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唐代才女兼歌后刘采春的悲情一生,才知她出轨风流元稹有多错

2022年12月12日22:00:37 历史 1877

网络上曾有这样一段很火爆的话:“如果美貌是一种罪,你已经罪恶滔天;如果气质是一种错,你已经一错再错;如果智慧要受惩罚,你岂不是要千刀万剐?”

钰姐认为,这段话很有意思,难道男人们犯了错,都是因为女人太过美貌与智慧了?女人的美貌与智慧居然成了男人渣的理由了。

唐代才女刘采春就因美貌与才华,成了风流大才子元稹猎艳的目标,在婚内与渣男同居了7年之久,年纪轻轻32岁就不知所踪,是被抛弃了还是自尽了,无人知晓。

刘采春,与鱼玄机、薛涛李冶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是中唐很火的一代歌后,也是四大才女中最多才多艺的一位,但是她的一生依然十分悲情,令人动容。

再读唐代才女兼歌后刘采春的悲情一生,才知她出轨风流元稹有多错 - 天天要闻

一:出身低贱的唐代歌后兼“四大女诗人”之一

一提起刘采春,人们习惯将她与一代著名歌后邓丽君相提并论。邓丽君在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华人圈里十分风靡,可说是家喻户晓。

而刘采春在唐朝的流行与火爆程度不亚于邓丽君。她是一位全能型的艺人,能演、能唱、能跳还能写,如同现在的“创作性歌手”。

她以清丽婉转的歌喉红遍大江南北,那时的吴越之地只要刘采春的歌曲一响起,“闺妇、行人莫不涟泣”,其流行程度可见一斑。

刘采春,具体的生卒年不详,大致出生于中唐时期,是江苏淮安人,出生在一个家境贫寒的农家,也就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她的名字也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

或许生于春天吧,集大自然之精华。

再读唐代才女兼歌后刘采春的悲情一生,才知她出轨风流元稹有多错 - 天天要闻

然而,低贱的出身,却没有埋没她璀璨的才华。刘采春不仅是大名鼎鼎的“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还是当时红极一时的歌后。

刘采春从小天资聪颖,虽然家穷求学很难,但她在歌唱方面极有天分,任何一首歌只要听过就能原样唱出来。她天生一副好嗓子,唱起歌来如同夜莺一样婉转动听。

这,也算老天赏饭吃啊。

刘采春长大后,容貌出众,歌喉动听,为了生活,她加入到一个戏班子,因为聪颖勤奋,很快成为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流行歌手“。

在此过程中,她认识了同是伶人的周季崇,他心地善良、老实憨厚,对刘采春很照顾,很快两个苦命人的心就渐渐拴在一起了。

再读唐代才女兼歌后刘采春的悲情一生,才知她出轨风流元稹有多错 - 天天要闻

然而,在倡优等同于倡妓的社会里,出身低贱的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同样为人耻笑与鄙视,即便刘采春已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也改变不了卑微的命运

后来,两人结婚了。

周季崇对刘采春很疼爱,夫妻两人十分恩爱。但是,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也为两人的命运尤其是刘采春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

为了生计,夫妻俩就与周季崇的哥哥周季南一起共同打拼,努力赚钱,让生活过得更好。

当时盛行一种滑稽戏叫“参军戏”,类似今天的对口相声,最初是两人搭档,一个捧哏一个逗哏,周季崇哥俩都擅长此戏,后来发展为多人表演女演员也可以加入。

再读唐代才女兼歌后刘采春的悲情一生,才知她出轨风流元稹有多错 - 天天要闻

美貌可人、歌喉清亮的刘采春一加入到参军戏,立即就红极一时,诙谐幽默的对白加上唱曲,深受人们欢迎。就这样,三人组成一个家庭戏班,四处走穴挣钱。

刘采春一改早期参军戏的内容贫乏与结构单一,情节跌宕、生动复杂,令很多观众十分痴迷。不管是闺阁怨妇,还是士大夫们,无不听得如痴如醉、泪流满面。

而每次的压轴大戏,就是刘采春自创自唱的歌曲,此时观众们的情绪达到高涨。

刘采春不仅会演戏,还天生一副好嗓子,是响当当的实力派歌手,被观众们誉为“歌声彻云,绕梁三日而不绝”。

刘采春,堪称唐代的“邓丽君”。

再读唐代才女兼歌后刘采春的悲情一生,才知她出轨风流元稹有多错 - 天天要闻

她创作的《望夫歌》是很火爆的代表作,抒发了离愁的伤感,盼望远行丈夫归来的热切,成为有钱有闲但空虚度日的商妇们的心声,打动了无数人。

对于刘采春的自创诗歌,有人认为不是她的作品,但在“朝成一诗,夕付管弦”的唐朝,女人能诗非常正常的事。

然而,唐代戏子的地位虽然不低,还被称为艺术家,却也被归入了倡妓的范畴,可见刘采春三人四处讨生活有多艰辛。

而也许正因四处奔波的生活艰辛,貌美多才的刘采春的人生正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再读唐代才女兼歌后刘采春的悲情一生,才知她出轨风流元稹有多错 - 天天要闻

