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前干啥去了?商鞅变法:小富二代跳槽后名垂青史的故事

2022年07月13日21:25:03 历史 1456

一、

提到商鞅,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他在秦国变法。仿佛他的人生除了这件事就没有别的事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那么商鞅在去秦国前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说起来,商鞅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草根,他还是有点贵族血统在身上的,这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很平常的事,因为诸侯国多,那么贵族自然也就满地跑了。

商鞅变法前干啥去了?商鞅变法:小富二代跳槽后名垂青史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商鞅也是一个小贵族,他出身卫国。“商”并不是他的姓,只是他的氏而已。他在秦国建功立业后,受封于秦国的商于郡,因此被称呼为商鞅。

“姓”是为了确认同一个祖先,而“氏”则可以随着你的封地而改。

商鞅是周王室的一支血脉,所以他跟周天子一个姓,姓“姬”。他又出身卫国,所以在他人生的早期,我们可以叫他卫鞅

他还有一个称呼是“公孙鞅”,诸侯国国君称为“公”,所以国君的儿子可以称作“公子”,那么孙子就可以称作“公孙”了,由此可见,商鞅确实跟贵族沾点儿关系,是个妥妥的小富二代。

但是那个时候,像他这样的富二代太多了,虽然吃喝不愁,但要想让别人知道你是谁,总得干出点儿名堂吧。

所以,商鞅就离开了家乡卫国,他要出去闯荡世界。

二、

第一站,商鞅来到了魏国

这时候的魏国国力昌盛,以至于在一帮昏庸的君臣手里,都还能安稳运转。

一帮人吃饱了没事干,就在朝堂上斗来斗去,魏国国君又眼花耳聋,所以今天庞涓逼走了孙膑,明天公叔痤挤走了吴起,有能力的人都被排挤出了魏国。

这也难怪,国家这么昌盛,谁治理都能治理好,那你还显示出那么大的本事,让那些没本事的人情何以堪呢,所以只好让你卷铺盖滚蛋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嘛。

商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的魏国,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在这里他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但是既然已经来了,不管怎么样,首先得找个活儿干吧。

他应聘到了丞相公叔痤的府上,在这里当了个中庶子,就是给公叔痤干些杂事。

商鞅变法前干啥去了?商鞅变法:小富二代跳槽后名垂青史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大秦帝国》公叔痤剧照

公叔痤看出商鞅并非池中之物,但他有意冷待商鞅,国家运转得挺好的,何必费事向国君举荐商鞅呢?

就这样,商鞅在公叔痤府上坐起了冷板凳。这时候他也没什么大事,于是就开始潜心研究起李悝、吴起这些人留下来的制度和政策。

特别是李悝的《法经》,给他后来在秦国的变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连最广为流传的“徙木立信”也是借鉴吴起之前的做法。

商鞅变法前干啥去了?商鞅变法:小富二代跳槽后名垂青史的故事 - 天天要闻

过了好几年,商鞅虽然没有在魏国国君的面前露上脸,但他已经学到了满肚子的本事。

这时,公叔痤也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气,临终前,看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权力集团后继无人,他实在是闭不上眼。

所以,他来了一场临终前的举荐。他终于将商鞅介绍给了魏惠王,但是这件事对魏惠王来说有点荒诞。

在此之前,他从没有听说过商鞅的名字,肯定也不知道他有什么才能,所以看到公叔痤快要死了才把商鞅推上来,他不得不怀疑公叔痤的脑子坏掉了。

他不接受公叔痤的举荐。

商鞅变法前干啥去了?商鞅变法:小富二代跳槽后名垂青史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影视剧照魏惠王

公叔痤没有办法,都怪自己之前把商鞅藏得太死了。

但转念一想,商鞅这种人既然不能为己所用,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掉他,以免留下祸患。

公叔痤的担忧很有道理,各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大家都想使自己变强,如果这时候出现了一个能人志士,别的国家肯定愿意接纳,到时候,商鞅就会成为敌对力量。

与其这样,还不如将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公叔痤又向魏惠王请求:“要是不任用商鞅,就请把他杀掉吧。”

