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守四平是我决定的,黄克诚回复:是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

2022年10月12日18:55:24 历史 1602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送心]

黄克诚大将一生历经了九死一生,也经历了“九起九落”,在我党、我军中绝对是“九死无悔”的老革命家,而且没有之一。

毛主席说:守四平是我决定的,黄克诚回复:是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 - 天天要闻

老将军虽然身体不好,尤其是眼神不好,但这一点都没影响他在战场上的大智大勇。

同时,在坚持原则上,老将军也绝对是楷模中的楷模。在老将军的心中只有“黑白”与“对错”,从来没有任何“灰色地带”。

1959年,老将军在一次与毛主席的谈话间,说到了四平保卫战毛主席说:守四平是我决定的!老将军直接回了一句:“就算是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过了好一阵,毛主席才好似自言自语一般接了一句话。

那最后毛主席说了什么呢?

耿直的老将军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传奇经历和重要贡献呢?

硬骨头“老头”

黄克诚出生于1902年,老家是湖南永兴县。

他小时候在亲戚的资助下读过8年私塾,1922年考入了衡南的湖南第三师范。这个“省立三师”是我党活动的重要基地。也就是在这里,黄克诚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而且学到了很多先进的革命理想,虽然吃喝不愁、还有学上、但他开始思考中国的路在何方。

1925年10月,黄克诚加入了中共共产党,并在湘南区委的推荐下到国民党中央政治讲习班进修。在讲习班,他又遇到了毛主席,并聆听了毛主席的革命课程,同时,也接受了系统的军事训练。

1926年7月,黄克诚随国民革命军第8军踏上北伐的征程,开启了自己文武双全的戎马一生。虽然看着文质彬彬、弱不禁风,但打起仗来,黄老也是个不要命的猛人,从政治助理员一直干到教导团的政治教官。

毛主席说:守四平是我决定的,黄克诚回复:是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 - 天天要闻

大革命失败后,黄老回到老家。1928初,他带领当地的党员和农民兄弟干掉了一伙民团,缴获了17支步枪和1000多发子弹。就凭这点“本钱”,黄克诚就拉起来2000多人的队伍,还占领了永兴县城。彼时,蒋介石纠结了7个师杀进湖南,经过血战,黄克诚最后还能带着800多人和朱老总、陈毅老总一块转移到了井冈山

彼时,红军该如何斗争,在中央有两种思路,一个是学苏联夺取大城市,一个就是毛主席“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黄克诚是毛主席的忠实支持者,但作为军人,他对中央的命令也会坚决执行。

1930年初,黄克诚成为彭德怀的部下,在红5军8大队当政委。攻打修水县时,黄克诚亲自率领敢死队,举着大刀身先士卒,第一个爬上云梯登上城墙,然后杀入城里与敌人展开巷战,为后续部队杀开了一条通路。经过一夜激战,敌人被全歼。

从古至今,“先登”往往都是悍将九死一生干的活,像黄克诚这样戴个大眼镜的书生基本没出现过,所以他给彭德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战后,彭德怀先把他狠夸一通,然后警告他:“下回打仗,不许轮着刀带头冲锋,戴个眼镜,敌人一看你就是当官的,找死呀!”

毛主席说:守四平是我决定的,黄克诚回复:是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 - 天天要闻

修水一战后,红5军扩编成红3军团,当时攻打大城市已成为中央的主流意见。在平江开会的时候,军团前委和地方特委决定攻打长沙和武汉。黄克诚当即就提出了反对意见,结果就是他这个大队政委别干了。

会后,彭德怀叹了口气说道:“我脾气就够硬了,你比我还像彭德怀。你就不能少说一句”黄克诚则说:“不对就是不对,我死了也得说!”这句话成为他一辈子坚守的信条

不久之后的1930年7月,国民党7个团进逼平江,红军与敌人陷入苦战。当时天气热,黄克诚眼镜上的汗阻挡视线,混战中,他看见阵地后面来了一队人,不知是敌是友,怎么办?

