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人是铁匠,一人是农民

2022年11月01日21:14:04 历史 1520

1949年,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解放长江以南广大地域。就在两湖地区解放不久之后,两封神秘的信件,从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寄送到了湖北和湖南的两处农村里头。

信件分别寄给了湖北大冶县的一位铁匠和湖南衡东的一位农民。

奇怪的是两人收到信件后,都像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见人就说,这是毛主席给他们的信,他们是毛主席的结义兄弟,主席还记得他们。

身边的亲朋好友们不信,还以为他们这是在胡说八道。

毛主席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人是铁匠,一人是农民 - 天天要闻

可是随着他们娓娓的把当年与毛主席之间的点点滴滴叙述出来。大家这才相信,原来他们真的是毛主席的结义兄弟。

那么,两个普通农民与毛主席之间,到底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往事呢?

时代巨变

时间回到1910年,那时候年轻气盛,满怀壮志的毛主席,毅然告别了韶山冲老家。

并且给父亲留下了一首诗,以明心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随后,他就毅然踏上了寻找救国救民之法的征途。

正当初出茅庐的毛主席拔剑四顾的时候,一股百年未有之巨变扑面而来。

毛主席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人是铁匠,一人是农民 - 天天要闻

1911年,清政府立宪改革彻底宣告失败,以摄政王载沣隆裕太后为代表的旧贵族阶级,为了继续维护不切实际的满人的特权利益,不愿意对汉族官僚士大夫做出让步。在立宪改革中的内阁成员名单上,全都安排了他们的自己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皇族内阁

其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把所有的权力,都揽在他们爱新觉罗家族的手上。

然而,清政府腐朽的八旗子弟兵无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淮军,以左宗棠为代表的楚军,这些汉族官僚士大夫所组织的军队相继崛起。

毛主席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人是铁匠,一人是农民 - 天天要闻

长江以南半壁江山,实际上已经把控在这些汉族官僚士大夫手上。清政府名义上是一个统一国家,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割据政权。

慈禧太后活着的时候,还能够依靠过硬的政治手腕,合纵连横,软硬兼施与这些汉人官僚士大夫,维持互利共生的关系。

可是,随着慈禧太后去世,摄政王载沣上台,极度保守顽固的满族官僚势力呈现出了一股大回潮,他们非但不愿意再像过去一样,与汉族官僚士大夫共同分享这个国家的权力,反而要变本加厉,从他们手上收回权力。

然而,他们又并没有收回权力的资本。

毛主席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人是铁匠,一人是农民 - 天天要闻

张之洞被气死后,摄政王载沣跟汉族官僚士大夫之间唯一的桥梁,彻底断送。

长江以南的官僚士大夫,彻底断掉了对清王朝的幻想,开始着手于推翻大清。

而点燃这个火药桶的导火索,就是1911年发生在湖南、湖北、广东、四川的保路运动

这场保路运动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清政府末年,由于财政枯竭不得不向西方列强出卖自己国家的铁路主权,以求换得现金流支持。

铁路对现代国家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控制了一条铁路,基本上就能够控制一条铁路沿线的所有省份。

毛主席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人是铁匠,一人是农民 - 天天要闻

清朝后期,我国各地兴起了一场铁路建设狂潮。

四川人民也不甘落后,他们联合湖南湖北的各地大小资本,希望能够建设出一条属于中国人的西南交通大动脉。但是由于建设资金被人拿去上海进行投机,导致在金融危机中被割了韭菜,铁路工程迟迟不能完工。

于是乎,清政府就打上了这条民营铁路的主意,反正你们都已经成为了烂尾工程,不如就低价抛售给我,我再把主权转卖给西方列强。

但是在谈判过程中,双方的价格驴唇不对马嘴,最后翻了桌子。

早已经对清政府心怀不满的地主、官僚、实力派纷纷出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毛主席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人是铁匠,一人是农民 - 天天要闻

当时毛主席所在的湖南地区,也受到了保路运动狂潮的波及。

以著名教育家徐特立为代表的进步师生,在湖南长沙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长沙保路运动。

随着四川的保路运动越搞越大,清政府最后只能够从两湖地区调派兵力到四川去进行镇压,导致两湖出现兵力空虚。

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起了武装起义,掀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武昌起义爆发之后,长沙这边也不甘落后,马上做出了响应。

