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有意思的书,美国人自己写的《流氓·国家》。
虽然说的都是以前的事,但用它的观点理解现在的世界,照样合适。
因为历史是相似的、人性是不变的、流氓是无耻的,这些都是不变的;
而对于每个人来说,国家又是必须的。当一个人、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国家时,他们的命运是痛苦、悲伤的。
比如以前的犹太人、现在的吉普赛人、库尔德人、罗兴亚人、巴勒斯坦人等等、等等。
这场战争本身就是美国为了续命而进行的一场围猎
前些年,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网络上总有一帮奇怪的人,做着奇怪的事。
他们好像与自己的国家有仇,言论里总是充满了偏见;而对美国、西方,他们却又赞赏有加。
现在,这股风气好多了,但许多人开始对国内很多事采取双标;他们拿着放大镜看一些可能存在问题的问题,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
比如:外国一个破包卖到十几万块一个、一双塑料凉鞋卖到好几万一双,没人管没人喷;新东方“再就业直播间”卖东北“鲜食玉米”,七块钱一根,许多人喊贵。
造成的结果是:农民受伤、直播间受伤、东北农产品名声受伤。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莫须有”的“贵”。
再比如:联想是个“攒电脑”的,不知道为什么,许多人在司马先生的带领下,恨不得把“联想”弄散架了。
虽然我也对联想高管的高薪很有意见,因为他们的收入比我高得太多,我有点嫉妒。
但我不同意很多人说的那些主张,因为他们把问题放大,用今天的标准看旧日的问题。
我是用电脑比较早的人,第一次接触到的笔记本电脑是我们计算机语言老师柳先生的宝贝一一“东芝”笔记本;那时候好像买不到“联想”笔记本。
柳老师告诉我们,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要用大型计算机分析气象数据才能准确,而我国当时还没有大型计算机,只能买美国的。
最早的“天河一号”
结果,买来的计算机是天价不说,还有很多限制;包括美国人不准计算机用于“天气分析”以外的事情,因为这个大型计算机也能准确计算弹道。
后来,我国有了自己的大型计算机,美国马上把这样的大型计算机价格“打一折”,就是把小数点前移一位。并且,再也没有什么限制。
同样的,在民用方面,如果没有联想,美国的戴尔、IBM、日本的东芝在中国的售价,将比你“种植满口牙”还要贵。
大家都说“种植牙贵”,知道为什么贵吗?就是因为“种植体”要进口,他们成本很低,但处于垄断地位,就有开高价的权力。
言归正传。这几天,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北溪”输气管道被炸了,不是一处被炸,而是三处被炸;现在,俄罗斯输送给欧洲的天然气彻底断了。
本来,这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一点瓜葛都没有。但我们的网络上又出现了许多“声音”。
有的说:不一定是“炸”的,可能是地震;有的说:不会是美国干的,可能是别人。
为什么那些人断言不是美国干的呢?这明显就是美国人干的呀。
因为造成爆炸的根源就是“俄乌战争”,而这场战争本身就是美国为了续命而进行的一场对世界的围猎。
差不多了,别傻傻地不知死活
“北溪管道”有两个,“1号”与“2号”,这一次两个管道都被炸了,尤其是“北溪一号”管道;本来说今年七月份就停止了,但炸完了以后,汩汩往外冒着天然气,说明它还在工作。
炸掉管道的时机非常微妙:
1、乌克兰东部四州都已经公投完毕,乌克兰收不回去了;
2、冬天就要到来,欧洲马上面临用气高峰;
3、已经有迹象表明,欧洲在推动俄乌谈判。
特别是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出来说话了,她是欧洲最了解普京的人,她说:应该严肃对待普京的话,不应该认为普京的讲话是虚张声势。
默克尔明显是在提醒欧洲人:差不多了,别傻傻地不知死活、不知道谈判结束危机。
几乎就在默克尔讲话的同时,“北溪管道”被炸了。
“北溪工程”的管道非常坚固,中间也有弹性设计,管道是壁厚3.5公分的钢管做的;
在海里,想用爆破的办法炸掉这样的钢管,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一般的小国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管道炸掉的后果是:这个冬天,不管世界发生什么,欧洲都不可能用得到俄罗斯的天然气。