事态紧急,也容不得多虑,黄克诚孤身就迎了上去,快脸对脸的时候,他发现一大堆枪口正指着他。说时迟那时快,黄克诚大喊一声:“别开枪!”随即一跃,在敌人枪响的同时,滚下山坡。

他这一嗓子提醒了战友,大家纷纷调转枪口把这伙敌人消灭了,可也看见敌人子弹追着他打的一幕。大伙以为他肯定牺牲了,还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彭老总。

结果,彭老总正叹气时,就看见丢了帽子和眼镜的黄老跟盲人一样,两只手来回划拉着,脚下趟着“八卦步”踉踉跄跄地摸了回来。于是,成了“睁眼瞎”的黄老就这么摔了一路跟头,一直“摸”到了长沙。红军攻下长沙后,他才又配了副眼镜。

毛主席说:守四平是我决定的,黄克诚回复:是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 - 天天要闻

接下来,黄克诚又参加了五次反“围剿”。

第一次时,他率领红3军团3团参加了活捉张辉瓒的战斗,并升任3师政委。

第二次时,他又犯了修水时的老毛病。在攻打建宁时,他跟师长彭遨一块带头冲锋,结果敌人城上的两挺机枪同时向他们开火。幸亏彭遨手疾眼快,拉着他一个卧倒,躲开了密集的子弹。在掩体后面,彭遨喘着粗气,指着黄克诚的眼镜说:“老黄呀!你别带头冲了,枪子儿就是冲你眼镜来的,一看你就是个大官,差点连我一块捎上了。”

第三次时,国民党飞机扫射的子弹倒是没打中黄老,就是扔的一颗炸弹落在他脚边了,好在是个“哑弹”。

第四次时,黄克诚率部连战连捷,克服了6座县城,还开辟了百里范围的新根据地。

但打到第五次时,红军的形势已经非常苦难,急得黄克诚极力向彭德怀建议请毛主席出来指挥。

毛主席说:守四平是我决定的,黄克诚回复:是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 - 天天要闻

此时的黄克诚因为爱提“反对意见”,已经在上到师政委,下到营教导员的职务间来回切换,但他一直坚持“说真话”的原则,“骨头”特别的硬。但他身体却是不太好,30来岁,人看起来就跟个老头一样,所以同志们都笑称他是“黄老”。

长征中,陈赓同志跟他开玩笑说:“黄老头呀,你这身子骨也就再能扛三年,抓紧干革命呀!哈哈!”

但就是这么个黄老头在长征中一路血战。尤其在红军二夺遵义后的老鸦山之战中,他在团长重伤、参谋长牺牲的情况下,带领区区2个班的战士死守主峰阵地,打到只剩几个人,最终和兄弟部队一起赢得了这场长征以来最大的胜利。

2年后,国共开始合作抗日,黄克诚也开始了新的传奇。

自行车上的逆鳞

抗日战争开始后,黄克诚担任了115师344旅政委,在平型关大捷后,他冷静地分析和总结了部队出现的问题,向中央提出了恢复八路军政治机关和政委制度的关键建议。针对部队不擅于打游击战的情况,他组织部下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

1940年2月,黄克诚转任八路军2纵政委,与司令员左权同志搭档,到4月开赴冀鲁豫边区时,2纵已经成为拥有2万多人的八路军主力部队。

毛主席说:守四平是我决定的,黄克诚回复:是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 - 天天要闻

皖南事变后,黄克诚在1941年3月担任了新四军主力3师的师长兼政委,率部配合陈毅在苏北敌后战斗。

未来的开国少将王扶之那时是他麾下的作战参谋兼“司机”。是怎么个司机呢?

黄克诚的近视度数高到令人发指,即使戴上眼镜骑上马也没法驾驭。有一次王扶之在战场上缴获了一辆自行车,从那以后他就干脆用自行驮着黄老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来去自如,指挥战斗。

毛主席说:守四平是我决定的,黄克诚回复:是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 - 天天要闻

战士们都戏称:“王扶之自行车的后车架驮着咱3师的司令部。”“古有诸葛亮坐四轮木车,今有黄老头坐自行车。”

