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侠剑》里,施琅是玉王张其善的朋友,是澎湖兵马大元帅。施琅胯下马,手中三尖二刃刀,不仅骁勇善战有万夫不当之勇,更善于训练军队和指挥军队。玉王想要夺取郑克爽的大权,都要拉拢和讨好施琅。
黄三太、贾明等六小为追赶盗宝贼秦尤,来到马公岛,结果除贾明外都被玉王擒拿。震三山萧杰把六小救出来,准备送出澎湖。在关隘前遇到施琅,施琅就和萧接打起来,关键时刻玉王张其山赶来,施琅没有和三侠剑闹得很僵,为以后合作打下基础。
施琅很是看不起盗宝贼秦尤,秦尤劝施琅指挥军队合围擒拿萧接、贾明和黄三太等人。结果秦尤好心当成驴肝肺,被施琅怼回去。放着正规军队不用,施琅讲究江湖“一对一”单挑,明显地帮助三侠剑。
嘿嘿嘿,我说秦尤,你可真是不到一处一处迷呀。你不知道我们澎湖有个规矩,向来讲究单打独斗,上至王爷下至士兵都是如此。不象你们大清国攒鸡毛凑掸子,靠着以多胜少,我看你少操这份心,找个没人的地方凉快凉快去。
后来肖金台的大寨主闵士琼,为庇护自己的义子秦尤,邀请天下英雄聚会,会斗胜英为首的十三省总镖局。施琅也受邀漂洋过海来到肖金台,顺便寻找自己丢失的宝刀,谁也想不到宝刀被大头剑客夏侯商元偷走的。
胜英和闵士琼的比斗中,施琅不仅没有帮到闵士琼。在比斗结果争论不休的时候,施琅在关键时刻出面裁决,每次都是偏袒胜英阵营里。
在三侠剑帮助清军攻打张其善和郑克爽的时候,施琅临阵倒戈投降清军。张其善无奈自刎,郑克爽率众投降。
施琅有功于大清,被康熙封为靖海侯。没有评书说,在胜英、黄三太在以后的平山灭岛剿盗过程,施琅作为大清军队要员,如何配合的。
从《白眉大侠》里,飞叉太保、军山寨大寨主钟雄作为绿林好汉,归顺大宋以后帮了开封府三侠五义小五义小七杰不少的忙。他的儿子日月飞行小太保钟林加入开封府,成为剿灭绿林好汉的急先锋。
施琅也是这个套路,他的儿子施世纶成为大清的官员,手下有黄三太的儿子黄天霸等侠二代、三代,继续走在平山灭岛剿寇的道路上。
他们家庭出身绿林,他们反过来剿灭绿林的过程中,没有他们父辈的顾虑和无奈的抉择,比他们的父辈走得还远。绝对是该出手就出手,对绿林没有半点情谊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