这样一来,欧洲就没有任何理由来推动俄乌谈判。
“北溪管道”被炸,就是美国人干的
到底是谁炸的呢?在没有人承认的情况下,只能用排除法。
首先,德国和俄罗斯不会炸的,因为他们脑子里没进水。
这个工程耗费了他们几十亿美元的投资,怀疑他们自己炸的人,基本是脑子进水了。
其次,欧洲其他国家,比如瑞典、挪威、波罗的海三国等,也不会炸。
因为这事损人不利己,还非常危险;另外,即使他们想干这样的坏事,恐怕也没有这个能力。
第三,波兰有意愿,但不会干。
因为他们和德国、俄罗斯都有历史上的仇恨。但是,他们如果因为这个来炸“北溪工程”这个民用设施,那就是与欧洲结下仇恨;
再说他们要是炸的话,选的地点也是最别扭的,同时,这也证明:当年被俄、德瓜分是活该;将来说不定会再次被瓜分。这么傻的事,波兰也不会干。
第四,乌克兰应该不会炸。
虽然乌克兰看到这个工程就来气,因为以前的陆地管道经过乌克兰,他们不但能收到大笔过路费,还能以此来要挟俄罗斯和欧洲。
“北溪工程”就是为了避开乌克兰而建的,所以乌克兰有这个愿望来炸。
但是,他们现在正承受着俄罗斯的巨大压力,炸这个“民用设施”,就是进一步加大自己的压力。
最后,只有美国既有能力也有意愿更有嫌疑把“北溪工程”炸了。
美国的能力不用说,他们的特种水下爆破技术世界领先,炸掉海底管道对他们来说,只是个小活。
美国是最不愿意看到俄乌战争结束的,因为美国挑起俄乌战争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这场战争拖住俄罗斯、削弱俄罗斯。所以,美国最不希望战争结束。
不让战争结束,美国就要在欧洲“战”与“和”的摇摆中加一把火——炸掉“北溪管道”,让欧洲彻底断了俄罗斯能源的期望,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北溪工程”一直是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从开工到最后建成,美国一直在反对,还不惜利用“制裁”,不准欧洲的公司建设海底管道,给俄、德造成很多麻烦。
“北溪二号”磕磕碰碰地建成了,还没通气,俄乌战争就爆发了,所以,“北溪二号”一直没有发挥作用。
拜登上台后,他和他的团队也一直想把“北溪工程”搞掉。拜登在2月8号的记者会上说过:我们会让北溪管道停掉。
当记者追问“怎么把它停掉”,拜登轻轻地说:我们有办法。
实际上,我们大家都把美国想得“太好了”。
这个国家曾经用“洗衣粉”的理由灭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曾经以“地图错了”炸过大国的大使馆;这个国家明目张胆暗杀别国领导······
美国总说别的国家是邪恶的,实际上,他们自己是世界上最邪恶的国家。
这次“北溪管道”被炸,肯定是他们干的,不用怀疑。
“量化宽松”实际上是“寅吃卯粮”,是有后遗症的
俄乌战争之所以发生,有很多的原因,美国是挑起战争的主要原因。
他们想通过一系列动作达成自己的目的:转移美国自己的危机。
美国的危机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前已经达到了顶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1、国内的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2、与大国竞争的焦虑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
很多人不相信美国深陷危机,实际上,在2008年,美国经济就到了崩溃的边缘,当时的标志性事件就是“雷曼兄弟”倒台引发经济危机。
为了挽救濒临崩溃的美国经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推行了“量化宽松”政策,即印美元。
2009年3月,美联储一次性向市场放出1.2万亿美元,刺激经济,拉升了美国当年的经济增长。
2010年11月,美联储又进行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把在2008年几近崩溃的美国经济生生救活了。
为什么美国发行美元就能救自己呢?这里我们要看到三个方面的问题。
1、美元的确是世界比较强势的货币;
2、美元发行是面向全世界的,他们能让人接受;
3、这种印钱救经济的办法,只有美国能用,但不能常用。
按照美国宪法,美国发行的美元都要对应相应的“美债”,而这个“美债”是卖向全世界的;这就要世界各国愿意买“美债”。
