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屯(上):原名李屯,被独孤信赐姓;他有几个儿子,结局如何

2022年11月01日08:21:18 历史 1930

独孤屯是在兵败后被独孤信所擒,赐姓独孤。

历史上独孤屯有几个儿子?

他们最终结局如何呢?

独孤屯本来姓李,本名李屯,出自陇西李氏,父亲是北魏员外散骑常侍、永宁郡公李竹。

李屯是北齐的官员,跟随高欢北周交战于沙苑,北齐战败,李屯被独孤信所擒获,加入独孤信军队,因为久在独孤信家,慢慢的亲近起来,后来被独孤信赐姓独孤。

独孤屯具体怎么死的?什么时候死的?不得而知。

独孤屯(上):原名李屯,被独孤信赐姓;他有几个儿子,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他有两个儿子,一位独孤楷,一位独孤盛。独孤屯的后代一直没有恢复本姓。

第一位独孤楷

独孤楷,字修则,弓马娴熟,善用马槊,少年时期就跟随大冢宰宇文护身侧,为其执刀,后转任车骑将军。

独孤楷跟随宇文护数次征战沙场,立功不少,赐爵广阿县公,食邑千户,拜右侍下大夫。

时间很快来到北周末年,大象二年(580年),尉迟迥反抗大丞相杨坚专政,举兵发动叛乱,独孤楷跟随名将“收割机”韦孝宽平定此次叛乱,功劳分配到儿子独孤景云身上,赐爵儿子为西河县公。

《隋书》:隋文帝为丞相,进开府,领亲信兵。

杨坚成为丞相后,独孤楷就依附于杨坚,管理相府中的亲兵,就是护卫头子。

581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作为护卫头子的独孤楷,自然水涨船高,拜为右监门将军,进封汝阳郡公。后来,迁任右卫大将军。

独孤屯(上):原名李屯,被独孤信赐姓;他有几个儿子,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601年,独孤楷为骠骑大将军,外放原州(宁夏固原)任总管。

杨坚猜忌儿子蜀王杨秀要谋反,独孤楷被调任益州总管;后来差点被杨秀突袭军队,可惜独孤楷早有防备。独孤楷在益州治理的不错,得道老百姓的赞扬。

隋炀帝登基后,被调任并州总管,时值独孤楷双目失明,于是上表致仕,杨广没有同意,让他长子独孤凌云代为处理政务,几年之后,又转任长平太守,还没去赴任,独孤楷就去世了,追赠原州刺史,谥号为恭。

第二位独孤盛

独孤盛,字修兴,史载“性刚烈,有胆气。”

门荫入仕,早年事迹不详,隋朝建立后,独孤盛跟随晋王杨广,迁任车骑将军。大概率曾跟随杨广征战沙场。

《隋书》:独孤盛,上柱国楷之弟也。性刚烈,有胆气。炀帝在藩,盛以左右从,累迁为车骑将军。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独孤盛迁任右屯卫将军,其中十余年事迹不详,估计也是跟随杨广而动,后来随驾前往江都宫。

独孤屯(上):原名李屯,被独孤信赐姓;他有几个儿子,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隋末天下大乱,618年,独孤盛探知宇文化及等人要谋杀杨广,曾质问裴虔通为什么要调动军队,裴虔通说不关将军的事儿,不要轻举妄动,独孤盛一听就怒了,和独孤开远一起和裴虔通的部下展开了交战,可惜终归寡不敌众被杀。

越王杨侗洛阳称制后,追赠独孤盛为光禄大夫、纪国公,谥号武节。

两兄弟都为隋朝做出了贡献,忠诚于隋朝皇室,独孤楷双目失明杨广还不让他卸任,独孤盛更是为了保护杨广,在江都兵变时力战而亡,为国尽忠!他们两兄弟这么为隋朝尽忠,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独孤信女儿独孤伽罗的原因,她是杨坚的皇后。他们父亲李屯被独孤信赐姓,这就是独孤家的家臣啊!

仅供参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