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最后的一代军神:阵斩两位清朝王爷,还差点活捉吴三桂

2022年07月14日15:34:33 历史 1917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尽。随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军退出北京。清朝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但是明朝并没有灭亡。明朝宗室皇族在明朝大臣的拥护下,建立了南明朝廷。对清朝进行了负隅抵抗,又坚持了近二十年的反清复明斗争。

大明朝最后的一代军神:阵斩两位清朝王爷,还差点活捉吴三桂 - 天天要闻

李定国的影视形象

南明政权先后经历了弘光、隆武永历三个政权。期间出现了几次反清高潮,涌现出了一些效忠明朝、能征善战的将领。例如李自成部下,郝摇旗刘体纯李过、高一功。张献忠部下,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等。其中最有名的将领是晋王李定国,这位被明末大思想家黄宗羲评价为:“逮夫李定国桂林、衡阳之战,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

大明朝最后的一代军神:阵斩两位清朝王爷,还差点活捉吴三桂 - 天天要闻

明末大思想家黄宗羲

李自成和张献忠相继战死之后,他们的余部都归附了南明政权,和明朝共举抗清大旗。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张献忠的余部,坚持抗清的时间最久。张献忠和李自成都有养子,李自成的养子表现平平。但是张献忠的四个养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对清军进行了一次次重创。演绎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李定国(1621年—1662年),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民族英雄,陕西榆林(或作延安)人。 十岁被张献忠收为养子,十七岁率领2万余人攻占襄阳,二十四岁,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李定国因战功赫赫被封为安西将军。

01

两蹶名王

大明朝最后的一代军神:阵斩两位清朝王爷,还差点活捉吴三桂 - 天天要闻

永历帝影视形象

张献忠余部占领了云南和贵州,以此为根据地进行抗清斗争。这支队伍成为永历政权可以依仗的主力。孙可望占领贵州,李定国坚守云南,训练军队,发展生产。

公元1652年,清朝为了消灭云贵地区的抗清势力,命平西王吴三桂和定南王孔有德这两大汉奸,分两路合击,企图一举消灭。李定国出兵湖南,刘文秀攻打四川,孙可望留在根据地。

大明朝最后的一代军神:阵斩两位清朝王爷,还差点活捉吴三桂 - 天天要闻

洪承畴坐像

三月,李定国率步骑八万和五十头战象出征。沿途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李定国率军连克沅(湖南芷江)、靖(湖南靖县)、武岗诸州。孔有德从桂林分兵救援。李定国抢在援敌之前,从枫木岭渡江直取宝庆,消灭清军五千。

六月李定国分兵三路合攻桂林,左路军攻占全州之后,然后合兵一路直下桂林的门户严关,孔有德大败,自投无路,跑回桂林城,自尽而亡。李定国攻占桂林,随后占领广西全境。

李定国分兵留守桂林,自己又率军攻取湖南。李定国自七月出兵以来收复两个州,十六个郡,大致有三千里的土地重新回到南明政权手里

接连失去广西、湖南两地。清政府十分恼火。先后派出洪承畴和敬谨亲王尼堪,带领十五万精兵,来势汹汹地向长沙逼近。十一月十九日,尼堪进抵衡州,初战,两军势均力敌、不分胜负。二十四日,双方再战,李定国佯装败退,尼堪紧追不舍,追至演武亭,一声炮响,大西军伏兵四起,团团围住尼堪,李定国手举大刀,将尼堪一劈两半。

桂林和衡州的两次大捷,极大地鼓舞了抗清的勇气和斗志,李定国掀起了第二次抗清高潮。令清政府惶恐不安。

02

祸起萧墙,功败垂成

孙可望作为大西军的一把手,嫉妒李定国的战功,甚至想加害李定国。李定国为了顾全大局,一再忍让。李定国心胸宽广,爱惜部下,在大西军中有着极高的声望,大多数将领如刘文秀、白文选等支持李定国。最后双方火并,孙可望失去人心大败溃逃,前去投降了清朝洪承畴。

