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2022年11月19日20:40:04 历史 1326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2021年,杨振宁在百岁生日时,公开发表了题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人生感言。

在感言中,他特别提到了他的同门师姐寒春,言语中充满了无限的敬佩和感怀。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杨振宁

寒春曾经是美国知名的核物理学家,她不但是唯一一个参与美国原子弹研制的女性科学家,而且还被核物理大咖费米收到了门下,可谓是前途无量。

但就在她事业蒸蒸日上时,她却不顾众人的反对,于1948年毅然决然地来到了中国。

来到中国后,她不但放弃了自己心爱的核物理研究,而且还不畏难苦,扎根农村,为中国的奶牛改良工作奋斗了一辈子。

在外国人居留制度改革之后,她也成功获得了中国第一张绿卡。

那么寒春是怎么参与美国原子弹研制的?她为什么会来中国?到中国之后她又做了哪些贡献呢?这还要从寒春的个人经历说起。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寒春

核武专家反核武,为寻梦想来中国

寒春原名琼·辛顿,1921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的一个贵族家庭。

她的父亲是著名律师,他的母亲则是著名教育家。

而寒春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小就被老师认定是科学家的好苗子。

高中毕业后,寒春先是考入了当时在物理学领域赫赫有名的本宁顿学院,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修完了大学全部课程。

后来在学校的建议下,她又成功考取了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生,结果研究生还没毕业,她就收到了美国国家实验室的邀请,威斯康星大学也为她感到骄傲,所以破例为她进行了论文答辩。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寒春

寒春毫无准备,无奈之下只能把本科时期所写的一篇论文交上去,但即使这样,她还是成功通过了答辩。

寒春来到位于新墨西哥州国家实验室之后,很快就加入了著名科学家费米的研究团队。直到这时,她才知道她所参与的项目正是原子弹研究。

当时费米的团队主要负责制造浓缩铀发生器,而寒春具体负责的则是最危险的高能反应堆。

在团队中,寒春深受费米关照,直到晚年,她还念念不忘地说:“费米是一个完美的老师,能从实用角度理解各种最复杂理论,把抽象的物理学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寒春

1945年,在一众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美国终于制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成品,但效果如何,则要等待爆炸试验。

由于寒春负责的高能反应器是原子弹研究的前期基础性工作,所以军方并没有允许她观察爆炸试验。

但寒春却并不甘心,她自己开车,事先来到试验基地25英里外的一个山丘上,实地观察了原子弹爆炸的情形。

这次观测给了她很大的冲击。晚年她还回忆说:“好家伙,好大一个太阳。”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她没想到她参与研制的原子弹竟被用到了战场上,当她看到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影像后,她的纯科学梦就此彻底破灭,她悲痛地说:“我热衷的纯科学竟造出了一个魔鬼,我不能再干下去了!”

从此她开始致力于反对原子弹,她将原子弹爆炸后熔化的沙子样本放在塑料盒里,分别寄给了美国几百个城市的市长,并附上字条说,“你们希望自己的城市变成这样吗?为平民控制原子能而奋斗。”

但她的呼吁并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就在这时,费米找到寒春,邀请她到自己的核物理研究所工作。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寒春

寒春觉得这是一个推进原子能民用化的好机会,所以就答应了费米的邀请,到研究所做起了加速器助教。

费米对研究所里的几个年轻人特别欣赏,不但亲切地称他们为 “娃娃物理学家”,还特意把他们组成了一个小组。

正是在这个小组里,寒春结识了杨振宁,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寒春在费米的指导下进步很快,按此节奏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她就会成长为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但就在这时,她突然发现自己的课题经费竟然来自美国海军。

寒春认为:“你拿了海军资助的奖学金,就得听命于军方。”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杨振宁

而这违背了她科学独立的初衷,所以她献身核物理的理想也动摇了。

就在这时,她收到了男朋友欧文·恩格斯特的来信。

恩格斯特和寒春的亲哥哥威廉·辛顿都是康奈尔大学农学院的高材生。

1946年,他们响应联合国救济总署的号召,一起来到中国,指导中国农牧业发展。

当时恩格斯特已经和寒春约定,等他从中国回来,两人就立即结婚。

但没想到的是,恩格斯特和威廉·辛顿一来到解放区,就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从此再也不想回美国了,甚至还都让人给他们起了中国名字。

