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爆发,张郃应募参军讨伐黄巾,后来成为了韩馥麾下的军司马,后来韩馥出让冀州后,张郃率兵投袁绍。袁绍用张郃为校尉,派他攻打公孙瓒,因军功迁升为宁国中郎将。
在官渡之战中,袁绍派遣淳于琼督粮草于乌巢。曹操亲率精锐去袭击乌巢,得到消息后,张郃对袁绍说:“曹公士卒英勇,定会击溃淳于琼等人。淳于琼一旦失败,将军大业将有失,您应尽快谴兵援救。”但谋士郭图却说:“张郃说的不是好主意,我军不如进攻曹操的大营,曹操势必回救,淳于琼的危难不救自解。”张郃反驳:“曹公的营盘牢固,仓促间肯定攻不下来。如果淳于琼等人被俘,我们必然都要被俘虏了。”结果袁绍听信郭图,不听张郃的劝阻,派遣轻骑救援淳于琼,而派张郃、高览带领着重兵攻打曹军大营。当时,曹军大营是以曹洪为主将 ,荀攸为谋士,急切间张郃、高览无法攻下曹洪据守的曹军大营。
攻打曹军大营未成,乌巢粮草也被曹军劫烧。郭图的计谋失败,为减轻自己的责任,便诬陷张郃二人道:“张郃对我军的失败感到高兴,并且出言不逊。”张郃、高览等惧怕被袁绍追究,于是烧掉了攻城橹,投降了曹洪。曹操回营后,听说张郃已经向曹洪投降,非常感到高兴,对张郃说:“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并将张郃拜为偏将军,封为都亭侯。
张郃颇受曹操重用,让他跟随自己攻打邺城,占领了邺城。张郃又跟随曹操到渤海攻打袁谭,他单独率军包围了雍奴,击溃了袁军。随同曹操征讨柳城的时候,张郃与张辽、曹纯等人都在先锋军中。在白狼山之战中,受张辽指挥,大破乌桓,斩蹋顿及以下十余人,俘虏二十余万人,最终讨平乌桓,彻底铲除袁氏残余。
张郃跟随曹操到渭南,击溃了马超、韩遂等,又包围了安定,杨秋投降。张郃、徐晃又跟从夏侯渊西进,征讨盘踞在鄜城的贼寇梁兴和武都一代的氐族叛军。 张郃率军到渭水上时,马超率氐、羌数千前来迎战,结果马超不战而走。张郃收整马超军遗留的器械 ,并击败了马超的部队。 当夏侯渊赶到时,诸县都已经投降了张郃。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西征张鲁,氐族人挡住道路,曹操派张郃统帅大军讨伐梁兴和氐族首领窦茂所部。从散关入汉中,派张郃率五千步兵在前开道,一直到阳平关。十一月,张鲁投降,汉中平定。 夏侯渊督领张郃、徐晃等守汉中、进逼巴郡,以拒刘备。 张郃督军南下进攻巴东、巴西二郡,想将当地百姓迁徙到汉中。刘备派征虏将军张飞为巴西郡太守,抗击张郃。张郃率军进至宕渠,与张飞相拒五十余日。而张飞率精兵一万余人从小道进攻张郃。由于山道狭窄,首尾不能相救,张郃因此大败,仅带十余人弃马爬山逃跑,撤军回南郑。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进攻汉中,屯于阳平,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率军迎击,张郃负责防守广石。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亲自率精兵万余人,分为十部,夜间猛攻张郃。张郃率亲兵与蜀军进行对抗,刘备不能克,写信要求益州拨发援兵。诸葛亮一时迟疑不决,从事杨洪劝道:“汉中乃益州门户,没有汉中就没有益州,还迟疑什么?”诸葛亮恍然大悟,立刻发兵增援。
刘备趁夜放火烧掉曹军营外的鹿角,夏侯渊派遣张郃去修复南围鹿角,自己亲自率轻装士兵去修复东围鹿角。刘备进攻张郃,张郃的军队作战不利。因此,夏侯渊把东围鹿角的一半兵马派去救助张郃。刘备的军又队趁机进攻东围鹿角,夏侯渊由于身边兵少,被蜀军所杀 。曹军大败,张郃同败军一起退守阳平关东。当刘备听闻夏侯渊被斩杀,却说:“要杀就杀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
司马郭淮和督军杜袭收敛散卒,说:“张将军是国家的名将,刘备也忌惮他。现在形势紧迫,只有张将军才能安定军心。”于是众人推举张郃出任主帅,指挥士兵,布置营寨,军心安定。不久,曹操遣使令张郃假节。不久曹操亲自进攻汉中,不能取胜,令张郃屯兵于陈仓。
太和二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大举北犯,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诸葛亮。当时朝臣未知计所出,曹叡自信地说:“诸葛亮恃险固守,不易进攻。现在他自动来了,正符合引出敌人的战术。打败诸葛亮是一定的了。”于是,曹叡派遣大将军曹真督领诸将,进击诸葛亮。曹叡给时任右将军的张郃加位特进,派他督率诸军,在街亭阻挡诸葛亮的部将马谡。
马谡依傍险要的南山扎寨,没有下山占据城池。张郃断绝了他取水的道路,然后发起进攻,大败马谡。南安、天水、安定各郡反叛魏国并响应诸葛亮,张郃领兵平定了这几处地方。曹叡下诏说:“贼寇诸葛亮率领巴、蜀的军众,遇上了猛虎一样的我军将士。将军您披肩甲、执利器,攻无不克,朕要嘉奖你的大功,增加你的食邑一千户,连同一千的赏赐共计四千三百户。”
当时司马懿在荆州治理水军,打算沿着沔水进入长江讨伐东吴,曹叡下诏命令张郃统帅关中的部队接受司马懿的指挥。张郃到达荆州时,正赶上冬季水浅,大船不能行进,于是回师方城驻扎。
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再次出祁山,对陈仓发动猛烈进攻。曹叡派驿马召张郃到京师,还亲自到河南县城,设置酒宴为张郃送行。曹叡派遣三万士兵以及武卫、虎贲两营的勇士护卫张郃,还问张郃:“等将军到了前线,诸葛亮会不会已经占领了陈仓?”张郃知道诸葛亮孤军深入,不会携带太多的粮草,不能久攻,就回答说:“估计臣还没到前线诸葛亮就已经撤走了。臣屈指计算,诸葛亮的粮草支撑不了十天。”张郃昼夜行军到达南郑,诸葛亮果然撤退了,“屈指可数”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曹叡诏令张郃回师京城,任命他为征西车骑将军。
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派司马懿来统领张郃、郭淮、费曜等人去迎击诸葛亮。诸葛亮多次求战,司马懿都固营自守。虽然司马懿不与诸葛亮交战,却不断地率军跟着诸葛亮的军队。张郃反对道:“敌人远来迎战我军,请战不得。对我军来说,是利在不战,做长久对峙才是好办法。而且,我们的祁山要塞已经知道大军距离他们不远,按照人情道理,他们会自发地固守要塞,所以,我们大军可以停止前进,屯驻于此,分出奇兵,绕击敌人的后方。我们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只前进而不敢交战,您这种前进避战的做法只会坐失民望。”司马懿不从。
诸葛亮率军围祁山,别遣王平守南围。司马懿率领大军攻诸葛亮,遣张郃进攻王平,王平坚守不动,张郃不能克。诸葛亮退还祁山,司马懿令张郃追击。张郃说:"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司马懿不听,张郃迫不得已,遂领兵追击。蜀军在木门谷乘高布伏,弓弩乱发,飞矢射中张郃,当场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