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国800年,为何不多背几步?

2022年09月14日16:57:19 历史 1504

世外高人到底是何模样?有人说是诸葛亮那般神机妙算,有人说是孔子那般度化世人,也有人说是姜子牙那般智慧高深。或许,每个人心中的世外高人都是不一样的。

关于姜子牙,世间流传了许多故事和谚语。在民间传说和如今的影视作品中,姜子牙成为了一个神一般的存在。西周之所以能够存续八百年,据说姜子牙功不可没。有人说,周文王姬昌背着姜子牙走了800步,西周得以存续800年。

想到这个传说的时候,人们不禁纳闷。周文王当初为何不背着多走几步?原来,这是因为他当时犯了个错。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国800年,为何不多背几步? - 天天要闻

施仁政,得人心

商周朝代更迭之际,周文王姬昌的存在很难令人忽视。

周文王姬昌是一个勤政爱民的王,他继承了父亲当年勤政爱民的衣钵。姬昌的父亲掌权多年,一向走勤政爱民的道路。他不喜纣王的暴虐无情,在自己的封地内兢兢业业,为百姓做实事。也是如此,姬昌的父亲在自己的封地内深得民心。

后来,纣王看不惯他的势力,便将其召唤至都城软禁,后将其折磨致死。父亲死后,姬昌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虽然姬昌表面上忌惮并臣服于纣王,但他打心眼里不认可纣王的为政风格。在暗地里,姬昌养精蓄锐、招兵买马,只为有朝一日推翻纣王,自己取而代之。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国800年,为何不多背几步? - 天天要闻

姬昌的为政风格深受父亲的影响,他也知道“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姬昌十分重视领地内的统治策略。毕竟,他需要民心来支撑自己的野心和事业。

在父亲的基础上,姬昌延续并加强了“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的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滋养下,姬昌统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祥和。

不仅如此,在以农为本的封建时代,姬昌还将土地划分给农民耕种,并规定他们只需要缴纳九分之一的赋税即可。若有商人从商,那便不再收取关税。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国800年,为何不多背几步? - 天天要闻

姬昌还特别喜欢礼贤下士,招揽英才。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内,他都会留心那些浪迹江湖的贤者,并致力于将他们为自己所用。

很多纣王的人和外族人听闻姬昌的做法后,都产生了投靠姬昌、共谋大事的想法。比如伯夷、太颠等人,后来都成为了西周的大功臣。

在姬昌招揽的所有贤才之中,我们又不得不提姜子牙的名号。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国800年,为何不多背几步? - 天天要闻

贤才遇贤主

姜子牙遇到姬昌之际已然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本名姜尚,祖上曾有功德而得到一块封地。只可惜,等到姜子牙这一代时,他们家已沦为平民。

姜子牙年轻时候运气并不好,为了补贴家用,姜子牙做过很多功。后来,姜子牙因为博学多识而在纣王的身边辅佐。看着纣王的昏庸无能,姜子牙深感痛心,便毅然离开了纣王,开始云游江湖。

姜子牙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他满腹才华、渴望为国效力,但苦于始终没有找到一位明君。他不会为了所谓的权力渴望而随意找一位主公侍奉,他一直在等,等自己的有缘人。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国800年,为何不多背几步? - 天天要闻

姜子牙这一等就是几十年。他从青丝等到白发,从年少轻狂等到两鬓斑白。幸运的,老天终于让他等到了自己心中理想的贤明君主。那个流传千古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歇后语,便是来源于他与周文王相遇的故事。

据说,姜子牙每天都去渭水之滨垂钓,但他的鱼钩上没有放鱼饵。如“醉翁之意不在酒”一般,姜太公垂钓的目的也不是鱼儿。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国800年,为何不多背几步? - 天天要闻

两人相遇前夕,周文王请人占卜了一卦。卦象上说他这次出门打猎,猎物将是可以帮助姬昌成就千秋霸业的大臣。

姬昌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内心充满期待。果不其然。当姬昌走到渭水之滨的时候,他看到了这位坐在河边垂钓的老人。

姬昌上前与老者沟通,竟发现其思想有经天纬地之才。而姜子牙也在与姬昌的沟通中确定了,此人便是自己一直想要寻求的贤主。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国800年,为何不多背几步? - 天天要闻

