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灵名单: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2022年06月30日13:56:25 历史 1815

1976年,毛主席逝世。

9月9日下午3点整,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同时在悲鸣的哀乐声中,沉痛宣告了这个消息。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灵名单: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 天天要闻

图|李敏

毛主席的长女李敏,仔细看完守灵名单后,突然她向工作人员说道:“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哥?”工作人员有些疑惑,这份名单的制定,是经过很多人员反复确定的,可以说,这份名单已经包含了所有该出现的人。但李敏却说把她的哥哥漏掉了,他究竟是谁?这么重要的人怎么从来没有听过呢?

要解开这个疑惑,其实就要从一个叫“贺麓成”的隐藏导弹专家说起了……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灵名单: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 天天要闻

图|贺麓成(左)

一、隐藏的导弹专家

1956年,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也就是如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前身——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了。当时第一任院长,便是回国不久的科学巨擘钱学森

为了尽快把中国自己的导弹搞出来,中央又给钱学森急调了一批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十分过关的科技人才。这其中,一名叫贺麓成的青年科学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这个人一身戎装,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据说是因为工作出色,才被党组织选到钱学森麾下。同事对他十分好奇,因为这个叫贺麓成的人,一进来便做成两件了不起的大事。

一个就是他在短时间内,就把外国近百万字、而且晦涩难懂的导弹技术资料,全部翻译了出来,其专业程度,实在让人佩服。更重要的是,他还根据上面的资料,绘制出了高达几十米的图纸资料。

这件事情一完成,使得大家对导弹研究的进展,立即前进了一大步。

另一件事情,就是他和另一位工程师共同提出了一个导弹控制方案。这个方案的成功,直接催生出我国第一枚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中近程导弹。也正是这次实验,彻底让贺麓成的名声响了起来,成了导弹领域的专家。

不过,他要是再告诉大家,他其实是毛主席的亲侄儿,或许更能惊掉大家的下巴。贺麓成是毛主席的亲弟弟毛泽覃的孩子,他也有另一个名字——毛岸成。

但比较可惜的是,贺麓成虽然是毛主席的亲侄子,但其实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在解放后,他们之间从来没有见过。就连毛主席走的时候,贺麓成都没有来得及见上一面。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中一个原因,上文已经提及过,就是贺麓成在解放后被党组织选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专门研究导弹去了。由于他接触的都是国家最高机密,所以贺麓成是没法和外界联系的。毛主席只是知道他在北京,也并不知道,他的侄子已经是一名顶尖的导弹专家了。种种阴差阳错下,两人始终没有相见。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灵名单: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 天天要闻

这里说的是解放后的事情,那革命年代呢?

按理说如此亲近的关系,不可能一面都没有见过,贺麓成的前半生究竟发生了什么?

二、14年离别

1935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抵达陕北。

毛主席满怀激动地写出了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那句“三军过后尽开颜”,把主席历经艰难的喜悦之情,充分表达了出来。可是这份喜悦没持续多久,毛主席便收到了一个“五雷轰顶”的消息——他的三弟毛泽覃牺牲了。

得到消息后,毛主席沉默了许久。母亲临终前特别交代,要他一定要照顾好两个弟弟,可是现在千难万险都过去了,人怎么就没了呢?毛主席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二弟毛泽民接到了消息,连忙跑到大哥这里,想确认事情的真实性。看着弟弟的目光,毛主席突然觉得不忍心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他。

弟弟毛泽覃其实已经牺牲了一段时间,大概是在长征不久后,毛泽覃被留在苏区,负责带领大家进行游击战争。长征路上艰险无比,但在苏区与敌人斗争又何尝不是一样呢?毛泽覃带领红军独立师四处转战,十分艰难,好几次差点丢掉性命,1935年毛泽覃遭到敌人的围攻,部队被冲散了,毛泽覃带着部分战士迂回到了瑞金的一个小村庄。

可是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敌人就追了上来。

听到枪声的毛泽覃,先是指挥战士从后门撤退,然后自己独自冲上了高地,吸引敌人的火力。可是敌人的火力太凶猛,子弹更是如雨水般袭来,混战中毛泽覃中枪倒地,壮烈牺牲。

也就是这时,刚刚诞生不久的毛岸成(贺麓成),彻底没了父亲。毛泽覃直到牺牲前也并不知道,自己有一个刚出生三个月的孩子。

妻子贺怡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后,更是伤心欲绝,但现实却不得不让她振作起来。苏区形势艰难,敌人的盘查、搜捕更是频繁,她必须把孩子送走,不能留在身边。于是贺怡选择把毛岸成寄养在群众家里,等战争结束了,她再把孩子接回来。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灵名单: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 天天要闻

