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2022年07月14日22:12:03 历史 1879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文|简史说

编辑|简史说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贪官和珅的故事脍炙人口,作为当事人的嘉庆是怎么看的?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和珅死后第15年,史官把编好的《和珅列传》呈给嘉庆,为了讨好皇上,传记里写满了和珅所做的坏事。

没想到嘉庆大发雷霆:“和珅并非一无是处。”

和珅“清朝第一贪官”的名头人尽皆知,却鲜有人知道和珅的能力有多厉害,连恨他入骨的嘉庆帝都愿意为其正名。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01

和珅加官进爵的速度,快得令人发指。

对于普通人来说,几年能升一次官都会沾沾自喜,和珅每年晋升两三次却是常事。短短十来年,大大小小的官,和珅当了几十个,其中有一小半还是部门首脑。

和珅的晋升之路为什么如此之快?

清朝野史大观》中记录了一种有趣的说法:和珅得宠,全凭他的长相。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20岁的乾隆还是太子,还叫弘历

某天,弘历在皇宫偶然看到父亲雍正的一位妃子,这位妃子娇艳如花,端坐在镜子面前梳妆打扮。

似乎是跟宫女说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妃子巧笑嫣然,弘历被这楚楚动人的一幕迷了心窍,不由自主地想上前调戏一下

弘历偷偷用手捂住她的双眼,妃子以为是宫女跟她开玩笑,抓起梳子向背后扔了过去,弘历为了躲避只能松开双手。

妃子这才看见,刚才是太子捂着她的眼睛,这可是未来的万岁爷,谁见了不想巴结一番?于是,妃子和弘历两人嬉闹了起来。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弘历的母亲钮祜禄氏,也就是《甄嬛传》中的甄嬛,刚好路过,看见了这大逆不道的场景。她担心宫女太监们把这件事传出去。

如果传到雍正那里,弘历的太子之位怕是保不住了。

于是,钮祜禄氏以调戏太子为由,赐给这位妃子三尺白绫,命她自尽。

弘历得知妃子已死,感到有愧于心,他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她。

于是咬破手指,在妃子脖子上点了个血印,对着遗体伤心地说:“我们二十年后再相聚。”

关于这位妃子的身份,有两种说法。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有人认为是年贵妃,不过弘历的母亲当年只是初封的贵妃,没资格赐死地位比她高的年贵妃。

所以,另一种猜想——这位妃子是马佳氏,这种说法可能性比较大。

多年以后,成为粘杆处侍卫的和珅进宫护驾,这是乾隆皇帝与和珅的初次相遇。

乾隆看见和珅的第一眼,觉得他跟多年前冤死的那位妃子长得很像,对着和珅痴痴地叫了三声妃子的名字。

和珅怎么敢有所回应,只能一动不动地僵站着。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乾隆越看越觉得和珅跟那位妃子长得像,便问了和珅的生辰,果真如他所想,和珅出生的年份与妃子上吊自杀的时间相吻合。

乾隆又拉开和珅的衣领,一块血色的胎记赫然在目,位置与当初乾隆在妃子脖子上点的血印完全一致。

两相结合,乾隆坚信:和珅是那位妃子转世投胎。为了弥补当年把她害死的过错,乾隆对和珅关照颇深,和珅有这么壮的大树,仕途自然一路坦途。

从名落孙山到位极人臣,和珅只用了十来年。为官二十余载,和珅权倾朝野,很少有人能与之抗衡。直到乾隆驾崩,和珅失去了靠山,嘉庆皇帝才能把他赐死。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无巧不成书,嘉庆原打算将和珅凌迟,经刘墉等人劝阻,改赐和珅在家中用白绫自尽,竟与当年的妃子一般无二。

《清朝野史大观》并非官方文献,书中内容多为野史,可靠程度仁者见仁。不过,如此巧合、神奇的事,杜撰的可能性或许会大一些。

皇帝怎么会护着一个草包一手遮天?和珅能坐到自己的位置,靠的是真才实学。

02

和珅家在清朝属于中等家庭。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他出生于一个满洲家庭,父亲常保是福建副都统,类似集团军副军长,母亲是河道总督,类似水利委员会主任。