为了检测姬昌的诚心,姜子牙提出了一个要求。若姬昌能把自己背上车,那自己便尽心竭力协助他。姬昌爱才心切,当即将辕轭套在了自己的背上,蹲下让姜子牙上车。

姬昌先是向西走了300步,发现自己走错后又往东走了500步。此时,姬昌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姜子牙便让他放自己下来。如此,周文王姬昌一共背着姜子牙走了800步。那时,姬昌并不知道,他犯下的错,冥冥中自有因果。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国800年,为何不多背几步? - 天天要闻

那命定的错

姬昌放下姜子牙后,姜子牙对他说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语。姜子牙说:“你背着我走了800步,我定能保佑你周国存续800年。”姬昌听完此话心中一惊。

姜子牙随着姬昌来到周国之后,周国的政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姜子牙与姬昌商讨灭纣王的合适时机,还经常建言献策,帮助姬昌整顿吏治、打点外交、改进爱民政策、指点训练兵马。在姜子牙的尽心协助之下,周国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国800年,为何不多背几步? - 天天要闻

姬昌去世后,他的儿子姬发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而长寿老者姜子牙,继续留在姬发身边辅佐。后来,姬发在姜子牙的建议下出兵伐纣,史称“牧野之战”。经此一战,商朝灭亡,西周得以建立。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从西周建国至东周灭亡,周朝确确实实存续了790年。这790年与800年之间,误差仅有10年。

当年姬昌走错了方向,其实也预示了周朝会从西周分裂为东周的命运。只不过,自从东周开始,周朝便逐渐没落了。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国800年,为何不多背几步? - 天天要闻

小结:

姜子牙之所以会被后人神化,一是因为他的才华和智慧远超常人,一是因为他的寿命极长。姜子牙活到了139岁高龄,这在当时的时代就是一个奇迹。而姜子牙脑中丰富又涉猎广泛的治国理论,更是让人感慨他仙人一般的治世角度。

这位功绩卓著的老寿星,至今仍是个传奇人物。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哈工大讣告:王魁业不幸逝世 - 天天要闻

哈工大讣告:王魁业不幸逝世

哈尔滨工业大学近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副校长王魁业同志于2025年5月8日4时8分在哈尔滨不幸逝世,享年92岁。
淮阳这祖孙俩人都曾在唐朝做过吏部尚书的高官 - 天天要闻

淮阳这祖孙俩人都曾在唐朝做过吏部尚书的高官

淮阳,又称陈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代诸多名人贤达、王侯将相或曾来淮阳为官,或曾来淮阳游历,或永远驻留在淮阳,而淮阳本地亦不乏出类拔萃之人,比如陈姓始祖陈胡公,官至太师的符彦卿,清朝武榜眼崔联奎等,而今天笔者要为大家讲述的是唐朝时期祖孙两
母亲节的来历 - 天天要闻

母亲节的来历

母亲 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在一月八日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瑞亚(英文:Rhea、Cybele,希腊文:Ρέα,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 耳、赫拉和赫斯提亚的母亲,故称众神之母)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
为发期刊,高校学者偷贩涉密敏感数据!国安部披露间谍案细节 - 天天要闻

为发期刊,高校学者偷贩涉密敏感数据!国安部披露间谍案细节

近年来,部分境外机构和个人为攫取利益,对我经济、民生、科技等重要领域实施情报窃密活动,严重危害我国家安全。与此同时,部分境内人员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淡薄,为达到个人目的,违规将相关数据传输至境外,相关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境内某高校学者李某主动联络境外某非政府组织,以内部数据为筹码,意图换取在国外知名...
西施谜踪:浣纱女的血色传奇与千年猜想 - 天天要闻

西施谜踪:浣纱女的血色传奇与千年猜想

公元前473年的太湖水面上,暮色如血浸染云霭。一艘乌篷船劈开粼粼波光,船头立着个白衣女子,三千青丝在风中翻涌如浪。她回望渐渐模糊的姑苏城轮廓,耳畔似又响起吴王夫差临终前的怒吼。这位被后世称为“沉鱼”的美人,此刻正走向一个被历史迷雾笼罩的终章
秦 能够统一六国,得益于四位君王 - 天天要闻

秦 能够统一六国,得益于四位君王

秦朝统一六国,很多人记得的只有秦始皇、秦二世,实际上秦还有秦三世,秦始皇叫嬴政,秦二世叫嬴胡亥,秦三世叫嬴子婴。嬴子婴其实还是一个相当有能力的人,秦二世胡亥登基后,欲杀蒙恬兄弟,子婴加以劝阻,认为诛杀忠良会使大臣不信任,战士涣散斗志,但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