从此,中国的国际主义战士名单中就多了阳早韩丁这两个名字。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阳早

阳早就是恩格斯特,而韩丁正是威廉·辛顿。

阳早既然不想回美国了,就激动地给寒春写信说:“你快来呀,中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要是再不来,就错过末班车了,你那个物理研究什么时候搞都不迟,当然我也想你。”

寒春收到来信之后,也有了要到中国去的想法。

但她并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先咨询了一下她的哥哥,没想到她哥哥对中国也评价甚高。

随后,她又咨询了杨振宁,结果杨振宁也支持她到中国去看一看,并且还教了她些简单的中文。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寒春

1948年3月,寒春终于下定决心,要到中国去。

费米听说消息之后,先是极力劝阻,后来见她主意已定,就替她保守了秘密。

因为那时的寒春已经掌握原子核临界值测量的关键技术,而这个技术又是制造原子弹的关键,美国政府如果知道寒春要去中国,是断然不会放她出国的。

就这样,寒春毅然离开了前途无量的核物理研究所,踏上前往中国的道路。

她临行时,还是杨振宁借了一辆旧汽车,把她送到了车站。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寒春在延安

她先是坐轮船来到了上海,但由于当时解放战争打得正激烈,所以她辗转近一年的时间,才于1949 年 2 月份到达了延安。

夫妻携手共奋斗,不畏艰苦扎根农村

寒春到延安之后,不但见到了她的男朋友阳早,还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亲切地勉励她说:“中国是农业大国,欢迎你来帮我们搞农业技术。”

当年4月,寒春和男友在延安结了婚,当时的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按中国习俗,亲自为他们夫妇俩题写了“爱情与真理的结合”的喜幛和“万里良缘,圣地花烛”的喜联。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毛主席

婚后没几天,他们两人就一起到瓦窑堡农具厂当起了技改师,曾经研制过加速器的寒春亲自上手,改良了铁铧犁等众多农具。

陕北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在寒春夫妇眼里,却是真诚可爱、生机勃勃。

1949 年 8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延安的干部们都陆续搬离了延安。而寒春夫妇却主动申请,要到条件更为艰苦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去开拓三边牧场。

三边牧场位于陕甘宁交界处,不但自然条件艰苦,民族情况也比较复杂,但寒春夫妇却任劳任怨,为三边牧场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寒春与阳早

而共产党的表现也让寒春夫妇深深折服,寒春曾回忆说,当时一个共产党干部不小心把蒙古族同胞的狗给打伤了,组织上得知情况后,专门开了一个星期的会来批评这个干部。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对寒春却触动很大,她事后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延安,我逐渐懂得为什么我周围的人如此信任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是中国100年来斗争、牺牲和经验的积累,这样的政党会把社会主义蓝图变成现实。”

寒春夫妇和中国同事们并肩作战,用了两年的时间,基本把三边牧场建设成形。

随后,他们又转战到西安的草滩农场工作。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寒春与阳早

在草滩农场,他们一干就是十年。

在此期间,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为农场设计全国最先进的自动化挤奶生产线,为我国奶牛场的机械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他们还研发改进了青饲料铡草机,大大提高了铡草效率,一经问世,就广受欢迎,至今仍是草滩农场的拳头产品。

而就在此期间,中国的科学家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成功爆破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但美国人并不相信中国人有能力独自研发核武器,所以就造谣说,是寒春参与了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并把美国的技术秘密透露给了中国。

但当时寒春一直在草滩农场工作,并没有离开过半步。

所以美国人的说法完全就是对中国的污蔑,后来杨振宁回国还专门向邓稼先和寒春求证过,两人都明确答复说,这种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邓稼先

1966年4月,组织上为了照顾他们,特意把他们调到了北京,还把阳早安排到了电影局,把寒春安排到了对外文委。

但寒春却对此并不“满意”,贴上大字报说:“请对我们不要像资产阶级专家那样对待,而要像阶级兄弟那样对待,请对待我们的子女同中国孩子一样,请取消对我们的特殊待遇。”

毛主席得知情况后,特别感动,专门批示说:“外国革命专家及其孩子要同中国人完全一样,不许两样,凡自愿的,一律同样做!”