1941年7月,日伪针对日益壮大的新四军开始了新一轮“扫荡”,而且目标直至盐城的新四军总部。

会议上大部分领导和将领都认为应该固收盐城,来保护来之不易的群众基础和根据地。

但是黄克诚却有不同的观点。根据在敌后的多年斗争经验,他认为日寇非常狡猾,而且装备远远强于我军,如果采用阵地战,我军肯定要吃大亏,日军要的就是进入拉锯战来不断消耗我军的有生力量。因此,他并不赞成固守。

在保卫战即将开始之前,有一天,陈毅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战前动员,但黄老却忍不住了,当着众人直接起身发表了反对意见:“我不同意固守盐城!”这一声,震惊四座。

毛主席说:守四平是我决定的,黄克诚回复:是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 - 天天要闻

然后,黄克诚耐心解释了原因,并提出我军主动撤出,然后利用擅长的游击战,在不断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之后再重夺盐城的建议。

陈毅同志听罢也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并强调“此时不可动摇军心,要服从上级的命令。”

作为军人,黄克诚坚决执行了命令。

不过,后面的战斗证明了黄老的担心是正确的,面对敌人的飞机、坦克和优势兵力,新四军的损失越来越大,在大战10天之后,不得不主动撤出了盐城。

陈毅同志随即采用了黄老的建议,各部分散战斗,密切配合,在运动战中消灭了日军3000多人,一个月后就重夺盐城。

此战之后,爽直的陈毅对黄克诚夸赞道:“别看咱们老黄是近视眼,但在战略上可是看得长远,是千里眼哩!

毛主席说:守四平是我决定的,黄克诚回复:是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之后,黄克诚立刻看到了东北的重要性,率先向毛主席提出进军东北的建议,而且不是小进军,能派10万人最好。

毛主席接到他的报告后,抚手称善,并很快做出了10万大军加2万干部进军东北的关键决策。黄克诚随即也奉命率领3师3万余人火速北上。不久之后,黄克诚又向毛主席提出了建立东北根据地的重要建议并被采纳。

1946年初,就在解放战争初期、东北战事的关键时刻,黄克诚又向上级提出了“反对意见”,而这次的上级是他一直拥护的毛主席

坚守原则的“老古板”

1946年4月,国民党军队8个军围攻四平,与林彪麾下的10万东北民主联军展开激战。毛主席给林彪发去了10几封电报,命令他坚守四平。但黄克诚认为这样的战略不妥,因此多次建议林彪撤退。

林彪一直不同意,最后跟黄克诚说:“你跟毛主席直接汇报吧!”没想到,5月12日,黄克诚真给毛主席发了电报。5月19日,毛主席给林彪再次发电:如无法坚守,可主动放弃四平,改为运动战歼敌。林彪这才率部撤到松花江以北休整。

毛主席当时也称呼小自己9岁的黄克诚为“老黄”,对他的评价是:“爱提意见,从党支部到党中央他都提,但是,他的很多意见是正确的!”

1949年10月底,毛主席亲点黄克诚回到两人共同的家乡湖南担任了第一任省委书记。

毛主席说:守四平是我决定的,黄克诚回复:是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 - 天天要闻

1955年,黄克诚被授予大将军衔。

1959年,他和毛主席谈话时,又提到了1946年的四平保卫战,黄克诚将军再次坚持那次消耗战是不对的。毛主席说:“守四平是我决定的。”黄克诚将军直率地来了一句:“就算是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毛主席当时竟一时语塞,过了一会才自言自语地说道:“对与不对,就让后人评说吧。”

1978年,76岁的黄老将军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不顾重病在身和双目几乎失明,再次出山,担任了中央纪检委常务书记。

毛主席说:守四平是我决定的,黄克诚回复:是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 - 天天要闻

在严抓党风党纪的工作中,老将军堪称铁面无私。

1980年,主抓解放军总参谋部的杨勇上将在京西宾馆欢送几位在总参工作的老领导,花了400元经费。黄克诚将军得知后,下令:“严查!不但查,还要处理!”并且亲自给这位老部下打了电话,进行了严厉批评。“吓”得杨勇上将立刻跑到老首长跟前,当面承认了错误,还拿工资把400元经费给补上。

毛主席说:守四平是我决定的,黄克诚回复:是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 - 天天要闻