图|贺怡

她找了江西永新老家的亲戚贺调元,把孩子送过去后,为了保护孩子,又把孩子的名字从“毛岸成”改成了“贺麓成”。贺是她的姓氏,“麓”指的就是湖南岳麓山,为纪念孩子的父亲。

这就是为什么贺麓成,一直没有和毛主席见过面的第二个原因了。他被送到贺调元家中的时候,太小了,以至于他后来长大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

1949年8月,新中国成立前夕,贺怡担任中共吉安地委组织部长。到任后,她立即去了当年住在花汀村的贺调元家。在那里,她见到了正在读初中的贺麓成,她一见面便哭着喊道:“麓成!”贺麓成一脸茫然,他看着这位中年妇女感到很陌生。

最后还是爷爷贺调元把实情和他说了:“麓成,她就是你日思夜想的亲生母亲!”

“母亲?”

贺麓成更加迷茫。爷爷贺调元在他长大后曾经说过,他出生不久,就离开了母亲,自己也是代为抚养。那时候,知道自己身世的贺麓成,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但现在见到了贺怡,贺麓成才发现自己每天晚上那些辗转难眠的思念,在此刻都迸发而出……

两人抱头痛哭,十四年的羁绊,在此刻全都化为了浓浓的眼泪。

贺麓成本以为,这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候,可是没想到,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三、车祸

江西。

一辆汽车倒扣在公路上,周围一片狼藉,血迹斑斑。贺麓成艰难地睁开双眼望着某个地方,哭喊道:“妈妈...”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时期,毛主席和夫人贺子珍要参加长征,他们把自己的孩子“小毛毛”(毛岸红)交给了贺怡、毛泽覃夫妇照顾。可是没想到,苏区的游击斗争越来越艰难,毛泽覃害怕孩子出现意外,便让警卫员寄养到当地,等战事稍定后,他再去把孩子带出来。可是前文说了,毛泽覃在突围中壮烈牺牲,警卫员也同样不在了。

这下孩子的线索就彻底断了。贺怡一直感觉到内疚,所以在很早的时候就一直在寻找,当时战争还没有结束,寻找的时候有很多限制,因此一解放后,贺怡便到处跑,希望能找到一点蛛丝马迹。或许是太急切了,贺怡在寻找的路途中出了车祸。

1949年11月21日,在江西泰和郊外七八里远的地方,一辆吉普车倒在路旁的大水坑中。

当地百姓听到呼救声后,立即展开了救援,最后大家发现,里面的人是贺怡,她被紧紧地卡在了变形的副驾驶室里,早没了气息。当时也在车上的贺麓成,逃过一劫,只是腿部骨折了。贺麓成看着路旁躺着的母亲,心里忍不住抽痛。他没有见过父亲,现在连刚刚相认不到三个月的母亲,都离他去,贺麓成第一次觉得命运如此不公平。

在上海工作的贺子珍闻讯后,悲痛万分,立即赶到了江西。她把妹妹的后事安排好后,便带贺麓成回到了上海治伤。贺麓成虽然没有见过自己的姨妈,但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没有任何“寄人篱下”的感觉。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灵名单: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 天天要闻

图|毛主席和贺子珍合影

贺麓成治好腿伤后,便背着书包,开始去学校学习,他知道只有学习,才不会辜负自己的母亲、姨妈对他的期望。贺子珍也常常对贺麓成说:第一,不要背父辈的“牌子”;第二,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干的人。

贺麓成把她的教育铭记于心。没多久,他便考上了上海中学,不过一开始,贺麓成是有点挫败感的。原来他之前都是在乡下学习,普通话总是说不好,而且学习进度完全跟不上上海这边的教学,一开始老师同学们,都觉得他“土里土气”的。

贺麓成虽然年纪小,但好在他很有志气。学习不好,他就多下功夫;普通话说不好,他就多加练习。他也谨记贺子珍的教诲,不站在父辈的光环下,贺麓成总是穿着朴素,周末的时候,也不出去玩,而是在家里默默学习。

解放初期的时候,家里人来人往的(贺麓成舅舅贺敏学,是华东军区防空司令员)应酬很多,贺麓成就会把自己关在小储藏间读书,不出去打扰大人。

贺麓成的这些努力,都没有白费,第一个学期结束,他适应了学校的教学,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名列前茅。很快,他有了更大的进步,两年后,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后面更是去了北京,加入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致力于导弹研发工作。