就这样,在寒春夫妇的主动申请下,他们又调到了北京郊区的红星公社牛场工作。

毛主席虽然同意了寒春夫妇“都一样”的请求,但在背地里却格外地关心他们。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毛主席

1973年3月,人民大会堂组织茶话会,毛主席点名让寒春夫妇参加。

在会上,周总理向他们转达了毛主席的问候,并肯定地对他们说:“你们都经受住了考验,和我们一块干革命。”

这些充满真挚感情的话语使他们兴奋不已,他们在中国的干劲也就更足了。

无怨无悔为信仰,看淡名利与生死

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府派寒春夫妇带队到美国考察奶牛机械化工程。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寒春与阳早

在美国期间,寒春见到了许多老朋友,他们都对寒春的选择感到不解,一直问她说:“你放下核子物理研究、放下博士学位到中国去,不觉得惋惜吗?”

寒春则幽默地说:“核子物理,这是自然科学的尖端,人民革命,中国是榜样。我只是从一个尖端跨到了另一个尖端。”

所以在考察结束后,他们还是毅然回到了中国。

在此之后,他们又主动申请调到了北京沙河小王庄的农机院农机试验站工作。

在这里,他们继续推进奶牛高产化、机械化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年。

到 2003年时,小王庄奶场的奶牛年产奶量就达到了九千多公斤,遥遥领先于全国同行。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袁隆平

为此,中国乳业专家曾评价寒春夫妇说:“他们推动了中国乳业的发展,帮助中国把奶牛的年产奶量提高了四到七倍,堪称中国奶牛界的袁隆平。”

寒春夫妇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与他们无欲无求,一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是分不开的。

2003年12月,85岁的阳早已经病入膏肓,寒春问他还有什么遗言时,阳早语重心长地说:“你要是把这群牛管好,我就放心了……”

阳早去世后,寒春也没有太过悲伤,因为他们早就看淡了生死。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阳早

她先是将阳早体内的心脏起搏器摘下,“留给了买不起起搏器的人”。

然后连套新衣服都给阳早换,就把他直接拉去火葬场火化了,因为她认为“人都死了,就别再浪费了,阳早干干净净地去另一个世界挺好的”。

阳早生前一直享受副部级待遇,虽然他生前一直都没有享受,死后葬到八宝山理所应当,而寒春则坚持把阳早的骨灰葬到了小王庄牛场的一棵松树下,因为寒春认为“把他埋在能看见牛的地方”,就是对阳早更好的告慰。

2004年,我国正式开始实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管理制度,而寒春则拿到了中国第一张“外国永久居留证”。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寒春拿到中国第一张“绿卡”

这本是一项至高荣誉,但有些记者故意挑衅,问她:“既然这么热爱中国,那为什么不加入中国国籍?”

寒春霸气回应道:“你问得没有意义,国籍重要吗?重要的是你在做什么,我是世界公民,我来中国是为了信仰。”

寒春夫妇来中国确实是为了信仰,在中国这些年间,他们先后获得了“国际合作奖”、“白玉兰荣誉奖”、“金牛奖”等一系列荣誉。

但他们却一直隐姓埋名,总是拒绝媒体的宣传报道,国家也曾按副部级待遇,给他们北京在奥林匹克公园附近配备了一套干部住房,但他们却坚决不要,说离牛远了睡不着。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寒春一家人

直到去世前,寒春一直住在北京郊外小王庄的一处平房里。

家具就只有一张床,两个旧式沙发和三个书橱,而家电除了工作用的电脑外,就是一台老式电视机,她的吃穿也很简单,甚至还有些寒酸。

其实寒春完全有条件过更好的生活,但她认为“奢侈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简朴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

2010年,89岁高龄的寒春与世长辞,她的骨灰也埋在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中国。

美国核武女专家寒春,不顾反对来到中国,83岁成为我国绿卡第一人 - 天天要闻

寒春

寒春生前,一直梦想要用自己的双手,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剥削、美好而富有的新国家,所以她才来到了中国,她生前虽然没有完全实现这个梦想,但未来的中国必然会实现她未竟的愿望。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