内讧之后,孙可望余部由于被李定国区别对待,心生不满。刘文秀也郁郁不得志而病死。使得大西军的势力大减,李定国独木难支。

孙可望投降洪承畴之后,献出了西南地区地图,还把大西军的军情一五一十地告诉洪承畴,让清军摸透了大西军的底细。

清军三路大军,企图收复云南和贵州地区 公元1658年二月,清廷决定分三路大军攻贵州:平西将军吴三桂同都统李国翰领北路军从四川进攻,征南将军卓布太领南路从广西进攻,靖寇将军罗托同大学士洪承畴领中路,从湖南进攻。

可惜,李定国忙于镇压叛乱,给了清军机会。吴三桂陷遵义,罗托克贵阳,卓布太占独山,构成对云南的严重威胁。九月,清廷增派信郡王多尼为三路统帅,进趋云南。李定国与清军交战,全军溃败。大西军损失惨重,已经无力回天,贵州和云南根据地已经难以坚守。

大明朝最后的一代军神:阵斩两位清朝王爷,还差点活捉吴三桂 - 天天要闻

磨盘山战役,险些生擒吴三桂。永历皇帝决定退出昆明,前往云南西部,必要时逃亡缅甸。1659年,为了掩护永历政权西逃,李定国策划了他人生最后一次惨烈的战役。吴三桂率军追到了永昌境内的磨盘山,磨盘山周围山高林密,道路只能通过单人单骑。

李定国决定在此设伏,只等着吴军进入伏击圈。当吴三桂一半军队前后进入伏击圈,遗憾的事情发生了,李定国军中出现了叛徒,卢桂生潜出告密。吴三桂大吃一惊,命令攻击,大西军只能应战。战况惨烈,大西军损失大半军队,清军也死伤一半。

由于李定国的掩护,永历帝一行人逃到了缅甸。后来,永历帝被缅甸扣留。李定国和白文选率军攻打缅甸,企图夺回永历帝。1661年,八月,吴三桂带兵大举攻入缅甸,缅杀害永历从官四十余人,十二月缅甸将永历帝交给吴三桂。

吴三桂命人用弓弦残忍地将永历帝勒死,吴三桂为了自己世镇云贵的美梦不惜得罪天下汉人。李定国得知永历皇帝的死讯,悲痛欲绝而死。

李定国对南明忠心耿耿,为了汉家江山与清军无数次交战,奈何势单力孤。虽然最后失败,但是他忠君爱国的事迹无疑是后世的楷模。像极了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在南京城破,将自己的好马让给幼天王,自己最后被湘军俘虏。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贵州镇远:洪灾后 忙恢复 - 天天要闻

贵州镇远:洪灾后 忙恢复

6月28日晚至2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部分城区和乡镇出现洪涝灾害。当地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积极开展灾后清淤、排水、抢修等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活生产。6月30日,在贵州省镇远县城关五小共和校区,老师在清理校园。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6月30日,商户在贵州省镇远县城...
致命的三次失误 - 天天要闻

致命的三次失误

项羽的人生巅峰是在公元前206年,因为他就是在这一年分封诸侯。要知道,当时的项羽可是诸侯的盟主,而刘邦仅仅只是十八路诸侯的其中一位诸侯。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开天辟地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开天辟地

上海,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小楼静静矗立,乌漆木门、雕花门楣、朱红窗棂,芳华依旧。回望一百多年前,旧中国风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殚精竭虑,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拼版图片:左图为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右图为中共一大会址原址房间内部(中共一大纪念...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宏茂 - 天天要闻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庆市开州区人,享年71岁。幼时读私塾,13岁时父亲因琐事纠纷被当地恶霸打死后家道中落。为了生计,他开始给人家放牛。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 天天要闻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在某乎上看到一个答案,说的是为什么多尔衮被后人捧得那么高?这答案给我看乐了!说多尔衮有一项功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做了一个伟大的实验。他以开国皇帝之实力,挫骨扬灰的悲惨结果,告诉了后世:带着孩子的盘不能接,别人的儿子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施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旧文《施平:一只理想主义的“土拨鼠”》(原载于2015年4月11日《文汇报》),以飨读者。百岁施平,摄于2010年9月。“我是一只土拨鼠。”施平在自传里这样写...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 天天要闻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一张老照片,珍贵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拍摄于1947年,拍摄地点在陕北小河村,这是毛主席与机要科人员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合影和罕见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此时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样蹲在地上,也没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并不影响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