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湖州之名从此始。解放后,先后设浙江第一专区、嘉兴专区和嘉兴地区,治所长期设在湖州。1983年10月,实行撤地建市,撤嘉兴地区,建湖州、嘉兴两个省辖市。湖州市下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城区、郊区。1988年撤销城、郊两区建制,1993年设立城区、南浔、菱湖三区。2003年撤销城区、南浔、菱湖三区,设立吴兴、南浔两区。
夏(公元前21世纪) 防风氏在今德清县武康境内建国
商(公元前12世纪) 吴太伯与弟仲雍奔荆蛮,自号“勾吴”,湖州地属勾吴。
周 太伯开辟吴地,史有“三吴”之称,“三吴”指苏州、湖州、吴江,湖州即“三吴”之一。
公元前334年,楚灭越,湖州属楚。
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名“菰城”(以泽多菰草而名)。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改“菰城”为“乌程”,以乌巾、程林两氏善酿得名。置乌程县,属会稽郡。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原会稽郡的浙江(钱塘江)以西部分设吴郡,乌程属吴郡。
公元266年(三国东吴孙皓宝鼎元年),置吴兴郡,乌程属吴兴郡。
公元602年(隋仁寿二年),置州治,名湖州,因地滨太湖而名,湖州之名从此而始。
明、清时,设府治,一直沿称“湖州府”。
1912年(民国元年)废湖州府,把乌程、归安二县合为吴兴县。
1949年4月27日,湖州解放,分设湖州市和吴兴县,至1983年曾几度分合;湖州又是解放后浙江省第一专区、嘉兴专区和嘉兴地区行政中心所在地。
1983年7月,撤地建市,撤销嘉兴地区,分设湖州、嘉兴两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湖州作为地级省辖市,下辖城、郊两区和德清、长兴、安吉三县。
1988年,撤销城、郊两区建制,
1993年,又设城区、南浔、菱湖三区。
2003年1月,撤销城区、南浔、菱湖三区,新设立吴兴区、南浔区两个行政区。现湖州市行政区域辖两区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