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潭秋(图片来自网络)
陈潭秋(1896.1.4—1943.9.27),名澄,字云先,号潭秋,湖北黄冈县(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人。青年时代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秋,他和董必武等在武汉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此后,陈潭秋先后任中共安源地委委员、武昌地委书记、湖北区委组织部长、江西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组织部长、满洲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秘书长等职,为党的事业四处奔波。 1933年初夏,陈潭秋到中央苏区工作,任福建省委书记。1934年1月,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政府粮食委员(即粮食部长)。红军长征后,陈潭秋留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江西分局组织部长。1935年8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后参加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 1939年5月,陈潭秋奉命回国,途经新疆省首府迪化,6月,接替邓发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化名徐杰。
陈潭秋在迪化四年多的时间里,正是国内外政治形势逆转,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出现裂痕、新疆军阀盛世才公开走向反苏反共道路的时期。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陈潭秋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度原则性和灵活性,他和毛泽民、林基路等共产党员一起,正确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新疆各族人民,同新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为发展新疆的经济、文化建设,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突出贡献。
首先,陈潭秋着力抓了西路军总支队的训练和学习。1939年夏天,邓发、陈潭秋和西路军总支队的领导就对总支队的野营训练作了充分准备和严密部署。训练中,他们和指战员同吃同住同训练,极大地鼓舞了指战员的斗志,使这次历时两个多月的野营训练获得了圆满成功。9月,邓发回延安后,陈潭秋及时对野营训练进行总结,并领导西路军总支队开展了冬季学习。他还亲自给指战员上政治课、党课,讲党史。经过野营训练和学习,指战员的政治觉悟和军事技术都有了很大提高。1940年1月,在陈潭秋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西路军总支队的300多名指战员安全地回到了延安。
陈潭秋组织和领导在新疆的共产党员为新疆的建设事业、为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支援抗战做了大量的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他依然领导“反帝会”中的共产党员发动和组织各族人民群众筹集了8万件皮衣,1万件马鞍送往延安;1939年,他筹集资金,从苏联购得《新中华报》需用的新闻纸10吨运至延安;1940年1月,西路军总支队东返时,除携带随身自卫武器外,还带回了机枪4挺,子弹4万发。1940年夏秋,他领导在南疆工作的共产党员清除了英帝国主义潜伏在当地的特务,巩固了南疆的边防。
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陈潭秋与盛世才进行了有理有节的斗争。他曾为共产党员被排挤、打击,受陷害等事宜多次找盛世才谈话,甚至提出抗议;他教育党员遇事谨慎,不给反动分子挑拨以任何借口;他要求党员在形势险恶的情况下,要忠于职守,争取时间,多做工作。
陈潭秋还利用《新疆日报》、《反帝战线》、《新疆青年》、《新芝》等报刊杂志,开展关于抗日斗争的各种宣传活动。他把《新疆日报》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阵地,亲自审定报社的工作计划,对重要的文章、社论亲自审阅批改,并大量采用新华社和塔斯社的电讯稿,指出只有团结抗日才有出路。《新疆日报》还经常刊登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共高潮的文章。陈潭秋自己还亲自撰写重要的文章和社论,对盛世才制造的反共反苏阴谋予以坚决的揭露和批判。“皖南事变”发生后,经过陈潭秋的努力和斗争,《新疆日报》发表了《中共中央发言人关于皖南事变的谈话》、《新四军将领通电声讨亲日派》等文电消息,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行径,教育和唤醒了新疆各族人民。
1942年2月,陈潭秋与新疆八路军办事处机要秘书兼译电员王韵雪结婚。
同年夏天,盛世才公开投靠蒋介石,实行白色恐怖。陈潭秋向党中央建议将在新疆工作的干部调回延安,以保存革命力量。同时,组织在新疆的共产党员整风学习,进行革命气节教育,要求共产党员要有足够的精神准备,随时可能被捕,要坚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意志。1942年夏,党中央同意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全部撤离。陈潭秋把自己列入最后一批,表示:“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
1942年9月17日,陈潭秋被捕。敌人对陈潭秋施以酷刑,逼迫他“脱党”。陈潭秋拒不屈服。1943年9月27日深夜,陈潭秋被秘密杀害于狱中,时年47岁。由于消息隔绝,在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他仍被选为中央委员。新中国成立后,陈潭秋的遗骨被安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南郊烈士陵园。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陈潭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乌鲁木齐的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记念馆(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1、《中共新疆地方史》(第一卷),新疆党史研究室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2、《新疆历史常识》(下),苗普生主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3、《新疆简史》(第三册),新疆党史委、乌鲁木齐党史委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 4、《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在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