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毛远新力排众议,下令让老乡睡在路边,最后救下10万百姓

2022年11月28日22:15:11 历史 1275

毛远新是毛主席弟弟毛泽民的儿子,毛主席的亲侄儿。

幼年时期的毛远新吃了很多苦,他刚一岁多的时候,全家就被敌人逮捕关在了监狱中。

1943年9月27日,毛泽民被敌人残忍杀害,年仅两岁多的毛远新从此失去了父亲。

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获得自由,他和母亲继续坐牢,一直到1946年才回到延安。

从1951年起,毛远新就一直待在大伯身边生活、读书。

1966年后,毛远新的“仕途”之路越发平坦,先后担任过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军区政委等职。

他在出任沈阳军区政委时,年仅33岁。

在此后10年间,毛远新犯了很多错误,以至于在1976年时被“保护审查”,1980年时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

但他在位期间,也并非毫无功劳!

1975年时,如果不是他力排众议发了一道“严令”,恐怕就会有10万百姓无辜丧生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75年,毛远新力排众议,下令让老乡睡在路边,最后救下10万百姓 - 天天要闻

从1974年开始,辽宁省的营口海城一带便接连发生了上百起小型地震,到了1975年初,小震越发频繁,震级也逐渐升高。

该情况很快引起了辽宁省委的高度重视,并决定由时任辽宁省委常委书记李伯秋负责抗震救灾工作。

当年2月4日凌晨时分,营口、海城一带发生了5级地震。刘伯秋赶紧与毛远新赶往现场查看。

当时,省地震办给出的预测意见是:近期在营口、海城一带很可能会发生破坏性的地震。

李伯秋在询问完具体情况后,开始与毛远新商量,并向该地区的群众发出地震预报。

然而,毛远新却提出由辽宁人民广播电台直接播出。毛远新的这个建议是具有一定“风险”的。

1975年,毛远新力排众议,下令让老乡睡在路边,最后救下10万百姓 - 天天要闻

用李伯秋的话来说就是:电台一播出,全世界都知道了!如果几天之内地震还不来的话,那岂不要闹笑话?

毛远新说:

“关键在于要让群众离开不结实的房屋,特别是晚上,不能在室内过夜!”

当时室外的温度零下十几度,如果地震几天都没有来的话,那是要冻伤人的。

此外,如果通过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发出地震预报的话,还很有可能会造成恐慌,生产必定会受到影响。

要知道,当时鞍钢很多工人的家就在海城、营口一带,如果因为此事弄得人心惶惶,其必定会影响鞍钢的生产,如此一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商量的结果:地震预报要发,但还是要采取比较稳妥的办法。

不过,毛远新还是坚持要海城、营口一带的老百姓不准住在室内,必须转移到室外安全的地方。

1975年,毛远新力排众议,下令让老乡睡在路边,最后救下10万百姓 - 天天要闻

根据毛远新的要求,省委很快便下达了指示:

从当天晚上起,海城、营口两县的百姓不准住在室内,生产队的牲口、农业机械也都要全部拉到室外。

此外,各级干部、党员、民兵全部下去,挨家挨户动员老百姓,让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2月4日晚上19点36分,该地区果然发生了强烈地震,震级达到了惊人的7.3级。

地震发生后,救灾部队迅速赶到灾区,毛远新也马不停蹄的前往海城、营口等地,继续组织救灾工作。

据地震后统计:辽宁全省倒塌房屋100多万间,受伤一万多人,死亡1300多人。

据估计,如果当时没有发地震预报的话,死亡人数将达到10万人之多。

1975年,毛远新力排众议,下令让老乡睡在路边,最后救下10万百姓 - 天天要闻

后来,毛远新在路过北京时,专程去看望了大伯并向他汇报了海城地震的情况。

毛主席说:“据说有预报,损失不大!”

原本应该“得意”的毛远新,却表现得有些紧张,他说道:

“别提预报的事了!发了预报后,我心里更紧张了,如果大地震迟迟不来,影响了生产、群众生活,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柄不说,省委还有何面目去见关东父老?”

此外,毛远新还说:地震之后,很多人都将这次成功的预报吹捧得很高,但他始终觉得充满偶然性,纯属巧合而已。

事实上,毛远新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并非杞人忧天。

要知道,当时的东北可是天寒地冻,严令百姓离开温暖的屋子转移到室外,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毛远新和辽宁省委的领导当时能作出这样的决策,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1975年,毛远新力排众议,下令让老乡睡在路边,最后救下10万百姓 - 天天要闻

1976年,毛远新被“保护审查”后,媒体便不再提及此事了。

毛远新在辽宁当政期间,确实犯下了很多错误,比如曾参与杀害“女中豪杰”张志新和鼓吹“白卷英雄”的决策。

当然,他也参与过海城抗震的决策,并且还是其主要决策者。

被他害过的人不少,被他救过的人也很多。有时候,历史就是这样的奇妙、复杂!

1975年,毛远新力排众议,下令让老乡睡在路边,最后救下10万百姓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 天天要闻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北京时间5月4日,中超第11轮山东泰山客战云南玉昆赛前,山东主帅崔康熙携球员赵剑非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备战情况赵剑非:球队是刚抵达云南,赛程很密集,路途很遥远,队员们在恢复,以最好状态迎接新的比赛,希望在客场拿到满意的结果和分数。崔康熙:这场比赛的关键在于恢复和状态提高,战术要进行好准备,队员们要踢得更聪...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 天天要闻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将卸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的消息,震惊全球。当地时间5月4日,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负责非保险业务的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将在董事会批准后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他表示,董事会计划于周日(当地时间5月5日)举行会议。据媒体报道称,这一消息震惊了...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 天天要闻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极驾崩后,因未指定继承人,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在皇官崇政殿打响。肃亲王豪格就是在这场斗争中与皇位失之交臂。多尔衮当时,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肃亲王豪格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 天天要闻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今天是五四,读历史学家王笛《中国记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别是本书第四部“巨人醒来,1919”,讲述西方媒体眼中的五四运动——欢呼“中国开始觉醒”。经授权刊出书摘,让我们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么看待中国的五四运动的。文|王笛“中国开始觉醒”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美国专栏作家乔治...
蒋少龙:柏林墙、奥斯维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 天天要闻

蒋少龙:柏林墙、奥斯维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文|蒋少龙人间四月天,正是一年春光好。东欧遗产之旅,德国柏林墙、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布达佩斯多瑙河岸的鞋子纪念碑,历史不容遗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首先来到柏林墙遗址。清晨的阳光照耀在东柏林的一条大街上,柏林墙的遗址就在这条大街。尽管柏林墙现在...
日本间谍川岛芳子“替身代死”说法 - 天天要闻

日本间谍川岛芳子“替身代死”说法

1948年3月25日,川岛芳子写完遗书之后,于上午6点在北平第一监狱被执行枪决,终年41岁。因为川岛芳子的机智聪敏,外加大半生间谍的生涯,民间便传出了她替身代死说法。“替身代死”的说法。
五四青年节丨我们永远年轻! - 天天要闻

五四青年节丨我们永远年轻!

青春是什么?是清澈的双眼是春天的闪电是无畏的梦想是永不熄灭的火焰是失败后倔强起身的勇气是迷茫后无比坚定的眼神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心中的理想,从未放弃……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纵使时光老去梦想在,勇气在青春,就在奋斗的路,是最美的路追梦的青春,是最美的时光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愿你我永葆青春,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