元璋听闻远方捷报,欣喜的说道:“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后来,随着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的先后去世,朱元璋已经连续三次尝试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滋味。于是,朱元璋给远在北平的老四一道圣谕,大意是:在我众多儿子中,唯有你智勇双全,如今你三位哥哥都已故去,你是诸王中年龄最长的,以后你带领诸位弟弟屏藩要塞,守护大明朝!你只有这样做,才能顺天意,安朕心。

生于战火、死于征途的一代雄主,夺了侄子皇位,开创了一个盛世 - 天天要闻

毫无疑问,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把朱棣当成辅佐朱允炆的首位藩王,把他当成大明的支柱了。

让朱元璋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年,朱棣便辜负了朱元璋,他起兵靖难,夺走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这也让朱棣从一个枭雄藩王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盛世君王。

他作为篡位者,想要证明自己的话,正统地位这方面不占优势,那么就先从治理国家方面着手,靖难之役后,北方地区饿殍遍野,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朱棣通过赈灾减赋,补贴农具,建学堂,兴教化等方式彰显其爱民之心,同时也让百姓得到休养,为后来的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于战火、死于征途的一代雄主,夺了侄子皇位,开创了一个盛世 - 天天要闻

他后来还做了四件对明朝影响深远的事情,接下来我简单盘点一下:

第一件是建立内阁制度。

洪武年间,朱元璋废除宰相,让皇帝直接统领六部。这种做法有一个好处,就是减少了宰相这个“中间环节”,提高了理政的效率。同时,也对帝王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勤政。

这种要求,作为工作狂的朱元璋可以做到,可朱棣志在天下,不想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放在处理朝政上,于是,他便发明了内阁制度,简单来说就是请几个秘书来帮自己处理政务。

永乐年间的内阁只是雏形,随着“仁宣”时代的发展,明朝内阁制度延续了200余年,对大明影响深远。

第二件是迁都北平。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定都南京,他虽也考察过洛阳开封、西安等古都,但最终决定还是不迁都。

朱棣在北平经营多年,他认为,北平是王兴之地,又是汉蒙各族贸易中心和军事重地。再加上北平交通便利,若能控制北平,对北能抵抗游牧名族的入侵,对南能遥控中原。因此,在朱棣的强制要求下,明朝于永乐十八年正式迁都。

朱棣的迁都,基本上改变了明朝的国运,京杭大运河因此被重新疏通,可谓是造福万民,更直接决定了明朝“天子守国门”的格局。

第三件是并行厂卫。

朱棣即位不久,便马上恢复了被朱元璋废除的锦衣卫,又设立东厂,合称厂卫机构,让天下臣民都在厂卫的监控之下。不可否认的是,因得位不正,朱棣监控天下有心虚的表现,但厂卫制度的确也稳固了帝王的统治。至此,厂卫制度成了朱明王朝独有的特色。

第四件是削藩。

朱棣主要是因为朱允炆削藩才起兵靖难的,没想到他即位后削得更狠,因为他深知其中的厉害,若不削藩,君王统治必将受到威胁。因此,朱棣采取了比朱允炆更加高明的削藩方式,朱棣的削藩其实只干了三件事:迁徙、削弱和废除。

这其中,最倒霉的便是宁王朱权。当年朱棣起兵时曾承诺和宁王平分天下,当朱棣登基后,宁王发现自己被骗了,他不仅没有得到好处,还被下令迁徙到了南昌,实力大减。因此,朱棣背上了“骗弟”的标签。

这四件事已经讲完,我们再看看朱棣还做了哪些大事。

朱棣是一位马上天子,他有较高的军事素养,因此在开疆扩土方面要求更高。朱棣曾五次北征蒙古,打得蒙古三大部落不敢南下牧马,不过也因此劳累过度,所以在最后一次北征途中病逝。

