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隐姓埋名研制核潜艇,30年未曾回乡,亲自深潜成世界先例

2022年09月11日21:31:23 历史 1618

1987年,黄旭华给母亲邮寄了一本《文汇月刊》的杂志,里面一篇文章提到了一位设计核潜艇的黄总设计师,母亲看了激动万分,马上把儿孙们都叫了过来,郑重地说道:“三哥的事大家要理解,要谅解。”

黄旭华:隐姓埋名研制核潜艇,30年未曾回乡,亲自深潜成世界先例 - 天天要闻

当时,由于保密工作的需要,这篇文章并没有提及“黄总设计师”的姓名。不过,细心的老人还是从“他的妻子李世英”这几个字得到了答案,她坚信这个“黄总设计师”就是她的三儿子黄旭华。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老人才知道30年未见面,几乎与家人断绝联系的三儿子黄旭华,其实是在为国家造核潜艇。

我们小时候都曾有自己的梦想,长大后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教书育人的教师、保家卫国的军人、推动人类进步的科学家,然而,在很多情况下,随着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梦想。比如,鲁迅原来学的是医学,但是当他发现单靠医治身体上的疾病无法救中国时,他选择弃医从文,拿起笔为了唤醒沉睡的中国人而战斗。

今天给大家讲述的主人公叫黄旭华,他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为了造出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他隐姓埋名30年不回家,再见母亲已是93岁高龄,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黄旭华:隐姓埋名研制核潜艇,30年未曾回乡,亲自深潜成世界先例 - 天天要闻

黄旭华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先后担任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主持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我国自行研制核潜艇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黄旭华带领团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路攻克种种技术难关,突破了核潜艇最关键、最重大的七项技术,让茫茫海疆有了中国的“钢铁蛟龙”。

黄旭华从很小的时候就显现出了与他人不一样的意志力和志向,他不仅成绩优秀,善于思考,还总是心怀梦想,本来应该与他的祖辈一样学习医学,救死扶伤,但在抗日期间他的所见所闻,让他改变了主意。

黄旭华立志要参与到战争前沿,就算不参军也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出强大的武器,让别人不敢来犯。黄旭华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他曾用木板制作了玩具飞机,可以在空中飞好一阵,也尝试过用木板制作船,然后在船底掏一个洞,想要点燃木炭给木船提供动力,虽然这次试验失败了,但一颗种子已经在黄旭华的心中种下。

黄旭华:隐姓埋名研制核潜艇,30年未曾回乡,亲自深潜成世界先例 - 天天要闻

1945年,黄旭华成功地考入国立交通大学造船专业,从那以后黄旭华在科学技术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他由于成绩优秀表现良好,先后被派到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以及苏联援助中国船舶的制造工作中去。

20世纪 50年代后期,面对当时核垄断大国的核威慑,国家决定组织力量自主研制核潜艇,黄旭华被调往北京,参加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论证与设计。执行任务前,黄旭华于1957年元旦回老家探亲,63岁的母亲再三嘱咐:“工作稳定了,要常回家看看。”这一别竟是 30年。

在“默默无闻”的30年时间里,黄旭华带领科研人员设计出了比常规流线型潜艇水下阻力更小的水滴形潜艇,同时也解决了核潜艇的操纵性问题。我们知道核打击能力根据载具不同可以分为陆基、海基和空基,而核潜艇就是海基核弹的发射载具,一个国家具备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至关重要。所以,核潜艇又叫战略核潜艇,由于其具有极佳的隐蔽性和突然从海上发起攻击的能力,备受大国重视。随着美国率先研发出核潜艇,苏联、英国和法国也都跟进,海底下的暗战早已拉开序幕。

黄旭华:隐姓埋名研制核潜艇,30年未曾回乡,亲自深潜成世界先例 - 天天要闻

可是核潜艇究竟是什么样的?黄旭华和战友们研究如此重大的武器工程,手里能够作为资料来源的却只有几张模糊的照片和一艘美国买来的儿童航模玩具。当时中国虽然有了核反应堆,但这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如何把山体一般大的核反应堆缩小,变成动力中枢,放到体长仅100多米的核潜艇上。

当时条件还很落后,但不管如何,哪怕用金山银山堆出来,也要造出核潜艇。但是,核潜艇研制步履维艰,除了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能力落后这一历史难题外,黄旭华他们面临着更多实际困难,没有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专业技术知识,没有技术参考资料。最后黄旭华团队靠着美国生产的核潜艇玩具启发思维,计算推理核潜艇的形状、布局,当时没有计算机,黄旭华和同事只能用算盘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送走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黄旭华至今还珍藏着一把北京生产的“前进”牌算盘,这把算盘曾经伴随着黄旭华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我国一代艇的许多关键数据都是出自于这把算盘,越是复杂的尖端工程,越是要利用成熟的技术加以综合集成提高,特别是总体研究设计,更要在综合运用上做文章、下功夫。