魏惠王被公叔痤弄得满头雾水,刚还要我升他当大官,转眼又叫我杀了他,看来公叔痤真是脑子坏了。

所以他嘿嘿一笑,根本没把公叔痤的话放在心上。

公叔痤死了,商鞅也不得不另谋出路。

三、

这时候,秦国也变了天,秦献公死了,新国君上任了,他就是秦孝公

秦孝公一上台,就做了一件大事,广发求贤令。

商鞅变法前干啥去了?商鞅变法:小富二代跳槽后名垂青史的故事 - 天天要闻

令中说:“我秦国缪公的时候文治武功,国家昌盛,但是到了厉公、躁公、简公、出子的时候,国家内忧外患,国力衰退,其它的诸侯国都看不起秦国。到了我父亲献公的时候,他迁都、东伐,都是为了重现缪公时的昌盛。我一想到父亲的这些心愿,就心痛不已。所以,只要有能为秦国出谋划策以图富强的人,我愿意让他当大官、分土地。”

商鞅看到这条求贤令后,就被打动了,因为这条求贤令中所写的内容,足以让他放下心里的顾忌。

商鞅变法前干啥去了?商鞅变法:小富二代跳槽后名垂青史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原因有两点:其一,秦孝公已经自己指出了秦国以往的国君有错误之处,既然有错,那么以后变法就是改错,商鞅也就不用承担藐视以往国君的罪名。

其二,秦孝公不画大饼。他直接明说,只要是你有能力让秦国富强起来,就给你升官分地,这样一来,努力和回报都是一目了然的,好处看得见、摸得着,人当然有往上冲的动力了。

商鞅就这样去找秦孝公面试了,他面了三场。

第一场,他跟秦孝公谈“帝道”,秦孝公听得昏昏欲睡,说:“贤君应该自己就显名于天下,难道要让我白白地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吗?”然后就把商鞅撵走了。

第二场,商鞅与秦孝公谈“王道”,秦孝公听得挺高兴的,但还是不用他,说:“我比不上殷周。”又把他赶走了。

第三场,商鞅跟秦孝公谈“霸道”,秦孝公这回听得入了迷,不知不觉都往前挪动了坐垫。

三场下来,秦孝公终于认识到了商鞅的才能,他迫不及待地让商鞅入职秦国了。

商鞅变法前干啥去了?商鞅变法:小富二代跳槽后名垂青史的故事 - 天天要闻

秦孝公和商鞅

但事情还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商鞅入职秦国后,并没有立即开启他的辉煌人生,秦孝公虽然急于奋发图强,但也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还要继续考察商鞅。

两年后,他才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这个职位远低于真正应该承担变法责任的大良造

但商鞅没有异议,他知道这是国君在替他抗雷,即使以后变法出了什么问题,责任也会落在负责决策的秦孝公身上,而不会危及到执行政策的左庶长。

至此,商鞅的辉煌人生才算真正拉开了序幕。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清朝花木兰:潜规则清秀下属,怀孕后偷换身份,终遭抛弃 - 天天要闻

清朝花木兰:潜规则清秀下属,怀孕后偷换身份,终遭抛弃

在《清朝野记》中,我叫陈统领,世人皆称我为清代花木兰。然而,我女扮男装从军后,因作战英勇一路荣升将军,用刀逼下属侍寝,怀孕后互换身份,最终却被负心汉无情抛弃。故事始于同治初年,清廷大将多隆阿从湖南挥军进军陕西平叛。
玻利维亚要加入金砖集团,美国很恼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闻

玻利维亚要加入金砖集团,美国很恼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维亚的未遂政变,只持续三个小时就失败。前陆军总司令苏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义和武装叛乱罪。很明显,这位老将没有得到民众的任何支持。俄罗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这次政变定义为“颜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写道,背后
嫪毐,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 天天要闻

嫪毐,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第一个字嫪字,一个女字旁,一个谬字的一半,有人说这个字是姓。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有这种可能性。因为上古姓许多都带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传下来的古姓,至少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第二个字毐,上面一个士,下面一个毋。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闻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文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河南坚持让文化遗产火起来,让传统文化闪亮起来,让文旅市场丰富起来,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总台记者 田萌:我现在是在安阳殷墟博物馆的新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而且在这里发现了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从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