和珅家是钮钴禄氏,这个家族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并且盛产皇后。

按理说,出身贵族、家世显赫,要飞黄腾达应该比普通人容易很多,可和珅早年的经历却相当坎坷。

和珅的母亲、父亲分别在他3岁、9岁时去世,还好一位家丁出手保护,和珅与弟弟和琳才能继续待在这个家里。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这位家丁就是电视剧里的刘全,不过与电视剧不同,刘全实际上要比和珅大十来岁。和珅后来把后妈们逐出家门,任命刘全为管家。

没多久,和珅考入官学,这是一所专门培养国家干部的贵族学校,所以不用交学费。

和珅是贵族,但只是旁支,父母双亡,弟弟年龄尚小,自己的上学,兄弟俩的生活就成了问题。

和珅不得不到处借钱,这段时间,和珅尝尽人情冷暖,也感受到了人走茶凉。

和珅找亲舅舅借钱,对方却闭门不见,他不得不变卖家产才能勉强保证兄弟俩活下去。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艰苦的生活让和珅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他天赋异禀,在学校期间学习努力,很快变得博闻强识。

和珅熟练掌握四书五经,精通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天下没有白读的书,和珅日后发迹,多亏了他这几年获得的真才实学。

03

和珅读官学时成绩优秀,是学校的名人,他在这儿还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位贵人——英廉

英廉大有来头,是清朝九位封疆大吏之一,放在今天至少也是位省领导。英廉位高权重,但是家里人丁单薄。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儿子儿媳生下女儿冯霁雯后,双双殒命,唯一一位至亲冯霁雯就成了英廉的心肝宝贝。

古人结婚普遍比较早,英廉在孙女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物色孙女婿的人选。对于孙女婿,他有两个要求:学识渊博、相貌出众。

这样的年轻人在哪呢?官学。

于是英廉有事没事就到官学逛逛,没去几次就注意到了和珅。和珅饱读诗书,又玉树临风,英廉把他当成了孙女婿的不二人选。

英廉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才貌双全的和珅盼到18岁,如愿以偿地把孙女嫁给了他。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冯霁雯出身豪门,却没有丝毫富家千金的架子,反而温婉如玉。

结婚后两人相敬如宾,冯霁雯在家相夫教子,对丈夫关怀备至,和珅怜香惜玉,对妻子敬爱有加。

两人的夫妻生活,到冯霁雯47岁时戛然而止。那年,和珅的小儿子夭折,冯霁雯因丧子之痛一病不起。

和珅当时已经大权在握,整日忙于国家大事和贪赃枉法。冯霁雯生病,他告假半个月,专门留在家中照顾妻子。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还先后举办了两次祭祀活动,祈求神仙和祖宗保妻子平安。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妻子去世,和珅心如刀割,为心爱之人写下六首悼亡诗。

其中一句“今日我哭伊,他年谁送我”,似乎是和珅对自己凄惨结局的预言。

04

和珅十九岁参加科举,古代书生学子很少一次就中举的。饶是以和珅的才学,第一次也榜上无名。

不过和珅已经有了英廉这个靠山,由这位爷爷举荐,和珅当了个小官儿,并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爵位。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入朝前三年,和珅是默默无闻的,这三年他先后做了文生员和侍卫,他气宇轩昂又会功夫,被选为乾隆的御前侍卫。

和珅一飞冲天的当官之路,就是在他当侍卫期间开始的。

某次乾隆皇帝外出巡游,太监急匆匆地送来一份云南的奏章,内容大概是当地一个罪犯从牢里逃走了。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乾隆看完奏章,引用了《论语》里的一句话: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孰之过与?”

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和玉器在盒子里毁坏,是谁的过错呢?

