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大沽盐警队 火烧小站敌粮仓 火烧钱圈储苇场 沧海桑田话天津190

2022年07月05日02:42:32 历史 1383

您知道著名小说《敌后武工队》(冯志著)和同名电视连续剧(王福友等主演)主人公原型是谁吗?您知道令日伪军胆寒的“八路军独立四大队”是哪支部队吗?

原来,小说和电视剧主人公原型就是武工队的创建者、队长周继发,那个“八路军独立四大队”是对外称呼,其实就是为人乐道的“冀中九分区敌后武工队”。

敌后武工队(独立四大队)的抗日传奇故事很多,本文再简介几个发生在津南、滨海的战斗故事。

教训大沽盐警队 火烧小站敌粮仓 火烧钱圈储苇场 沧海桑田话天津190 - 天天要闻

小说《武工队传奇》周继发著,1988年4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教训大沽盐警队

日寇侵占大沽后,就对盐工进行欺侮压榨。正在葛沽、咸水沽一带活动的张汝平等4名武工队员听到盐工的控诉,决定给日伪军一个教训。8月的一天晚上,武工队员在盐工孙中栋引领下摸进盐警队,打死哨兵,冲进岗楼,很快将平时不可一世的伪盐警全部活捉,并给以民族大义教育。从此,八路军的势力顺利扩大到日军严密防范的驴驹河、高沙岭子一带。

火烧小站敌粮仓

日军从津南掠夺的小站稻,全部存放在小站镇东南角马厂减河北岸边的大粮仓里,数达上千万斤。敌人在粮仓门口东侧筑有13米高的炮楼,围墙上安有1米多高的电网,墙外深沟环绕,前后出口有日伪军把守,院内外还有警卫队巡逻,可谓壁垒森严。

为做到万无一失,队长周继发和政委潘玉峰先派杨克义、肖玉舟、王俊杰3名武工队员化装成运送稻谷的车把式,混进粮仓详细侦察,画出院内敌军部署及粮仓位置图。其后又派人侦察一次。农历十月的一天深夜,武工队从津南工委驻地十八户村出发,沿马厂减河一路急行军,到达小站镇西已是黄昏时分。在河边一处看水的小土屋里稍事休息后,第二天周队长带领分队长贾正喜(即电视剧《敌后武工队》中贾正的原型)派人第三次实地侦察,制定了“智取”方案。

当夜,武工队员沿河堤来到粮库外隐蔽,深夜12点时,两位队员猛冲上去,活捉了正在换岗的两个日军,将他们嘴里堵上毛巾,关进门房。周继发则率队员飞快地冲向粮仓,迅速把煤油泼在一排排粮垛上,又同时点火。火随风势越烧越猛,粮仓内外浓烟滚滚,武工队员按计划迅速撤离。由于河水封冻,无水可取,赶来救火的日伪军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大火烧了一夜,上千万斤“高级军粮”全部化为灰烬。

如今,小站镇东南方的“丽水新苑”社区地方,就是当年日军设立的小站粮仓处。

火烧钱圈储苇场

津南生产“大白苇”,是日本制造伪币“联合票”豪夺中国人民财富的上等原料。过了1945年的元旦,津南工委召开会议,贯彻军区政委程子华政委关于“要断绝日寇的物资资源”的指示精神,副书记洛涛和工委委员李悦农、李志、周继发决定火烧钱圈储苇场,任务交给了武工队和工委第三工作组,时间定在除夕之夜。

著名的“大白苇”产自钱圈大苇洼(现钱圈水库,属滨海新区中塘镇),全部供给灰堆造纸厂(今天津造纸总厂)。钱圈洼占地6000余顷,1944年收苇120多垛,每垛有三四万斤。

“呜——”!一阵苇笛声,这是前方准备就绪的信号。

“下令吧!”津南工委第三工作组组长李庆林说。

“点火!”武工队分队长贾正喜发出了行动命令。由于风大苇潮,负责点火的队员划了几十根火柴也没有点着。暗夜中的火光引起了敌岗哨的注意,立即朝苇垛打起枪来,武工队火力组在马金池的指挥下立即还击。贾正喜抽了几把干苇叶用脚踩烂,终于点燃了第一个苇垛。接着,李庆林、张昆、陈炳辉等也互相引火点燃了苇垛,刹那间,钱圈储苇场就变成了一片火海。

这时,为日军卖命的“苇洼公司”经理“秦拜神”(因迷信得名)正与护苇队员包年三十的饺子,突然望见苇洼大火烧红了天,并有激烈的枪声传来,直吓得两腿发软,颤抖着向小王庄据点的伪军求救。岗楼里的伪军早被八路军打怕了,哪敢出动?“秦拜神”只好硬着头皮带领十几个喽啰前往“救火”,结果被武工队边耀祖小组兜头一顿手榴弹炸了个嘴啃地,一命呜呼了。

等到天津日军司令官平田一郎和伪市长温世珍闻讯派兵救援,已是无能为力。

这场苇场大火直烧到大年初三才熄灭。

当地百姓无不喜笑颜开,奔走相告,都说:“八路军让咱过了个解恨年”!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 天天要闻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董卓,作为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军事人物,其形象在后世的文学和历史记载中往往被赋予了诸多负面标签。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历史文献,尤其是《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书,可以发现董卓早年的形象与性格并非如《三国演义》中那般单一和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