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鬼:我的母亲杨沫(10)

2022年10月10日08:23:16 历史 1462


老鬼:我的母亲杨沫(10) - 天天要闻

1950年10月13日,母亲在日记中写道:

一个人坐在收音机旁收听音乐,无意中听到一个外国女人报告什么,我停下了,当一个男同志翻译后,知是苏联少年先锋队的事迹。

我注意地听了起来。那些英勇的,忘我的苏联少年先锋队的爱国行动,使我激动了。我自然地想起抗日战争时,我们也有多少儿童为保卫祖国而英勇献身。我又想起了多少群众,多少干部、战友,牺牲自己,保卫祖国的行动。不知怎么的热泪竟夺眶而出。

于是决定把它写出来,把这部作品献给那些为祖国而牺牲自己的勇士。这思想像命令似在我的心里响着。一些人影在脑际里翻腾……

母亲暗下决心,要在自己的作品中,把这些烈士们的形象再现出来,永留人世。

1951年6月9日,她在日记中说:

这两天,我有时忽然想,身体总是不好,干脆来个灯尽油干,尽所有力量写出那长篇小说来,然后死就死了,也比现在不死不活,一事无成的好。这是孤注一掷的想法,当然不对。可是这种养病的生活,实在烦人。

1951年9月,在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保尔·柯察金身患重病写书的举动大大鼓舞了母亲,激励她快点把那部盘旋在脑海中很久的书稿写出来。她想先大胆写吧,等身体好了或各方面都准备好了再写,是没日子的。

她对自己说:不要总这么怯懦,成天酝酿呀,思索呀,准备呀,就是不动笔。保尔一个瞎子、瘫子都能写,我还犹豫什么呢?

老鬼:我的母亲杨沫(10) - 天天要闻

杨沫、白杨俩姐妹

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她开始动笔。9月25日那天,她草拟了全书提纲。最初的名字叫《千锤百炼》,后改为《烧不尽的野火》。

自从一开始写,她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自己所创作的那个虚幻世界里。全部精力被吸引进去,对疾病的注意力转移了,身体反而变好。不过她还是很注意,别犯病影响写作。

为防治腿病,她想起了抗日战争中睡在老乡的热炕上,关节炎从没犯过。她就花了几十块钱,请人在小西屋里盘了个热炕,有钢丝床不睡,她却非要睡在土炕上。

花了十多天的时间,她终于修改完成了全书的提纲。

也就是在这个月,1951年9月份,母亲接到了抗日战友路扬的信。这封信唤起了她心中一段很美好的回忆。

1941年左右,母亲所处的十分区根据地沦为敌占区。母亲因病随卫生部来到了铁路西的后方医院休养。好了一些后,路东回不去,就到十分区政治部宣传科路扬手下当起了小报编辑。

那时,母亲总打摆子(疟疾)。晚饭多是一个玉米饼子。同志们给她送来,她没胃口吃,就拿饼子和房东大娘换小米粥喝。谁知换了几次后,被有的同志反映了,说她娇气,不珍惜宝贵的粮食。母亲得知后,心里很难受,可又不便说什么。

路扬知道了这件事,悄悄来安慰母亲,向母亲解释道:由于敌人的三光政策,边区生活很苦,粮食十分紧张,大家都吃不饱。一个饼子对常常挨饿的男同志是什么分量,你一个女同志可能想象不出。所以同志们对你的不满是很自然的……路扬说得母亲心服口服。

自那以后,母亲对路扬就有了好感。那时母亲和父亲两地分居,感情上出现了问题。母亲觉得父亲待她不像刚开始那么好了。路扬虽然比母亲小,却很有修养,对母亲体贴入微。

用母亲的话来说,他们之间有过一段罗曼蒂克的友情,当时母亲27岁,路扬24岁,以至于这段友情曾经让母亲很痛苦。

大约是1943年春天,路扬送给母亲一本《鲁迅选集》。到1945年整整两年,母亲一直带着它东奔西走,爬封锁沟,涉大清河,宿老百姓家。1945年春天,敌人铁壁合围时,母亲把它坚壁在新城县或雄县东照村一个姓杨的村长家中。因该村后来发了大水,这本书就再没有找到。

1942年春,母亲听说路扬私自脱离了部队,到敌占区了。

从这天起,母亲一想起这个朋友,就感到惭愧,不愿意再回想,并驱逐了过去对他的好感。

后来经过整风,母亲对此事做了公开检查,彻底消灭了对他的那种感情。

老鬼:我的母亲杨沫(10) - 天天要闻

军委办公室主任路扬将军

但1949年2月母亲在石家庄某医院看病时,无意中与6年不见的路扬重逢。当晚,路扬就找到母亲,解释了他们之间过去的误会。

他说他并不是私自去敌占区,而是因为患病,刘秉彦司令员批准他去治病的。以后病好些了,组织上就让他和刘民英一起在保定地区工作。

本来经过整风运动后,母亲已经消灭了对他的感情。没料到,他这次见面又重提这个问题。他说,为了母亲,他1942年拒绝了李××,前两年,因为婚姻问题的刺激,他随便找了一个老婆,没当回事,结果在党校整风时,别人批评他对婚姻问题不严肃。