他出兵安南,将越南纳入明朝版图。另外,朱棣驻军哈密,加强了西北地区的统治;辽东抗倭,打出大明的气势。

对于华夏民族来说,朱棣同样是一位不可忽略的雄主。明朝永乐三年,郑和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开始出海远洋,当时规模堪称世界第一,他们最远曾到达非洲东岸。这种庞大的远航舰队,比哥伦布还早80多年。

生于战火、死于征途的一代雄主,夺了侄子皇位,开创了一个盛世 - 天天要闻

最为难得的是,郑和的舰队从没有殖民、抢掠的记录,他每到一地,都在宣扬华夏文明,七次下西洋,让大明和30多个国家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关系。

盛世必重修文,永乐元年,朱棣命解缙等人广采天下书籍,修撰《永乐大典》,花费五年时间,终于修成。该书包罗万象,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朱棣在位22年,加强君主集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百姓逐渐富足,疆域一再扩大,万国来朝,让明朝的综合国力雄居亚洲乃至世界前列,他俨然创造了一个超级盛世。

生于战火、死于征途的一代雄主,夺了侄子皇位,开创了一个盛世 - 天天要闻

梁启超就曾把朱棣和汉武帝唐太宗并列,个人觉得,从政治成就上来说,朱棣配得上这个类比。

然后,后人评价明成祖,总绕不开他血腥篡位的一面,例如,抢侄子的皇位,甚至诋毁朱标,欺骗弟弟朱权,疯狂屠戮忠直之臣等,这些都是朱棣的阴暗面。这样一个“毁誉参半”的帝王,我们到底如何看待?

其实,政治成就和阴暗面都是朱棣人生的重要部分,没有办法去忽略。

但这种种事迹,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代雄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辽金时代博物馆揭开千年古城黄龙府神秘面纱 - 天天要闻

辽金时代博物馆揭开千年古城黄龙府神秘面纱

在吉林省农安县前岗乡辽金时代文化园(以下简称文化园)内,吉林印记辽金时代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静静伫立。博物馆以文物搜集、整理、保护和展览为主线,依托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深厚人文历史,融合青铜文化、辽金文化与民俗文化,自2012年开馆以来,持续为游客揭开千年古城黄龙府的神秘面纱,展现其悠久历史与灿烂文...
我国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复兴 - 天天要闻

我国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复兴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5000年历史积淀出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来的文明。在数千年文明积淀中,也有些民间游戏代代相传,包括一些博彩的游戏。其中有斗鸡、斗狗、走马、斗蟋蟀、斗鹌鹑等比较流行,而且产生了许多相关的成语、
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王敦为何“清君侧”起兵? - 天天要闻

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王敦为何“清君侧”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处仲,出生于公元 266 年,琅琊临沂(今山东费县)人 ,是东晋时期极为重要的大臣与丞相,同时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导的堂兄。他出身于顶级士族琅琊王氏,这个家族在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中拥有着极高的地位
赖清德粉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国台办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齿 - 天天要闻

赖清德粉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国台办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齿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14日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主持本次新闻发布会。环球网记者:赖清德日前在台南参加八田与一纪念会时称,台湾与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样,是像家人一样。岛内舆论抨击其对日本殖民时期屠戮台湾民众的惨痛过去选择
八路军被日军囚于木笼,解手睡觉都在笼里,战士传奇越狱 - 天天要闻

八路军被日军囚于木笼,解手睡觉都在笼里,战士传奇越狱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六六鳞编辑|六六鳞前言1942年2月的一个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军战俘营内,一名被囚禁在不足两平方米木笼中
【三国季汉秘史250】铁壁霍弋:血火铸就的忠诚 - 天天要闻

【三国季汉秘史250】铁壁霍弋:血火铸就的忠诚

一、临危受命平永昌 建兴九年的雨季格外漫长,霍弋站在永昌郡城墙上,望着远处瘴气缭绕的哀牢山,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上的铜吞口。三日前收到的军报还揣在怀中——夷王孟获的族弟孟琰纠集三十七寨蛮兵,已切断通往滇池的盐铁要道。"参军大人,阎都督的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