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一周后,乞讨了一大圈的王道士回来了。
其实王道士装做很潇洒的样子出去化缘,他内心是很紧张的。
那紧张后来简直变成了追逐他的恐惧,他匆匆离开千佛洞出去探听消息,做贼心虚般的,他总疑心敦煌城里的人们都知道他给洋人看了秘藏的经卷。
王道土
他甚至梦见官府派人来捉拿他,他还梦见唐僧在问他,问他为什么把他千辛万苦取回的经卷给别人。
可是,转了一周,他没有听到任何人说千佛洞的事,也没有任何人向他打听洋人和藏经洞的事,他有点放下心来。
比起给洋人看经书的风险,到女人的家里去一趟就显得不是什么大事了。
于是王道士又鼓足勇气,去了那个他化缘时对他很慷慨甚至很有情意的寡妇家里。
寡妇热情招呼他进屋,为他端上热菜热饭,他也不推辞,端起碗就吃,边吃边打听,问寡妇听到千佛洞的什么事没有。
寡妇说:千佛洞里就你这么一个大活人,除非你讨个老婆领回去,要不你还能有什么事值当人们说呀。
寡妇说着脸上有点羞红,王道士只顾着自己的心思没注意到。
天不早了,王道士告辞回去。
寡妇想留他一会儿说说话,算算时间,怕他半夜前赶不到千佛洞,就送他出门。问他这次出来讨得多少钱,王道士给她看背上的褡裢。
她摸了摸,也就几个麻钱,老大不忍心的,跑一趟才化缘化到那么几个麻钱。寡妇心疼,从自己怀里摸出两个麻钱放进去,嘱咐王道士赶紧回去,让他下次路过再来。
王道士心里热乎乎地,连声说:“你回一一你回一一”
之后王道士撒开大步往回赶。
王道士脚步轻快地回到千佛洞,斯坦因立即从王的表情中看到了希望。
他再一次提出给千佛洞捐一笔钱,帮助王道士完成他的壮志,恢复寺院的旧观,王道士答应了。
接下来,藏经洞的门又打开了,斯坦因从各种各样的包袱捆中挑选出许多自认为的精品,还从王道士手里要了五十捆非常完好的汉文卷子和五捆吐蕃文经卷,然后把四块马蹄银递到道士手中。
把那么多东西搬到斯坦因的帐篷里,蒋师爷一个人是不行的,好在王道士没再强调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着急的斯坦因就打发他的雇员伊卜拉欣伯克和放马人提拉拜在夜深人静的时刻帮蒋师爷把许多珍贵的古代遗书搬到了自己的帐篷。
斯坦因怕莫测的王道士又改变主意,顾不上再细细查看他骗买得的宝物,连夜打包。
他很高兴自己有所准备而来,正好有空箱子。
整整三周时间,他都在打包装箱,最后手稿装满了七个箱子,绘画和刺绣品装满了五个箱子还没有装完。
再做或买箱子怕引起人们怀疑,于是剩下的文物斯坦因很有经验地把它们捆扎包装起来,在外面裹上不引人注意的伪装。
一切包装好了之后,斯坦因再看王道土,这时候他觉得王道士是“好心的”“轻松自在的”人。
他说他发现王道士已经“意识到我正采取虔诚的行动来为西方学术界获取这些佛教古代文学和艺术品,而当地人的无知让它长期不被问津或是最终会流失掉。”这只是斯坦因的感觉,鬼知道王道士意识到的是什么。也许他意识到的只是自已守护这座千年大寺院的不容易,因为他没有靠山。
斯坦因虽说对敦煌千佛洞的秘密书库的考察已经告一段落,但是他还不死心,还不想撤离现场。
一洞子近乎十八立方米的古代文书,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了千余年,全世界也许仅此一洞。他才装了十几箱子,不甘心啊!他还要寻找机会,他借口考察和拍照,继续留在千佛洞。
第二天,他刚从大泉沟里散步回来,还没走到帐篷跟前,就看到和田邮差吐尔迪。
