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汉献帝,你会不会错过这个翻盘的机会?

2022年07月01日09:44:03 历史 1060

如果你是汉献帝,你会不会错过这个翻盘的机会? - 天天要闻

汉家王朝乍现的一丝曙光很快又被董承断送了。

董承出场时,在第十三回《李傕郭汜大交兵,杨奉董承双救驾》,在杨奉救驾成功之时,有一人突然来见天子,便是国舅董承。董太后是其姑姑,董贵妃是其女。显然与皇帝一向亲近,献帝才会向他哭诉这一路的遭遇。董承赶忙安慰,他和杨奉将军誓斩二贼。天子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到了东都洛阳,尚未喘口气,便被曹操带有劫持性质地迁移许昌,挟持天子便把小小的许县变成许都。过不多久,曹操露出枭雄本色,专国弄权。

在一次许田打围之时,皇帝见一小鹿蹿出,一箭未中。曹操便接过天子之箭射中。众臣以为是皇帝射中了,或者说,因为是皇帝之箭射中,更或者说,许多人看清射杀者,假装不知,一同山呼万岁。曹操甚为得意,挡在天子面前,接受众臣的朝拜。关羽见曹操甚是无礼,意欲斩杀曹操,被刘备以眼色阻拦。

这次其实是曹操有意在试探自己在众臣心中的地位。

从关羽当时的愤怒来判断,皇帝感到受到了奇耻大辱,才有了密授董承的衣带诏。有人马上报告曹操,曹操强令董承脱下天子赐物。他毫无顾忌把衣带仔细检查一遍,为了查出衣物夹层之中的书函,老谋深算的奸贼对着阳光照看。

得了衣带诏的董承,有了皇命,找来工部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四人商议对策。有不速之客到,便是西凉太守马腾,这次许田打围他亦在现场,见曹操僭越之举,显然看在眼里恨在心头,便来找董承商量对策。董承不知来头,只装糊涂,马腾大发军人脾性,一番慷慨陈词之后,四人接纳了他。他提出要左将军刘备参与。大家心里没有底,马腾注意到了关羽态度的细节,表述出来,促成了董承夜访刘备,这几人遂签下血书之盟。

这次扳倒曹贼的血盟,有了开头,却难有启动,更无结果。马腾回了西凉,刘备借兵逃出许都。董承因为皇命难以完成,日夜忧心,积劳成疾,引出太医吉平咬指为誓。

如果你是汉献帝,你会不会错过这个翻盘的机会? - 天天要闻

应该来说,如果假以时日,待刘备马腾再积蓄一些力量,里应外合,真是汉王朝一次难得的机会亦未可知也。盖这董承,行事太不周密。曹操检查他的衣物,他当时惊出一身冷汗。回到自己府内,居然把衣带诏放于书几上打起瞌睡来,被王子服撞了个正着,所幸是同道之人。

当吉平与董承达成共识之时,这应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了。董承的府邸却出了一件丑事,自己的侍妾私会家奴秦庆童,被董承发现,打算处死他,夫人为其求情免除死罪,打了四十脊杖,关押起来。这是太岁头上动土,光这私会,就死罪难逃的。他就这样让秦庆童趁夜挣脱锁链,直奔曹府,向曹操将董承计划和参与者和盘托出。

曹操何等人物,假装头风病又犯了,让吉平来医治。那碗毒药被撞撒泼于地上,把砖石裂炸开来,可见毒药之猛。可惜一次失手永远失手了。吉平本是一医者,关键时刻却是条汉子,酷刑拷打坚贞不屈,最后撞柱而亡,成就了他的忠义之名。

董承卧室被抄,衣带诏被查出,连同自己和在许都的王子服、种辑、吴硕、吴子兰一同被抓。

盖董承此人,身负如此重大使命,做事不够周密暂且不说,家奴敢动自己的侍妾,从理法上也不应给予原谅的,何况自己有惊天大阴谋,家奴露点口风,就是灭族之祸。他听了妇人之见,犯了妇人之仁的大错。

如果你是汉献帝,你会不会错过这个翻盘的机会? - 天天要闻

董承发动在许都的这几个人,皆是空有一腔热血的无能之辈,跟着呼喊口号,站台助阵尚可。而此时的刘备,逃难而来,身边并无一兵一卒,就算他有点谋略,此时,亦在困境中,起不了多大作用。在实施过程中,没有计划,更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还犯了心浮躁急的大错。董承如此粗枝大叶的行事风格,就算没有家奴事出,也会暴露,这是他的宿命。

这个家奴之告密,引出来的却是五家灭族,七百多条性命斩首于闹市,井市人人心寒,个个掉泪。还把这个有了身孕董妃搭了进去。

汉家王朝乍现的一点回天之力的曙光,就这样被董承耗损掉了。

如果你是汉献帝,你会不会错过这个翻盘的机会? - 天天要闻

作者简介:

冯知明,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市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从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在出版社及各文学期刊出版或发表《扭曲与挣扎》(长篇小说)、《百湖沧桑》(长篇小说)、《楚国往事》(历史随笔)、《楚国八百年》(大陆简体版、台湾繁体版);另有一套三卷(《灵魂的家园》《对生活发言》《鸟有九灵》)作品集、台湾版散文集《童婚》;任3D动画片《武当虹少年》1-2季(52集)总编剧。各类作品共计500多万字。

冯知明曾参与创办《武侠》杂志(月发行量72万册)、《奇幻》杂志(月发行量54万册)、《故事》杂志(月发行量50万量),影响千万70后、80后、90后读者;多次举办40多所大学的专家学者武侠文学年度研讨会;曾出任盛大文学高管,对网络文学有深入研究;他认为,普及性及大众化程度很高,娱乐文学,已经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阅读者,推动着严肃文学时代的来临。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 天天要闻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迎来开通50周年。这条穿越秦巴山脉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几代人的梦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个关于父女与宝成线的故事,也在这蜿蜒的铁轨上,清晰回响。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 天天要闻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9月3日晚将举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晚会根据中央安排,中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