在辛亥革命之长沙起义过程中,有一个小兵的表现尤其亮眼,他的名字叫做彭友胜。

毛主席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人是铁匠,一人是农民 - 天天要闻

初入军旅

在攻占长沙城的过程中,他一马当先,率先突破了敌人的火力封锁线,占领了长沙城门。

长沙起义取得成功之后,起义军迅速进行了兵力上的扩充。

当时的毛主席初出茅庐,受到了革命的刺激,不能自已。

在此之前,他一直都以孙中山、梁启超康有为这些人为自己的人生偶像。听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成功之后,马上跑去报名参军了。

当时招兵处的负责人看他是一介书生,就拒绝了他的请求。

毛主席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人是铁匠,一人是农民 - 天天要闻

毛主席气愤不过,就和负责人在当场吵了起来。

这时候,一个老兵朱其升恰好路过。看到毛主席长得身材高大,气度不凡,于是就走上去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经过负责人的讲解才知道,原来这时候的毛主席还是一个学生,按照规定,学生不能当兵。

可朱其升看到毛主席气度不凡,决定破例一次允许他进入军队当兵,并且还把毛主席介绍给了自己的副班长,长沙战斗英雄彭友胜。

两人跟毛主席一番交谈,顿时被他的学识所折服。三人从此成为了无话不谈、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毛主席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人是铁匠,一人是农民 - 天天要闻

在交谈中,毛主席得知,朱其升原来是一个穷苦的佃农出身,从小就给地主家打工。一年下来,辛辛苦苦赚来的粮食,也养不活兄弟姐妹几个人。

无奈之下,年轻的朱其升只好离开家里,到城里去跟一个铁匠打下手,另谋出路。在铁匠铺里,朱其生工作勤勉,踏实肯干,但也仅仅能够勉强果腹而已。

有一次,两湖地区发生了大饥荒,粮食价格暴涨。为了节省粮食,铁匠铺里头的师傅就缩减了伙计们的饭食。

打铁本来就是个重体力活,现在连饭都吃不饱,朱其升被饿得前胸贴后背,无法正常干活。不得已之下,只好偷偷地从师傅那里顺了一把米来做饭吃。

毛主席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人是铁匠,一人是农民 - 天天要闻

事情被师傅发现了之后,把他狠狠地暴揍了一顿。最终,忍受不了的朱朱其升毅然离开铁匠铺,到外边去另谋生路。

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正在两湖地区招募新军,新军的待遇也比其他兵种要高得多。在那个时候,当兵不失为改变人生的一条出路。

在这里,朱其升遇到了自己的老班长彭友胜。

他也是一个湖南普通农民出身,同样也是因为家里吃不饱饭,只好外出另谋生路。唯一不同的是,彭友胜的家里比朱其升好一点,总算是有几亩薄田可以勉强度日。

毛主席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人是铁匠,一人是农民 - 天天要闻

对比自己,毛主席对他们的遭遇深表同情。于是,为了报答这两位兄长的关照,毛主席把自己所学的东西都倾囊相授。

在平日里的艰苦训练之余,毛主席总是抽出时间去教这两位兄长写字、记账、做生意,并且还给他们讲述各种文化知识。久而久之,三人的感情愈发深厚。

桃园结义

朱其升和彭友胜两人出身底层,平日里有机会接触到的,也就是天桥底下说书人嘴里《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些东西。

于是他们提议干脆学习古人桃园三结义,三人结拜为异性兄弟。简单的一番仪式之后,三人就拜了把子。

毛主席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人是铁匠,一人是农民 - 天天要闻

在当时,旧军队绝对不是什么天堂乐土。旧人欺负新人,上级剥削下级,那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后来毛主席之所以能以一介书生领导三湾改编,打造出了一支震古烁军的人民子弟兵。正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头,他对旧军队的认识所造成的。

也正是因为这两位结义兄弟的保护,他在军队停留的这段时间里,能够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把这些现象看得更加透彻。

据毛主席自己后来回忆,在军队待的这段时间里,有时候新兵没有分到棉被,只能在冬天瑟瑟发抖。朱二哥为了避免自己受到欺负,睡觉的时候就让自己睡在上铺,并且把棉被都让给了自己。

