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 丝路古城 上合新篇

2022年10月01日03:34:19 历史 1255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 丝路古城 上合新篇 - 天天要闻

中亚腹地乌兹别克斯坦,古城撒马尔罕焕发新生,它的名字寓意“肥沃的土地”,它的模样有着古朴的风韵。

2000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把中乌两国和两国人民连接在一起,自此一幕千年,演绎情牵万里的丝路风韵。

14日至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撒马尔罕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应邀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

跟随习主席的脚步,我们共同聚焦撒马尔罕这一“丝路明珠”,看千年古城笑迎八方宾朋,上合组织续写发展新篇。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 丝路古城 上合新篇 - 天天要闻

文明交融的见证

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人心目中,撒马尔罕也闪耀着不同的人文之光。

当人来人往的列吉斯坦广场翻新了旧时光,当晚风陪伴兀鲁伯天文台看尽星汉灿烂,当热闹的大巴扎一次次飘起烤馕的麦香,当丝绸之路的驼铃阵阵变为“一带一路”的汽笛声声……光阴如歌,把文明的乐章传唱千千万万遍。读懂撒马尔罕,还需打开时空的坐标。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就了“文明的十字路口”,2500多年的漫长岁月是兴衰更替的沧桑见证。2001年,撒马尔罕古城整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东西兼容,古今交汇,往昔的辉煌在时间洪流的冲刷下,淘出了世代传承的历史遗存。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吸引我的就是韵味不同的文明,如中亚的古城撒马尔罕、埃及卢克索神庙新加坡圣淘沙、泰国的曼谷玉佛寺、希腊雅典卫城等。”2019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提到撒马尔罕。

时间回到2013年9月,习主席在时任总统卡里莫夫陪同下参观乌兹别克斯坦历史文化古迹,探寻古丝绸之路上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

2016年6月,习主席又一次来到乌兹别克斯坦,在繁忙的国事访问行程中,专门抽出时间会见了在乌开展文物保护和考古合作的中方文物考古工作者。

“我们是文明对话的好榜样。”不久前,习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通讯社等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这样写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 丝路古城 上合新篇 - 天天要闻

人民交往的桥梁

在乌兹别克斯坦,习近平主席不止一次引用诗人纳沃伊的名言:没有比生活在友谊之中更美好的事情。

中乌世代友好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用时间维度去解读,有两个观察的窗口。

其一是2000多年的丝路史话。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唐代玄奘西行取经、明代陈诚出使中亚,都曾到访过乌兹别克斯坦。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天文历法学家伍儒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2013年9月,帖木儿家族历史博物馆,一幅古丝绸之路地图前,习主席和时任总统卡里莫夫展开了对话。

“撒马尔罕是帖木儿时期的首都,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那里是我的家乡。”

“那里是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我的故乡。”

撒马尔罕与西安,一对情意绵长的友好城市。千百年来,两城之间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交往盛况,也架起一座座相遇相知的民心之桥。

时间从历史回到当下,中乌建交30周年提供了另一个观察窗口。

30年来,从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再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乌关系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树立了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典范。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风雨同行。中国疫苗成为乌兹别克斯坦抗疫主力军并实现联合生产,有效守护两国人民生命安全。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振兴进程中守望相助。中方近年来为乌方培养的6500多名专业人才积极投身各项事业,从孔子学院走出的大批汉语人才成为中乌友好的使者。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历史反复印证,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 丝路古城 上合新篇 - 天天要闻

经济交流的纽带

梦回繁华的西域,善于经商的粟特人赋予撒马尔罕与生俱来的开放气质,这里既有络绎不绝的商队,又有天南海北的珍宝,既有商贾云集的市场,又有“花果滋茂”的景象。

夜光杯中的葡萄美酒,等待伯乐的骁勇宝马,传说中的神秘金桃,从撒马尔罕出发一路向东,穿沙漠、过戈壁、跨绿洲,看遍长河落日,听罢檐下风铃,再抖落一身风沙,化为文人墨客将进酒时微醺的诗情画意,边关将士藏在剑鞘里的万丈豪情,史书里惊鸿一现却又杳无踪迹的一声感叹。

丝路长卷中,中国与撒马尔罕自古就是经贸往来的老朋友。时至今日,中国依然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

由双边关系看向多边外交。2021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约为23.3万亿美元,比成立之初扩大了13倍多。上合“朋友圈”迎来新一轮最大规模扩员,巩固扩大了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最为辽阔的地区合作组织的地位和影响。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作为上合组织秘书处所在地,中国的发展道路备受世界关注。

道路可以是具体的,道路通,百业兴。

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塔什干会展中心出席“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通车视频连线活动,这个由中国企业承建的中亚第一长隧道,成为中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组成部分。一条条联通的路,细描“一带一路”工笔画,2021年全年,中欧班列开行量达15183列,比2020年增长22%。

道路也可以是宏大的,大道不孤,天下一家。

习主席多次表示,欢迎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

16日,他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深刻指出:“我们将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新发展给世界带来新机遇,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沧海横流领航向,丝路古道焕新机。

统筹:崔士鑫

策划:杜尚泽

撰文:邝西曦

校检:吴玥

编辑:闫俏秀

制图:陈泉伊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摄影:杜尚泽、鞠鹏、申宏,视觉:赖向东)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
老杜女儿刚一回国,就向小马科斯发难 - 天天要闻

老杜女儿刚一回国,就向小马科斯发难

老杜女儿莎拉刚一回国就现身,呼吁民众变革。面对马科斯家族的全面打压,莎拉民调支持率却逆势飙升、断层领先。当杜特尔特家族凝聚民心,菲律宾这场政治豪赌将如何改写? 【莎拉刚一回国就现身“勇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