大胡子吐尔迪,身穿长袍脚裹布带,肩背着大大的搭链,风尘仆仆出现在斯坦因面前。
斯坦因在心中飞快地计算了一下时间,他算出令人尊敬的吐尔迪在三十九天的时间里又走了近两千三百公里从和田来到这里,心中非常感动,因为他知道吐尔迪走的是什么样的路,经历的是什么样的旅行生活。
吐尔迪照样顾不上喝一口水,先让收信人清点邮件,整整一百七十封信,斯坦因当面点清收下。
他让吐尔迪稍等一下,他又写了几封信,连同原先写好的又是一大包,吐尔迪背起返回和田。
在那样的探险考古地收到朋友亲戚的来信是让斯坦因惊喜的,何况信件来自遥远的欧洲、印度等地。读信是他最大的心灵享受。那么多的信需要他享受,他的注意力才从千佛洞遗书上面移开。但享受完之后,他的注意力又回到古代文书上面。
他给他的朋友回信,讲到他在敦煌的收获,他说他“必须感谢命运,感谢玄奘,还特别感谢热心不倦的蒋师爷”。
但他没有感谢王道士。他居然提都没提将要永久因他而被自己的后辈们睡骂的王道土。
王道土发现了被敦煌千佛洞的秘密洞窟封存了整整九百年的古代文书,道士受骗拿了很少的银子给了很多无价之宝,他别说感谢,提都不提。
一百七十多封信读完了,斯坦因还不想离开,虽然他在给朋友的回信中说“我身体得到了休息,但时间却极度紧张。我更喜欢户外风光,即使是在沙漠里也好,而不喜欢在洞穴中和字斟句酌的谈判”。
斯坦因还在寻找机会。没想到敦煌知县来访了。
“友好、博学”的知县拜访斯坦因,主要是委婉地告诉他:兰州的总督传来命令,要敦煌知县用外交礼节劝斯坦因不要挖掘,尤其不要在中国古物收藏者知道的古代遗存的发现地点千佛洞挖掘。当然可以去其他诸如古墓等地方去考古。因为在敦煌挖掘,如果引起公众偏见,会为斯坦因个人带来危险等等。
听了这番话,斯坦因想:我长时间停留在敦煌,很显然引起了人们的惊慌。也许知县能更多一些知道我的工作毫无坏处并且全都是在“戈壁”上进行之后,也许可以避免有礼貌的阻拦。
想到这里,他告诉知县他在千佛洞呆的时间是长了一点,但因为千沸洞的洞窟太多,他要给那么多的壁画拍照,还要考察,所以很费时间,当然他正准备离开。知县听他这样说也很高兴,告辞回城去了。
知县前脚走,斯坦因后脚就打发他的蒋师爷进城。
他派蒋师爷进城的目的,是要蒋师爷了解并设法保证让敦煌知县写给兰州总督的报告对斯坦因有利。
因为斯坦因在甘肃的考察计划还没有完成,他不希望兰州总督给他以后的考察制造麻烦。
不几天,蒋师爷从敦煌城里回来,他带来了新的情况。
原来兰州的总督之所以派敦煌知县来用外交礼节劝斯坦因不要在千佛洞挖掘,主要是因为,敦煌地方百姓有可能在官府将要强制执行一项法令时会反抗。
官府一怕民众的反抗会扯进斯坦因,二怕斯坦因的挖堀会刺激反抗,所以劝他不要在人人都知道的千佛洞挖。
义和团反洋人,斯坦因虽然没有亲自经历,但他了解。听蒋这样说,他决定尽快离开这里。
1907年6月13日清晨,斯坦因的探险运输队整装待发,除了原先的马匹骆驼外,运输队又增加了五辆三匹马拉的大车,车上、骆驼背上、马背上,满是箱子口袋以及行李粮草。
十二箱敦煌秘密洞窟中的珍贵文物就隐藏在其中,那是文明中国在那个时代的无奈。
王道士站在大泉河边送行,宽大的灰布长衫,宽大的长衫的宽大的袖子里,藏着他用来乞讨修寺的双手。
他抬起袖子摇了几下,脸上挤出一些微笑。
斯坦因踏镫上马,高举手臂致礼,心中对自己说:我和王道士在最友好的气氛中分手了。
斯坦因的探险队考古队和运输队车轮滚滚马蹄嘚嘚驼铃叮当向安西走去。
敬请期待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