二:被风流元稹猎艳又被其始乱终弃地抛弃

  小夫妻的日子虽过得难辛,但不乏温暖与乐趣,毕竟靠自己双手挣钱没啥丢人的,更何况刘采春声名在外,收入也还不错,或许这一切对她而言已经很满足了。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在刘采春25岁那年,她遇上了风流多情的45岁大才子元稹,成为他猎艳的目标, 如此打破了刘采春夫妻俩平静的生活,为刘采春的不幸人生拉开了序幕。

那一年,刘采春与丈夫到绍兴演出,消息一出,十分轰动,大家都想一睹刘采春的绝世真容,其中就有风流大才子元稹。

在人潮涌动中,元稹望着刘采春清丽的容貌,听着她婉转的歌喉,眼里满是惊艳。元稹时任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可谓位高权重。

再读唐代才女兼歌后刘采春的悲情一生,才知她出轨风流元稹有多错 - 天天要闻

元稹第一次看了刘采春的表演后,为得到并讨好美女,他便写了一篇颇具感染力的评论文章去捧刘采春,成功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元稹这人其实是相当渣的,简直称得上是“千古第一渣男”,即便到了45岁年纪了仍然风流成性,他有一个奇葩癖好,就是写情诗去感动他看上的女人。

他第一个钟情并抛弃的女子就是《西厢记》里的女主崔莺莺,他20岁时与人家有了肌肤之亲,后来为了仕途而将才貌双全的崔莺莺抛弃转而娶了韦夏卿之女韦丛

但元稹仍不知足,31岁时又开始猎艳,在听闻薛涛之名后特地申请到四川任职与薛涛相会,结果不到1年又将薛涛抛弃,逃离了四川。

而在出任越州刺史时,他又看上了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刘采春,的确相较于43岁风韵犹存的薛涛,25岁的刘采春更加年轻妩媚。

再读唐代才女兼歌后刘采春的悲情一生,才知她出轨风流元稹有多错 - 天天要闻

有意思的是,元稹给他相好的每一个女人都写过感人至深的情诗,比如他给妻子韦丛的悼亡诗:

离思五首 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如今看来,却是满满的讽刺意味。如跟薛涛热恋时,又写过《寄赠薛涛》诗(略)。如今跟刘采春好上时,又写了《赠刘采春》诗: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而那时的元稹是一位位高权重、风流多情的地方长官及大才子,能写下这样的诗,可以说令刘采春倍有面子。

再读唐代才女兼歌后刘采春的悲情一生,才知她出轨风流元稹有多错 - 天天要闻

再聪明的女人都很难逃脱男人的花言巧语,也很难参透背后的虚伪。而如果她知道远在成都还有薛涛在苦苦痴等,想必不会轻易被渣男迷惑。

遗憾的是,在元稹的强烈攻势下,刘采春很快投入了元稹的怀抱。25岁的刘采春妩媚无比,比半老徐娘的薛涛更有吸引力。

对此,风流贪色的无稹竟还恬不知耻、大言不惭地这么赞美刘采春:“诗才虽不如涛,但容貌佚丽,非涛所能比也。”

看来,对于男人们而言,他们最先看重的永远都是女人的容貌,而不是才智。“食色性也”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刘采春和元稹二人,一个有夫,一个有妻,都属婚外恋,但他们的情人关系却是公开的秘密,长达7年之久。有人说,是元稹给了周季崇一笔钱买断了刘采春。

再读唐代才女兼歌后刘采春的悲情一生,才知她出轨风流元稹有多错 - 天天要闻

可见,唐代中期民风的开放程度。

然而,元稹的风流成性决定了他永远不会对哪个女人专情一生,对刘采春同样如此。刘采春无名无份、非妻非妾地跟他同居了7年之后,同样被绝情地抛弃了

元稹是个极端自私自利的人,一方面贪恋美色,一方面却又爱惜仕途,而如果两者择其一,他会残忍抛弃影响他仕途的地位低微的崔莺莺、薛涛和刘采春等人。

而此时,刘采春已经32岁了,她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与都给了元稹,但是这段感情却无疾而终。

刘采春的结局,有说投河自尽了,有说当道姑云游四海去了,总之不知所踪,一代大唐才女从此人间蒸发了。

再读唐代才女兼歌后刘采春的悲情一生,才知她出轨风流元稹有多错 - 天天要闻

三:写在最后

刘采春的悲剧,令人深思。

她是中唐的流量巨星,才华与才女鱼玄机、李冶和薛涛比肩,而且比她们还更为多才多艺,而似乎正因她的美貌与才华,令她万劫不复。

如果她不被元稹迷惑,而依旧与丈夫女儿过着平凡的生活,享受平常人的乐趣,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当然元稹的诱惑与抛弃是主因

有一位名人说过:

“男人对女人做的最残酷的事,莫过于让她跌入爱河而不打算好好爱她。”

这句话,的确很适合元稹。

不过,一个身在男权社会里的女人想要活下去,并非易事。但如果心性坚定,是否也能避免悲剧发生呢?

再读唐代才女兼歌后刘采春的悲情一生,才知她出轨风流元稹有多错 - 天天要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台儿庄敢死队队长缘何沦为阶下囚坐牢27年? - 天天要闻

台儿庄敢死队队长缘何沦为阶下囚坐牢27年?

2007年6月6日下午,咸阳市泾阳县洛村来了几个人,他们是代表台湾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前来的,目的是探望一位97岁的老人,并赠送连战“民族之光”的亲笔题词。然而不幸的是,在这几个人来之前的几个小时,老人却已经离世了。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