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第一次到济南,留下三通御碑,之后再也不入济南,为什么?

2022年08月20日16:31:10 历史 1988

270年前,乾隆来了一次大明湖,然后御封“天下第一泉”,你以为乾隆喜欢济南了,其实不然!

泉城济南与乾隆皇帝的渊源还是颇深的,其一,趵突泉是乾隆爷御封的天下第一泉;其二,当年热播的《还珠格格》中夏雨荷与乾隆的爱情故事,让很多人念念不忘。

乾隆第一次到济南,留下三通御碑,之后再也不入济南,为什么? - 天天要闻

看到这些,于是很多网友会说,原来乾隆喜欢济南,原来乾隆喜欢趵突泉里的水啊,怪不得他经常下江南,那么乾隆一定也多次来过济南吧?!

这样的说法,老靳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如果说乾隆爷喜欢济南,史书中提到的,他仅有一次到济南,反而是九次过济南而不入,实际上他有点恨济南!如果说他不喜欢济南,他却对趵突泉情有独钟,那怕后来在他的诗作中,御笔也多次提到济南的人或地儿。

乾隆第一次到济南,留下三通御碑,之后再也不入济南,为什么? - 天天要闻

那么,乾隆仅有一次游济南,留下了哪些足迹呢?他又为什么“九过济南,而不入城”呢?

小贴士:网上的文章有时候是不能看的,比如有人说乾隆多次到过济南,这真是瞎编。

乾隆游济南

史书上记载的乾隆爷游济南,是登基后第一次来山东,也是唯一的一次游济南,但这唯一的一次成了他后半生最痛苦的回忆。

乾隆第一次到济南,留下三通御碑,之后再也不入济南,为什么? - 天天要闻

乾隆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748年,乾隆爷带着他最爱的女人孝贤皇后(富察氏)来到了山东,一路上是歌舞升平,欢歌笑语,在“祭孔庙,拜少昊,登泰山”之后,必然就到了济南府。在此期间,乾隆爷先后到过趵突泉、千佛山、舜庙、大明湖,并留下了不少文字,对济南是山水和风物也是大肆赞誉。

乾隆第一次到济南,留下三通御碑,之后再也不入济南,为什么? - 天天要闻

趵突泉,乾隆爷到济南之后,必然会游趵突泉的,第一站就去看了被先皇(康熙)题碑的趵突泉,当看到趵突泉三股水咕嘟咕嘟欢腾的奇异景观之后,又思先皇康熙的御笔“激湍”二字,于是写下了五言律诗《趵突泉恭依皇祖御题诗韵》

穹碑瞻圣藻,古寺驻春旗。

即景清明日,湔裙大小玑。

波心翻雪练,石齿漾苔衣。

对此蠲尘虑,从添逸兴飞。

乾隆看了一次趵突泉还不行,在游过千佛山、舜庙之后,再次来到了趵突泉,这次他做了一件好事,为民祈雨,同时又写了一首诗《再题趵突泉》。

乾隆第一次到济南,留下三通御碑,之后再也不入济南,为什么? - 天天要闻


济南城南古观里,别开仙境非尘市。

致我清跸两度临,却为突泉三窦美。

喷珠屑玉各澜翻,孕鲁育齐相鼎峙。

汇为圆池才数亩,放泺达江从此始。

……

拟唤天龙醒痴眠,今宵一洒功德水。

这首诗就刻在了康熙御笔的“激湍”背面,于是国内罕见的双御碑成了趵突泉公园里的国宝,现在原碑在娥英祠前,复刻的在趵突泉泉池东南角。

千佛山,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也是始于隋唐时期的佛教圣地,乾隆爷当然不会错过千佛山的美景,于是也到千佛山逛了逛,顺便到舜祠祭拜一下华夏始祖。千佛山的美景让乾隆皇帝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千佛山极目有作》:

