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继续捧起《大秦帝国》,看到屈原动兵在秦楚边界丹水谷地(秦武关东南)败秦,此战没有详细描述对战细节,直接写了战争结局:楚国二十三万大军死约十万,其中楚国当时最有实力的八万核心兵力全部阵亡,主将剖腹自尽。秦军十余万大军死约六万。
在楚国埋葬祭奠阵亡将士时,屈原身穿麻衣,将酒洒在祭台前,悲从中来,不禁放声大哭。楚军人人饮泣,哭声弥漫河谷原野。屈原在遍野哭声中登上祭台,激越吟唱——
我有忠烈兮千古国殇
猛士身死兮不得回故乡
云梦渔舟兮一别去
浴血沙场兮云飞扬
挥吴钩兮夺秦弓
血染甲兮大旗红
身首离兮天地惊
怀故国兮志坚诚
心高洁兮不可凌
子魂魄兮为鬼雄
出不入兮往不返
平原忽兮路超远
猛士去兮栋梁折
国殇沉沉兮何以堪……
看完这段,我忍不住合上了书本。对着书皮上醒目的四个大字“大秦帝国”惘然沉思。
十几万人,一战即死!一战,又岂是仅仅死了十几万军人,其背后,“死”了几万、十几万个家庭。父母没了儿子,妻子没了丈夫,孩子没了父亲。真的太让人心悸、心绞、心疼。
而历史上,又有多少个或低于或出于这样规模的一战!唉!历史,战争,实在太恐怖了......
几分钟后大脑才从沉思中清醒过来。
起身看向窗外,皓月当空,楼宇通明,小区里孩子们的追逐嬉笑声仍在飘荡。
明天中秋节。
对比战争年代,现在的和平时光是多么的珍贵。中秋节假期即将到来,家里已经做好了阖家团圆的各种准备。对平常人家来说,中秋节是和其它节假日类似的平常节日。但对那些特殊的人家,尤其是刚刚经历了变故,或人祸或天灾,亲人骤然离去的家庭,中秋节,又是何种特殊的让人难过的日子。
想起纳兰性德的那首词: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这首词,摘抄到这里时,我反复重读了好几遍,越读越感到悲凉。想到近年新冠疫情,想到近期世界一些国家战争,想到近日四川地震,想到平日新闻里各种事故......
有多少人意外失去了亲人爱人,有多少家庭中秋之夜月圆人不再圆。
我把这首词的释文整理后放到下面,供自己和大家更细致的品味。
琵琶仙·中秋
清代.纳兰性德
在苍茫的夜色中,抬头仰望天空,中秋月圆,景色何其美好。然而却触景生情,心中悲凉。日月轮回不断,春花秋月年年,而这些却只会徒增烦恼。
不知哪里吹来的秋风,带来一阵芬芳。月亮的清辉笼罩了周围寂寞的空气,如同冰雪一样寒冷。而寒冷的,不是清辉,却是那颗受伤的心。
回想往昔,曾经花前月下,一同欣赏良宵美景。如今,物是人非,怎忍心再看这如同旧时的明月。
明月下,芳丛里,与心爱的人嬉戏,游玩,梧桐叶缓缓飘落,纵情的欢笑声,亲昵的嘶闹声,在一片月色下朗朗可闻。
然而,光阴荏苒,小扇轻摇又摇走了几番寒暑,去者不可追,如今夜半独立,百感丛生。明月还是当时的明月,清辉未减分毫。中秋月圆如镜,本是亲人欢聚之时,然,心中却荒凉如大漠,即是吹裂了紫玉萧,也难解心中这份思念愁绪。
(完)
PS: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记住那些离去的人,珍惜身边还在的人。今年中秋,无论人圆人缺,衷心祝愿你:节日快乐!
邵儿
农历2022年8月14日
—————————
作者:邵泽烟,儿童教育互联网创业者,青中年情感生活自由作家。文章右上角关注我。或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邵儿(ID:helloshao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