跟着乾隆出门的这群人,不是侍卫就是太监,基本没什么学问,听不懂皇上在说什么,只能面面相觑。和珅不一样,他可是个文武全才。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和珅听懂了皇帝的意思,也用《论语》中的话回答:

“回万岁,言在柙而已,事在椟而毁,典守者不得辞其过。”

意思是负责看守的人必须对这样的错误负责。

乾隆只是随口抱怨,压根儿没想从身边这群人身上得到回应。和珅突如其来的回答让乾隆眼前一亮:哟,侍卫里还有这种人才?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乾隆统治期间重用满族人,在这种任人唯满的环境下,对于和珅来说,他能力足够,只差机遇。

这次陪皇帝出游,和珅成功凭着真才实学抓住机会,借这件小事进入皇帝视野,平步青云。

05

和珅为官多年,清朝赤身裸体满大街溜达的孩子,都知道他贪赃枉法。乾隆,堂堂皇帝,难道会被蒙在鼓里?

乾隆明知道和珅是个大贪官,为什么还要留着他?除了会溜须拍马、揣摩圣意,还有三个主要原因。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其一,和珅真的很能干。

乾隆曾多次当众夸奖和珅,说他治国理政的能力在文武百官中独占鳌头,“无人可比和爱卿”。

晚年更是盛赞和珅:精明又机灵,言行举止潇洒从容,遇到什么麻烦都可以沉着应对,不论大事小事,只要交代一声,和珅都能漂亮地办好,“实乃大清之栋梁”。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与和珅同时代的某位英国大使对和珅也是赞不绝口,他多次称赞和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

和珅死后,嘉庆发现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可以接下和珅的担子,悔不当初,可是为时已晚。

其二,把和珅当摇钱树。

和珅嗜钱如命,他贪钱,也很会挣钱。

他非常有经济头脑,凭借手中的权利,把贪污的钱投入各种行业,比如买地、买房、开当铺、挖煤矿。为了以钱生钱,和珅当年还干过跨国生意。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乾隆在位期间战争频繁,他本人也喜欢南巡,以及国家各种民生开支,这些都需要钱,国库那点儿钱怎么会够。

不够哪里来的?和珅的口袋里。

其三,为嘉庆铺路。

乾隆很清楚,他的儿子们都难堪大用,只能矬子里面挑大个,劣中取优,选了个爱民如子的嘉庆。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为了给儿子铺路,对于和珅疯狂敛财的行为,乾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等嘉庆接班,杀了和珅,既能补充国库,又可收买人心,一举两得。嘉庆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乾隆驾崩十五天后,嘉庆就列出20个罪名赐死和珅。

06

嘉庆那么迫不及待地杀死和珅,只是因为和珅贪污吗?或许不是,嘉庆容不下和珅,还要从乾隆说起。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康熙是乾隆的偶像,为了表示对爷爷的尊重,乾隆登基时许下了“当政不逾圣祖六十年”的诺言。

他当年可能没想过自己能活这么大岁数。

60年后,承诺的期限到了,人却活着。坐拥天下的滋味,谁尝了都不想放弃,可是话都说出去了,皇帝金口玉言,出尔反尔会被后人笑话,这下可怎么办?

估计乾隆内心很感谢刘邦当年发明了“太上皇”这个词,乾隆在和珅的建议下,干上了太上皇这份工作。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乾隆担任太上皇的4年里,嘉庆在龙椅上坐着,但是大臣们都把奏章交给下边站着的和珅,由和珅转交给乾隆。

国家大事都要经过和珅的手,群臣私下称他为“二皇帝”。

这让正儿八经的皇帝嘉庆情何以堪,搁谁能咽得下这口气!

和珅作为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难道不知道提前巴结嘉庆吗?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你以为和珅没试过?嘉庆刚当上太子的时候,和珅就给这位储君送过礼,可是后来都让嘉庆当证据了。

夹在新老皇帝中间,和珅只能选择站在乾隆那边。

因为嘉庆羽翼未丰,没有实权,如果和珅选择嘉庆,恐怕马上就会被乾隆干掉。立刻死和多活几年,大多数人都会选第二种吧?

