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2022年07月03日21:13:13 历史 1201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中原王朝,看过清朝宫廷剧的观众应该都知道,清朝人的服饰与以往朝代都大不相同,呈现一种汉满结合的风格。

例如,清朝宫廷里的女子穿旗服、梳旗头、穿盆底鞋,都是引人注目的。

还有脖子上围着的“白布条”,这些“白布条”有的还绣着图案,有的就是单纯的白色。那么,这样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白布条”的名字——龙华

满族人来自寒冷的东北地区,平日里又过着游猎生活,因此,满族人在室外打猎时,往往都会在脖子上围一圈皮草之类的东西,用来御寒。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满族人入关之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也出于统治的需要,饮食习惯、服饰等都需要改良,但他们又不愿意完全融入汉文化。

所以,清朝的文化常常是汉满结合,呈现在服饰上也是如此。

满族女子的传统服饰中,领子和衣服是分开的,满人进入皇宫生活后,很少再出去游猎,御寒的领子不再发挥作用,渐渐地就不用了宫廷中的女子穿的是没有衣领的华贵旗服。

但是,北京的冬季毕竟也有些寒冷,脖子没有衣物来遮挡,很容易着凉,再加上宫里的女子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趋于保守,总觉得脖子裸露在外面不太合适。

这个时候,围巾就要派上用场了。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可对于皇室来说,沿用原本在关外所戴的皮草,难免不美观,也不便捷,这样一来,清朝人便用丝织品来编织围巾。

妃子、格格们可戴上脖子上御寒,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清朝服饰特有的“白布条”。

为了符合皇室的地位,这种“白布条”还有一个别致的名字,叫做龙华,龙华除了起到御寒的作用之外,也成为一种装饰。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白色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不太吉祥的颜色,但对于来自关外的满族人来说,白色象征着纯洁和高贵,而且作为装饰。

白色和妃子们华丽奢靡的服饰作对比,在奢华中有一点别样的朴素,也相当雅致,在整体搭配上又不会显得奇怪。

龙华一般宽两寸、长三尺,完全是为女子量身打造的。戴上时,一端巧妙地掩在胸襟里,一端则垂在前面,确实显得美观而特别。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据说,清朝妃子们的龙华材质都是高端的丝织品,造价十分昂贵,不是民间家庭随随便便能买得起了。

一开始,龙华只有妃子、皇后、太后、公主等佩戴,后来发展到宫女也佩戴,只不过宫女佩戴的就只是普通的白布了,自然无法跟嫔妃相比。

总而言之,龙华成为清朝服饰中独一无二的一部分,更是一种流行的风尚。后代有不少研究满族服饰的学者,也会在龙华的研究上大做文章。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除了御寒和装饰的作用之外,龙华还是某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我们不难发现,皇后、华妃等人脖子上佩戴的龙华,上面都绣着或多或少的图案,这实际上就是后宫女子身份和地位的区分。

一般来说,皇太后作为身份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女性,她的龙华都是采用最上乘的材质,尺寸也是最大的,往往绣的是一个“寿”字或其他代表吉祥的图案,象征着福寿安康。

例如,慈禧太后的龙华上面就有许多珍珠和金线,绣的图案也比较多。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皇后是后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太后的女子,绣的是象征富贵的金色牡丹花

贵妃可以绣上六团花,其他的嫔妃只能绣四团花,妃位以下的,便会绣上几朵小花以作点缀。

有的时候,地位较高的妃子穿着打扮不一定会比地位较低的华贵,毕竟个人的风格以及穿着习惯不同,可代表身份地位的龙华图案是必不可少的。

奴才们会依据这个来判断各个主子的身份。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则是:龙华上并不是想绣什么图案就能绣什么图案的,不管地位身份如何,女子只能绣上梅、兰、竹、菊,不然就相当于越权。

图案的数量也有讲究,即便是皇贵妃,图案也不能超过五个,而普通妃子龙华上的图案一般是两个。

方便皇帝翻牌子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的后宫中,哪怕没有三千佳丽,也有几十个妃嫔。

日理万机的皇帝,自然无法准确辨认出所有妃子的名字,以及记住她们的容貌,以至于有的人在后宫中住了十几年,都没见过皇帝一面的。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但是,这难免不妥,因为后宫妃子们的家世背景各有不同,皇帝的宠幸不仅仅是她们自己个人的荣华富贵,也关系到朝廷上的家族势力。

甚至有些家世显赫的妃子,皇帝哪怕不够喜欢,也要宠幸之。

这样一来,能够代表身份地位的龙华就发挥了作用,其图案也是每个人独特的标志,皇帝可以通过辨认龙华来辨认各个妃子的身份,判断能否翻她的牌子。

龙华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与众不同的意义和属性,是清朝时期森严等级的表现之一。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有些妃子也会想方设法让自己龙华上的图案耳目一新,材质哪怕不能太昂贵,也要有特别之处,以求得皇帝的关注。龙华成了后宫嫔妃隐姓竞争的一种。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们在衣服上加上了领子,比如立领、圆领等,女子们便不用费心费力地在脖子围上一条龙华了。

再加上清朝逐渐没落,后宫的妃子越来越少,皇帝倒也不用依照龙华去辨别妃子的身份了。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 天天要闻

新事物不断涌现,西方文化影响中国,人们的服饰也渐渐摆脱了传统,有了现代的风尚,龙华这种特别的装饰物便逐渐被淘汰,只有极其尊贵的女子才使用。

清朝末年的古旧照片中,已经难以看见龙华的影子。

追溯满清时期的历史,一条小小的白布便可以反映许多东西,它既是装饰和御寒之物,也是后宫女子身份地位的象征,皇帝还可以由此来辨认自己妃子的身份。

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白布条”又何尝不是封建社会对古代女子的一种束缚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 天天要闻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104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却是从苦难到辉煌的一部奋斗史。在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 天天要闻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提到焦裕禄,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那个拄着拐杖、在兰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麦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没错,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在和平年代里为百姓谋生计、与风沙较劲的“老黄牛”。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传奇—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 天天要闻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来源:解放军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要抓党性、严党纪习主席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学习陈云同志的丰富领导经验”。陈云同志关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许多前瞻性、战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当年,陈云同志针对“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观...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 天天要闻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日前,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了一批“四强”党支部。记者留意到,驻守在深港边界的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获评2025年度国移民管理机构“四强”党支部。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担负着福田口岸出境旅客边防检查任务,自2019年成立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获评广东省青年文明号、深圳边检总站“先进基层...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 天天要闻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说起拉丁美洲的历史,相信很多人会想起一个词汇:香蕉共和国。这个词汇指的是在近代的时候,拉丁美洲因为被美国控制,很多国家处于产业单一的状态。比如危地马拉只生产香蕉,所以得出个名字:香蕉共和国。其实拉丁美洲在世界历史上颇为尴尬:很多人印象里,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