乾隆第一次到济南,留下三通御碑,之后再也不入济南,为什么? - 天天要闻

分干自岱宗,冈峦雄且秀。

历城作南屏,洪荒判早就。

偶来恣揽结,望远欣所遘。

驻辇傍云关,步屧跻萝岫。

初无五丁斧,石佛谁所镂。

拈花或龈笑,悲物或眉皱。

……

诗中对济南和千佛山大肆赞誉,不吝赞美之词,这首诗也题在了石碑上,现立于兴国禅寺大门处,云径禅关的对面。

乾隆第一次到济南,留下三通御碑,之后再也不入济南,为什么? - 天天要闻

大明湖,夏雨荷的故事虽然传的沸沸扬扬,但这是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中的乾隆爷可是带着他的皇后游的济南,夏雨荷估计是子虚乌有的杜撰。夏雨荷虽然不一定有,但乾隆游大明湖是真的,而且也是留下了不少诗篇,甚至在离开济南之后,其诗篇中也有提及。

乾隆第一次到济南,留下三通御碑,之后再也不入济南,为什么? - 天天要闻

在大明湖的湖心历下亭中,有一乾隆的御碑《暮春游历下亭》诗。

芳洲城郭里,亭榭画图间。杜句已称古,春游偶趁闲。渔歌隔浦远,桥影卧波弯。一棹蓬瀛到,仙风那引还。天光澄上下,诗意寄烟波。濯戟银鳞直,连拳玉鹭多。浮图森古甓,远岫滴新螺。万顷碧漪外,轻帆瞥眼过。朱栏横绿渚,倒影漾澄泓。烟柳万千树,春禽三两声。从来称历下,到此适清明。流水落花意,维摩句有情。

其实,乾隆关于大明湖的诗作还有《题鹊华桥》《登汇波亭》等,可见乾隆对大明湖的喜爱之情。

乾隆第一次到济南,留下三通御碑,之后再也不入济南,为什么? - 天天要闻


乾隆又爱又恨的济南

乾隆是带着孝贤皇后(富察氏)来济南的,济南的美景虽然让他喜爱,但不巧的是皇后感染了风寒,病了。这一病还挺厉害,以至于在归途中不幸病逝。乾隆爷可是悲痛欲绝,这下子济南成了他的伤心之地。

乾隆这一去,再也不愿听到、看到济南,因为孝贤皇后是他最深爱的女人,其后多次路过济南,怎么也不入城,于是在乾隆30年留下了《四依皇祖南巡过济南韵》。

四度济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春三月昔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

排遣闲情历村墅,殷勤正务祝宁盈。

明朝便近方山驻,秀色遥看云表横。


乾隆第一次到济南,留下三通御碑,之后再也不入济南,为什么? - 天天要闻

四次过济南而不入还不算完,其后前后九次不入济南城,可见乾隆皇帝对于济南这个伤心地是如何的抵触。九次之后,他又写了《九依皇祖过济南韵》。

即今九过济南城,奎韵十全太熟生。

历下逝仙恨岂忘(去声),八旬偕老意难平。

更怜未得元孙见,那免回思诸虑盈。

自笑尘缘排未尽,倩他遮莫远云横。

泉城济南与乾隆实实在在渊源颇深,而且字里行间也可见乾隆对于济南的山水之赞誉,但他对孝贤皇后的用情至深,让他不敢入城,我们总是说乾隆的风流韵事,岂知他才是世上最深情的男人,因为一场病故,再也不到济南府,那怕从城外过,一去就是一生。

乾隆唯一的一次游济南,不仅赦封了“天下第一泉”,还留下了三通御碑分别屹立于趵突泉、千佛山和大明湖,如果到了这几个景点,千万要看看这个最重情的男人留下的笔迹。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闻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蒋志格 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寻崩,葬祭如亲王礼。免襄王亲来朝贺。 按《明大政纪》:天顺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诰谕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归西宫。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吴氏复为宣庙贤妃,废皇后汪氏复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 天天要闻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5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现场看到,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门口还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铭记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客在雨中排起长队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入口处,有市民携带电影《731》海报进行自发宣传。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