因此,在乾隆坐上太上皇位置的那一刻,留给和珅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至于和珅贪了多少钱,则是众说纷纭。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有人说各种金银财宝、房屋田产,折合起来有十几亿两白银,查抄了和珅,等于国库凭空多了近20年的收入。

一下多了太多钱,把清朝都给搞通货膨胀了。

也有人认为和珅只贪了300万两,如果和珅真的像上边说的,贪的钱有国家20年参政收入那么多。

为什么自嘉庆杀死和珅后,剩下的21年执政生涯里,国库一直那么紧张呢?

不论数额是多少,和珅贪污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他为官几十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搜刮民脂民膏、祸乱朝纲。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可以说,他大半辈子都在努力贪污了。

所以,和珅的死是罪有应得。

07

和珅临死前,留下了这首绝命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想表达的大概是:我活了快五十年,像做梦一样,现在我该撒手人寰,告别滚滚红尘了,以后如果发生天灾,我只能化作一缕青烟,无能为力地看着,再也不能帮皇帝分忧了。

这是他为活下去做的最后努力,想靠这首诗讨好皇上,让嘉庆给他留一条活路。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种比较神奇的说法。

“水泛含龙”是一个传说,夏帝把龙的口水锁在盒子里,世代相传,没有人敢打开。传至西周周厉王想知道里边到底是什么,打开了盒子。

从盒子里爬出一只名叫“玄鼋”的生物,玄鼋钻到一个小女孩的身体里。

小女孩莫名其妙有了身孕,不久之后诞下一女,女孩名为褒姒——烽火戏诸侯里那个。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和珅借这个典故表达的是:他会在水灾之后转世投胎,变成褒姒那样的女人,诱惑皇上,让清朝灭亡。

1835年,黄河决堤,同年,慈禧出生。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08

和珅有才、有钱、有权,他是长相出众、能力突出。不过无论多优秀,都掩盖不了他贪赃枉法,危害百姓的事实。

我们可以学习他努力刻苦,疼爱家人。

更要谨记,贪婪的后果只有后悔,或许,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贪赃枉法家喻户晓,精明强干鲜为人知,清朝首贪和珅原来如此厉害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历史的尘埃——不简单的法显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不简单的法显

原创 南风无影 走过了河西走廊,再过沙海戈壁,我们进入西域地界,第一个西域小国: 鄯善,它还有个名字叫楼兰。为了不节外生枝,我丢掉了甲胄和兵器,顺便也找人把自己的头发剃了,实在是不习惯留这么长的头发,剪的非常短。等头发剃完,我和法显还有几个
历史的尘埃——兴衰有人定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兴衰有人定

吕敬荣 /文1公元前206年8月,刘邦开始返攻东方。第一个攻击对象便是雍王章邯,攻打章邯的过程在历史上算是一次非常著名的军事案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意为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史记·高祖本纪》中描述的很简单:“汉王用韩
贵州镇远:洪灾后 忙恢复 - 天天要闻

贵州镇远:洪灾后 忙恢复

6月28日晚至2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部分城区和乡镇出现洪涝灾害。当地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积极开展灾后清淤、排水、抢修等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活生产。6月30日,在贵州省镇远县城关五小共和校区,老师在清理校园。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6月30日,商户在贵州省镇远县城...
致命的三次失误 - 天天要闻

致命的三次失误

项羽的人生巅峰是在公元前206年,因为他就是在这一年分封诸侯。要知道,当时的项羽可是诸侯的盟主,而刘邦仅仅只是十八路诸侯的其中一位诸侯。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开天辟地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开天辟地

上海,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小楼静静矗立,乌漆木门、雕花门楣、朱红窗棂,芳华依旧。回望一百多年前,旧中国风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殚精竭虑,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拼版图片:左图为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右图为中共一大会址原址房间内部(中共一大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