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世界上各国愿意把自己和美国贸易时赚到的美元借给美国;这相当于“赊”货物给美国,美国国内的商品价格当然又低又稳定。
大量美元就这么抛向世界,结果是2009年,世界大宗商品的价格打着滚的上升,比如石油、粮食、矿石等,都上涨好几倍。
基本工业原料价格上涨,造成的结果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商品价格上涨。
所以,奥巴马两轮的“量化宽松”,实际就是把美国的危机转嫁给世界,造成当时世界经济动荡、粮食危机、能源价格暴涨、小国政局动荡。
借了钱是要还的,虽然“美债”是市场化的债券,但美国每年要多还很多利息,这会造成美国自己的经济负担。
奥巴马“量化宽松”实际上是“寅吃卯粮”,是有后遗症的。
特朗普已经不计后果了
奥巴马下台后,特朗普开始到处给美国找钱,他接的是个烂摊子。
特朗普停掉对美国没有好处的“TPP”;找欧洲和日韩要增加驻军费;和大国打贸易战想多讹点银子。
可以说,特朗普把能想的办法都想到了,美国经济虽然没有明显的改善,但起码有止跌的趋势。
就在这个时候,新冠疫情爆发,特朗普美好的希望破灭了。
由于疫情,美国工厂要停工、世界各国生产停滞、各国贸易大幅度减少,等等原因,叠加美国还在和大国打贸易战,搞得美国生活用品出现紧缺,运到港口的商品积压。
这已经影响到美国人的生活了,特朗普又面临中期选举的压力。
急得没办法的特朗普只好在2020年3月开始了他的“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其实就是给美国老百姓发钱,给美国企业援助等。
一年时间,特朗普就印出2万亿美元的“救市资金”,同时还发行4万亿美元的“金融市场稳定基金”。
特朗普已经不计后果了,他的目的就是:美国不要在自己的任内倒下,即使倒下也要拉上全世界一起倒。
而美国那些没有底线的政客,居然想赖掉“大国的美债”。
大家是否能回忆起当年美国那些丑陋的议员,以“新冠”为名,搞得满城风雨,连特朗普都说“XX病毒”。
俄乌战争,是美国人组合拳的“第一拳”
2019年底,特朗普信心满满地开始了中期选举,他以为自己一定能轻松当选;当时发给美国人的支票,特朗普每一张都签名了。
没想到,拜登当选了,把特朗普郁闷得够呛,直接引发了“议会骚乱”,这是美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骚乱”,大量特朗普的支持者冲进议会大厦。
美丽风景线
拜登已经老了,他压根没办法提出新的措施,只能得过且过地呆在白宫混日子。
新冠疫情仍在继续,拜登也只能不断发钱;他发钱比前两任都狠,几万亿地发,还要搞基础建设。
而这时候的美国民主党政府不但要处理奥巴马、特朗普大量发钱带来的危机,还要和大国竞争、遏制俄罗斯对欧洲的影响。这是美国一贯的政策。
如果说奥巴马发钱是“寅吃卯粮”,那么特朗普发钱就是“饮鸩止渴”,拜登发钱就是“阎王逗小鬼,舒服一会是一会”。美国正在大踏步走向危机。
这时候,能把美国拉出危机的办法只有一个:让世界背锅,让几个体量大的国家接盘。
比如欧盟、东方大国、日本。如果这几个大经济体都像2008年那样买美债,挺美国,美国就能度过危机。
于是,拜登的爱将沙利文和布林肯一起,牛逼哄哄地把大国外交官清到阿拉斯加谈一谈。本来大国以为美国有什么建设性提议,比如让出一些地区利益等。
没想到,美国把一个向别人求救的会谈搞砸了。
求救也该有个求救的样子,不应该颐指气使,好像别人欠他似的。
大国外交家也不惯他们的毛病,指着鼻子教训了他们一顿,撂下一句话:
要想打交道,那就要按规矩好好打交道;现在还虚张声势地讲什么“基于实力”,少来。
谈崩了,美国随后一系列的“奸招”出来了。但这些东西,根本起不到什么大作用,因为大国早有预案。
在针对大国的同时,美国还要解决国内迫在眉睫的危机。
美债已经没有人接盘了,怎么办?挑起“俄乌战争”是美国唯一的办法。
因为美国的窟窿太大,搞几个小国明显起不到作用,只有大体量的经济体才行。
怎么样把几个大的经济体拖进来,美国的办法是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措施,同时搞乱欧亚大陆。
而美国措施的第一步就是挑起“俄乌战争”,这是他们的“起手式”。
随后的动作包括:拉着欧洲一起军援乌克兰、把俄罗斯拖在战争的泥沼、佩洛西窜访让大国无暇他顾、炸掉“北溪1、2号管道”让欧洲没有斡旋俄乌战争的动力等。
实际上,美国这一系列的动作几乎都达到了目的,唯独对大国的措施没有什么作用。
因为大国从2003年左右开始,就在很多方面做了政策上的准备。
大国做了哪些准备呢?明天接着写。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