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景圣
台湾地区国民党从“一党独大”逐渐走向分崩离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内斗不断、多次上演分裂戏码。
如果说“台独教父”李登辉领导的“主流派”与“非主流派”之间的斗争是国民党内部第一波大规模分裂,那么第二波分裂便是连战和宋楚瑜的接班之争!
宋楚瑜与李登辉的恩怨牵扯
宋楚瑜与李登辉的关系匪浅,甚至一度情同父子,当初李登辉能够成为国民党的代理党主席,多亏了宋楚瑜的“临门一脚”。
深受蒋经国信任与器重的宋楚瑜,是当时岛内青年才俊中的代表,其见解与才能引人注目。当他意识到将“蒋经国时期”就要过去,自己已无多少挥洒空间时,果断地做出了选择。他不仅为李登辉成功当上国民党代理党主席而助力,还积极充当“倒蒋拥李”的先锋,想要在“李登辉时期”大展身手。
而宋楚瑜也的确得偿所愿,获得了李登辉的重用,仕途青云直上。1992年,李登辉将宋楚瑜推上了台湾“省主席”之位;1994年,宋楚瑜成功当选台湾“省长”。但是随着宋楚瑜声望的不断积累,随着其“省府”团队实力的不断增强,李登辉渐渐对其产生了忌惮,生怕他成为台湾的“叶利钦”,两人之间的关系也由此产生了裂痕。
1996年,李登辉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开始着手遏制和打压宋楚瑜,最后甚至采取了“冻省”的手段。所谓“冻省”就是将原本的“省政府”改成行政部门的派出机关,移除“省政府”原有的地方自治功能,这令宋楚瑜措手不及、方寸大乱,也为日后的连宋接班之争埋下了分裂的火种!
事实上,李登辉实施“冻省”除了想遏制宋楚瑜之外,还意图为所谓的“两国论”铺路。
连战与宋楚瑜爆发接班之争
在“冻省”之后,宋楚瑜与李登辉乃至国民党中央的关系都陷入了紧张。
1999年,李登辉支持连战参选下一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并让手下劝说宋楚瑜担任连战的“副手”。这令不甘心居于连战之下、并且对国民党失望的宋楚瑜忍无可忍,不惜脱党出走,以无党籍的身份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宋楚瑜原本就在岛内勤走基层,积累了一波声望,因此在此次选举中支持率远超连战。但是最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他终究还是以微弱的差距输给了陈水扁。
在这场选举之后,宋楚瑜集结了支持势力成立了亲民党,使得国民党再度受创,而这也是国民党内部第二次大规模的分裂!
如今民进党在岛内横行无道,而国民党却难以恢复昔日的辉煌,这与其刀刀见骨、血流成河的内斗分裂有关。说到底,还是国民党自废武功!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