毛主席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人是铁匠,一人是农民 - 天天要闻

平日里吃饭的时候,兄弟两人也知道毛主席平日里最爱吃红烧肉,就把自家碗里的肉都夹给了他。

细节之处,可见真情。难怪几十年之后,毛主席都对这两位结义兄弟念念不忘。

可惜的是,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辛亥革命表面上是由孙中山领导,正正如我们前文所说,推动这场历史大变革的其实是汉族官僚士大夫。

1912年,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派系势力逼迫清朝皇帝退位,南北双方达成议和,建立共和政府。

于是,这些汉族官僚士大夫迅速抛弃了孙中山的革命党,投到了袁世凯的怀抱中,革命的果实也被袁世凯所窃取。

毛主席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人是铁匠,一人是农民 - 天天要闻

对于此事,毛主席义愤填膺。

他果断决定离开军队,回到学校里继续深造,到别的地方去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临别之际,彭大哥和朱二哥都万分不舍,但他们都知道,这个三弟并非池中之物,军队也并非他的久留之地。于是,两人从为数不多的工资里凑出了一大笔钱给毛主席做路费,并且给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仪式。

自此一别,朱其升和毛主席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他在军队里退役后,就回到了湖北老家,做起了打铁的老行当。

彭友胜则是一直留在军队里头,后来随着各方军阀混战颠沛流离。最后,跟随湖南军阀程潜投入到了广东革命政府孙中山的麾下。

毛主席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人是铁匠,一人是农民 - 天天要闻

1926年的时候,国共合作正如火如荼。

毛主席曾以湖南代表的身份,受邀到广东去参加农民运动讲学,这件事情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在广州日报的头条上刊登了毛主席来穗讲学的消息。

当时正在广东当兵的彭友胜看到了报纸上的消息之后,激动万分。

来到了毛主席的居所,跟这位结义兄弟见了一面。

两人相别14年有着说不尽的思念,他们相谈甚欢,足足长谈了整整一夜。谈话期间,毛主席曾劝说这位结义兄弟跟他一起去闹革命。

毛主席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人是铁匠,一人是农民 - 天天要闻

但是彭胜武这个时候已经上了年纪,没有了辛亥革命时期的那种雄心壮志,现在只想赚够了钱,回家置办一份家业,安安心心的过自己的小日子,于是就婉拒了毛主席的邀请。

后来国民党蒋介石背叛革命,国共两党爆发了长达十年的内战

内战爆发后,彭友胜痛苦万分,不久他就退出了军队,回到了湖南老家种田为生,从此不问世事。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们听说曾经的结义兄弟成为了新中国的领导人,十分激动。

但是此时大家的身份地位相差太过于悬殊,他们害怕贸然去找毛主席不合适。于是就一直没有对人宣称他们与毛主席之间的关系。

直到毛主席的信寄来了之后,他们才知道,原来这位三弟,心里头一直都想着他们呢。

毛主席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人是铁匠,一人是农民 - 天天要闻

但此时老大年岁已大,不方便出门,于是就写了一封感谢信,表达了自己对主席的思念之情。朱其升则坐火车来到了北京,接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两人再次相见,无语凝噎。

朱其升带来了自己和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谢。

毛主席则从自己的稿费里头抽出了500块钱,资助这位曾经的结义兄弟。

贫贱之时不相轻,富贵之时不相忘。他们三人之间的这段友情,也堪称得上是全始全终啊。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 天天要闻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104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却是从苦难到辉煌的一部奋斗史。在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 天天要闻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提到焦裕禄,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那个拄着拐杖、在兰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麦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没错,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在和平年代里为百姓谋生计、与风沙较劲的“老黄牛”。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传奇—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 天天要闻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来源:解放军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要抓党性、严党纪习主席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学习陈云同志的丰富领导经验”。陈云同志关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许多前瞻性、战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当年,陈云同志针对“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观...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 天天要闻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日前,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了一批“四强”党支部。记者留意到,驻守在深港边界的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获评2025年度国移民管理机构“四强”党支部。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担负着福田口岸出境旅客边防检查任务,自2019年成立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获评广东省青年文明号、深圳边检总站“先进基层...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 天天要闻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说起拉丁美洲的历史,相信很多人会想起一个词汇:香蕉共和国。这个词汇指的是在近代的时候,拉丁美洲因为被美国控制,很多国家处于产业单一的状态。比如危地马拉只生产香蕉,所以得出个名字:香蕉共和国。其实拉丁美洲在世界历史上颇为尴尬:很多人印象里,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