经此一事,所有人都知道黄克诚将军抓党风是丝毫不会含糊的。

同时,黄克诚将军非常赞成小平同志“没有毛主席,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探索很长时间”的讲话。

1980年11月,双眼基本失明的黄克诚将军完全凭记忆,在中纪委会议上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讲话,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主席伟大的历史功绩,很多参会同志都说:“很久没有听到这么有见地的话了!”《人民日报》全文刊发了黄克诚将军的讲话,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而积极的反响。

毛主席说:守四平是我决定的,黄克诚回复:是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 - 天天要闻

此时,黄克诚将军住的还是漏雨的旧房子,国家给拨了3万元修缮,他一看预算单,一口否决,只让把那好几处漏雨的地方补好。

1985年,黄克诚将军看到《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有关林彪的介绍非常简单,随即召集编撰人员开了一个会。在会上,黄克诚将军指出:“这样写,是不能向后人有个交代的!你们要学习司马迁,要对历史负责!好的也要写,不好的也要写,而且都要写明!”

毛主席说:守四平是我决定的,黄克诚回复:是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 - 天天要闻

转年,黄克诚将军病重,在医院里,老将军拒绝任何治疗,家人、医生怎么劝也没用。他明言:“我不能为人民服务了,还要花人民的钱给我治病?把药留给还能工作的同志!”医生只能在他昏迷时为他进行输液和吸氧,可黄老一旦醒过来,自己立刻会全部拔掉。

1986年12月28日,黄克诚大将逝世,享年84岁。

无需多言,老将军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革命者!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你知道盗墓的祖师爷是三国中的谁吗? - 天天要闻

你知道盗墓的祖师爷是三国中的谁吗?

《三国志·魏书》明确记载,曹操为筹措军饷“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曹操并不是第一个盗墓的,但是他是第一个将盗墓军事化的。曹操曾组建军队专门盗墓,以补充军饷,因此说曹操是盗墓者的祖师爷。后期的盗墓者都会先拜曹操。
“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中国原子城历史图片展在烟台举办 - 天天要闻

“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中国原子城历史图片展在烟台举办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7日讯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迎接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5月16日,在烟台市莱山区图书馆,烟台市科协联合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共同举办“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中国原子城历史图片展。记者了解到,“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中国原子城历史图片展通过百余张珍贵历史图片,辅以翔实...
海上丝路争霸:托勒密埃及的开拓壮举 - 天天要闻

海上丝路争霸:托勒密埃及的开拓壮举

相比于除传内陆贸易,今人对海上丝绸之路始终知之甚少。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的历史记载脉络,往往采用远离大洋的华北视角。以至于很少有人注意到,红海-阿拉伯半岛-印度西部的众多港湾,孕育过丝毫不输农本帝国的天量财富。
时隔3年 持续近2小时 俄乌在土耳其谈成了什么? - 天天要闻

时隔3年 持续近2小时 俄乌在土耳其谈成了什么?

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关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会谈,当天的双方直接谈判持续近2个小时。此次会谈是2022年3月以来,时隔三年,俄乌双方首次直接会谈。 当天,首先举行了土美乌三方会谈,然后在土耳其的主持下举行了俄乌直接谈判。谈判以闭门形式展开,地点都在土耳其总统府伊斯坦布尔办公区,即...
为“小人物”写史,普通乡民从历史尘烟中走来 - 天天要闻

为“小人物”写史,普通乡民从历史尘烟中走来

19年前,如果不是意外邂逅一组“排日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永华不会想到,之后的近20年,他会一点点勾勒出19世纪徽州一户农家三代人长达60年的生活,并为这样的“小人物”写史。日前出版的《程允亨的十九世纪:一个徽州乡民的生活世界及其变迁》一书,讲述了发生于19世纪徽州一个普通乡民生活世界的故事。通过乡民程...
早安 固原 |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 天天要闻

早安 固原 |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早安心语 把行动交给现在,把结果交给时间。当你拼尽全力,自然会收获想要的结果。新的一天,早安! 第一报道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从自强模范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勇敢克服困难挑战,积极追求人生梦想。5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乌拉圭前总统穆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