黄旭华:隐姓埋名研制核潜艇,30年未曾回乡,亲自深潜成世界先例 - 天天要闻

另外,经过反复计算、分析、研究,通过不断调整核潜艇内设备布局,黄旭华和科研人员还解决了65吨大陀螺的问题,不仅为核潜艇节省了空间,而且核潜艇的摇摆角,纵倾角、偏航角、升沉都接近于零。在黄旭华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从1970年到1981年,我国陆续实现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交付海军使用,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这样一来,我国就成为了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初,核潜艇进行最后的深潜试验。而在此之前,美苏的核潜艇因深潜试验而发生过重大事故。作为核潜艇的总设计师,黄旭华决然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他也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位亲自下水深潜实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

1988年春,黄旭华趁核潜艇南海深潜试验之机,携妻顺道看望老母。行前,黄旭华给母亲寄上一本《上海文汇月刊》杂志,母亲戴着老花镜,反复阅读上面的一篇文章《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这篇2万多字的报告文学,详细地记载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

黄旭华:隐姓埋名研制核潜艇,30年未曾回乡,亲自深潜成世界先例 - 天天要闻

母亲将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终于知道被兄弟姐妹们误解为忘记养育自己亲生父母的不孝儿子,原来是在为国家做这件事情。母亲将其他子女们都找过来,讲了一句话:“三哥的事情,大家要理解。”母亲的话传来,黄旭华哭了。

“俗话说忠孝难两全,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三十多年来,黄旭华对母亲,对这个家,对家乡的情感包袱就在听到母亲说出“要谅解”这三个字时,放下了。当黄旭华的心一次次因思念而倍受煎熬时,当黄旭华一次次为不能守在父母身边尽孝而抱憾时,他都用这句话来支撑自己。

不过,黄旭华从来没有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后悔,他说:“我的一生是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的,我对我的选择无怨无悔!”“祖国需要我一次把热血流光,我就一次流光;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地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血!”

黄旭华骨子里这种爱国主义的立场,以及为了祖国奋不顾身的精神,正是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灌输给他的。自古以来,忠孝难两全。黄旭华只能对母亲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您最大的孝。后来,随着保密期限已到,黄旭华的事迹被披露了出来,人们这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岁月静好,是由无数的无名英雄守护着。

黄旭华:隐姓埋名研制核潜艇,30年未曾回乡,亲自深潜成世界先例 - 天天要闻

如今,已经98岁的黄旭华,仍在为国家做出贡献,他把各级各类的奖金,大约2000万,全乎捐献出来,用于国家科研、教育、科普。为了让更多的中国家庭能够安享幸福,黄旭华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最宝贵的30年里,牺牲了自己,这是怎样一种家国情怀。

黄旭华:隐姓埋名研制核潜艇,30年未曾回乡,亲自深潜成世界先例 - 天天要闻

人生如同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时还无法读懂,当我们读懂它时,它已悄然远走。这首诗就是青春。正是有黄旭华这样的中国脊梁,默默奉献青春,我们的国才能在列强环伺,风云变幻,战争密布的时代飞速崛起。我们无数国人,才能享受来之不易的和平。

时代处处都有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宝贵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黄旭华逐梦潜航,真正的国士无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赖清德称台湾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样”,国台办:背叛民族,令人不齿 - 天天要闻

赖清德称台湾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样”,国台办:背叛民族,令人不齿

5月14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陈斌华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陈斌华资料图记者提问:赖清德日前在台南参加八田与一纪念会时称,台湾与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样,是像家人一样。岛内舆论抨击其对日本殖民时期屠戮台湾民众的惨痛过去选择性失忆。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今年是日本侵占台湾130周年,...
辽金时代博物馆揭开千年古城黄龙府神秘面纱 - 天天要闻

辽金时代博物馆揭开千年古城黄龙府神秘面纱

在吉林省农安县前岗乡辽金时代文化园(以下简称文化园)内,吉林印记辽金时代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静静伫立。博物馆以文物搜集、整理、保护和展览为主线,依托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深厚人文历史,融合青铜文化、辽金文化与民俗文化,自2012年开馆以来,持续为游客揭开千年古城黄龙府的神秘面纱,展现其悠久历史与灿烂文...
我国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复兴 - 天天要闻

我国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复兴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5000年历史积淀出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来的文明。在数千年文明积淀中,也有些民间游戏代代相传,包括一些博彩的游戏。其中有斗鸡、斗狗、走马、斗蟋蟀、斗鹌鹑等比较流行,而且产生了许多相关的成语、
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王敦为何“清君侧”起兵? - 天天要闻

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王敦为何“清君侧”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处仲,出生于公元 266 年,琅琊临沂(今山东费县)人 ,是东晋时期极为重要的大臣与丞相,同时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导的堂兄。他出身于顶级士族琅琊王氏,这个家族在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中拥有着极高的地位
赖清德粉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国台办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齿 - 天天要闻

赖清德粉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国台办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齿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14日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主持本次新闻发布会。环球网记者:赖清德日前在台南参加八田与一纪念会时称,台湾与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样,是像家人一样。岛内舆论抨击其对日本殖民时期屠戮台湾民众的惨痛过去选择
八路军被日军囚于木笼,解手睡觉都在笼里,战士传奇越狱 - 天天要闻

八路军被日军囚于木笼,解手睡觉都在笼里,战士传奇越狱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六六鳞编辑|六六鳞前言1942年2月的一个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军战俘营内,一名被囚禁在不足两平方米木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