他目前一个人在石家庄看病。遇见了母亲很高兴,并表示想和母亲“死灰复燃”。

母亲的内心矛盾重重。她现在已经有了四个孩子,对方这么些年还在惦念着她,让她感动。最后理智还是占了上风,她坚决拒绝,害怕自己再重陷进过去的痛苦。

路扬失望地走了。

到了解放后,1951年9月,母亲忽然收到了路扬7月份的一封信,这使母亲又高兴又惊奇,两个人自从石家庄见面之后已经一年多没联系。

他在信中说,他现在随19兵团到了朝鲜战场,利用战余时间写信,对祖国人民很是怀念。母亲慎重考虑了一番是否给他回信。后来觉得他是多年的老战友,又远在朝鲜战场,随时有可能牺牲,就给他回了一封信。

这样两个人又恢复了联系。

母亲与父亲的关系此时已经出现问题。他们俩个性、志趣、嗜好差异很大,隔长不短要吵。据母亲的日记记载:20世纪50年代初,有一次,母亲对父亲说:我现在发现了犯病的规律。

父亲把脖子一扬,满脸不高兴地说:又是什么规律,规律一年了……母亲气愤地嚷道:什么夫妇,还不如同志,朋友,邻居!连自己的老婆都不爱,还谈什么爱人民!

母亲觉得父亲对她漠不关心。

老鬼:我的母亲杨沫(10) - 天天要闻

杨沫一家人定居北京时留影

她在1951年10月22日日记中叹道: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他不但对我不好,对孩子,对他父母,对他朋友……全是冷冷淡淡的,他也许是个性如此。

晚上他下班回来,吃过饭,便自己看书。睡觉时,他在外屋,我在里屋,虽然一起生活,可是我们的心灵却隔得远远的。

根据母亲的日记,我是1951年4月16日被母亲从河北农村接到北京的。自我到家时起,父亲和母亲两个人就分着住。母亲住在北房的东屋,父亲住在北房的西侧,有一个屏风挡着床,中间隔着一个很大的会客厅。

母亲与路扬恢复通信联系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家庭背景。

1951年10月,她开始正式写作《烧不尽的野火》时,收到了路扬的回信。这才知道路扬现在19兵团任宣传部长,之前曾在63军当了几个月的政治部主任。

这封信,又引起了她深深的思索。自己已经有丈夫和孩子了,路扬对她的感情让她惴惴不安,她感到这是一种没有希望的感情,只会让自己陷入无穷痛苦之中。阴差阳错,他们不可能在一起。

她忽然掠过一个念头,虽然和他的关系不能“死灰复燃”,但可以把他写进自己的书中,让他永远活着。对,应在小说中,写出这个人物,把他高尚的革命品质,出生入死的感人事迹表现出来。顺便也写出他对自己经受了长期考验的感情。

母亲爱幻想。在朝鲜前线的路扬这么惦念她,与父亲恰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了她一些欣慰和满足。她和他的情谊,中间疏远了很多年,现又似乎在她心中的某个角落恢复了起来。

母亲常常想起他:他正在朝鲜和美帝打仗,他会牺牲吗?他现在干什么呢?他的个人问题怎么解决?

母亲本想和他一刀两断,不再联系。但考虑到他在前线,出生入死,很希望能看到母亲的信,出于对前线志愿军的关心和支持,母亲才跟他通起了信。

他们具体的感情经历,母亲绝少透露,但根据母亲的日记所载:“七七”事变前,当她还没有认识父亲时,曾和路扬认识,并有过一段友谊。但后来因为误会,他们分手了。几年后,在抗日根据地,两人重逢时,母亲已经结婚,路扬还没有结婚。母亲对他有些愧疚,他也很痛苦。这样,以后两个人发展了一段感情,又因为路扬离队治病,产生了误会……

这其中的波波折折所积蓄的感情风暴,现在终于借着写书,有个机会发泄了。

小说中的卢嘉川,就是母亲怀着对一个前线战友的深情,对一个永远不能在一起的人的爱,用最真挚的感情塑造出来的。

尽管卢嘉川是虚构的,好多人都觉得这个人物写得好,母亲把他写得栩栩如生。其中的隐情就是这段与路扬的友谊与恋情。

老鬼:我的母亲杨沫(10) - 天天要闻

《青春之歌》里卢嘉川的形象

若觉得文章不错,请动动手,点击左上角“太行文旅”,并设置为星标,这样您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收到小编为您精选的美文。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阅读,请放心关注。谢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高规格出席俄罗斯“5·9”胜利日庆典背后的三重深意 - 天天要闻

中国高规格出席俄罗斯“5·9”胜利日庆典背后的三重深意

中新社北京5月9日电 (记者 李晓喻)当地时间5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应邀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这是习近平时隔10年再次出席俄罗斯“5·9”胜利日庆典。当地时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
不要小看英国他它竟然殖民过这么多国家和地区 - 天天要闻

不要小看英国他它竟然殖民过这么多国家和地区

英国曾是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巅峰时期(1922年)控制着约3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全球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统治人口超过4.58亿,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体系覆盖了全球多个大洲,包括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等。以下是英国曾经殖民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IGN9分GS8分:战斗依然爽翻天 - 天天要闻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IGN9分GS8分:战斗依然爽翻天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媒体评测公布,IGN给出9分的好评。短评中提到,《毁灭战士:黑暗时代》或许摒弃了《毁灭战士:永恒》的机动性核心,却以系列前所未有的厚重战斗风格取而代之。这种充满力量感的全新玩法,以其独特的方式带来了同样令人血脉偾张的极致体验。总评中提到,《毁灭战士:黑暗纪元》绝非简单的"更多毁灭战...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 天天要闻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闽南网5月9日讯(通讯员 沈思虹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在抗战老兵许俊科家中,陈列着金光闪闪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长江支队南下福建60周年纪念章”镌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闽绽放的铁血征程,一副“优秀共产党员”牌匾辉映使命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