60年代初,贺麓成来到坐落在西北戈壁滩的导弹发射基地,这里冬天寒气逼人,夏季热浪翻滚,但贺麓成甘之如饴。

初秋的某天,贺麓成和另一位叫王太楚的工程师,自创提出了一个导弹的控制方案,基于中国当时的情况来说,他们的方案既省钱又便宜。

专家讨论过后,觉得完全有实现的可能。“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经过无数的努力后,随着发射指令的下达,导弹腾空而起,直穿云霄……贺麓成创造的这个方案,后来也用到了导弹核武器人造地球卫星上,贺麓成更是凭借这个成果,获得了全国科技大会奖。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知道导弹试射成功后,十分高兴,但他不知道的是,这里面的大功臣就是他的亲侄子——贺麓成。

在这整个的过程中,贺麓成铭记贺子珍的教诲,一直没有向别人透露自己的身份,更没有向同事、上级提及自己是毛主席的侄子。

虽然他和大伯都在北京,但贺麓成害怕打扰到日理万机的大伯,也就没有提出要去见毛主席的请求,或者说给毛主席写一封信。这也是为什么贺麓成,一直没有把自己的名字改过来,因为他不想让大家有什么联想。

就这样,贺麓成默默无闻在北京生活了许久,直到有一天,毛主席主动提到了他。“娇娇,结婚的时候得把麓成叫上哩!”这句话,是毛主席对自己的女儿李敏说的。

1959年8月,李敏和孔令华结婚。毛主席没有大操大办,只是准备几桌喜宴,邀请的人也都是一些朋友、长辈。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灵名单: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 天天要闻

图|李敏和孔令华

不过毛主席在看名单的时候,突然说了一句:“得把麓成叫上哩!”原来毛主席没有忘记自己的侄子,他虽然不知道贺麓成现在在哪里工作,但他知道自己的侄子就在北京。

这些年,他没有主动去找他,是为了自己的侄子好。不仅是他,如果没有很重要的事情,毛主席一般不会见家乡的人,不是因为绝情,而是因为他现在在这个位置,他害怕很多人会动心思。所以种种原因下,毛主席始终选择不和自己的侄子相见。

但这并不代表,毛主席不管自己的侄子了,毕竟有血脉联系,是怎么也分割不下的,所以在李敏结婚的时候,他特意提及了贺麓成。李敏听着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恍惚了一下,她反应过来,向父亲说道:“好的,我马上去找麓成哥!”

但两人不知道的是,此刻贺麓成已经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了一名“隐藏”的导弹专家。党组织对这些科学家保护很严密,基本上外界是很难接触到的。

所以李敏按照预留的电话号码打过去后,都是没有音讯,找人帮忙询问,也是石沉大海,没有任何贺麓成的消息。就这样,贺麓成再次错过了和毛主席见面的机会。

等到他和毛主席真正相见时,毛主席却永远地走了。

四、葬礼

1976年9月9日凌晨4点,一场紧急治丧事宜会议正在召开,中央领导主要谈了三个问题:一是主席的后事如何处理;二是如何处理主席的遗体;最后就是确定吊唁与守灵名单。

不过,李敏看到确定好的吊唁与守灵名单后,第一时间发现上面并没有贺麓成的名字,于是她提出,要把贺麓成的名字加上,之后她更是立刻给治丧委员会打电话,请他们帮忙寻找贺麓成。

当时贺麓成其实还并不知道自己的大伯已经逝世,他还在埋头攻坚导弹难题,治丧委员会为了能让毛主席的家属悉数到齐,找了军队的关系,一番打探下,才找到了贺麓成。

贺麓成听到毛主席去世的消息时,如遭雷击。他十分自责,自己作为子辈,竟然连大伯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灵名单: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 天天要闻

图|毛主席

……

毛主席静静躺在水晶棺里,周围一片寂静。

灵堂里的人默默垂泪,泪水都干了,可是悲伤的气氛依旧久久不散。此时贺麓成踉跄地走了进来,他跪倒在毛主席遗像前,失声痛哭,不能自已。

李敏看着哥哥贺麓成,更是悲从心来,虽然贺麓成是他的哥哥,但这几十年来,两人却没有见过面,她不知道他现在在北京的哪个地方,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工作。

贺麓成哭得快要昏厥过去,旁边的人连忙把他扶到一边,李敏走过去,喊了一句:“哥...”贺麓成泪眼朦胧,似乎又忍不住自己的泪水,两人紧紧抱在了一起。

几天后,贺麓成再次回到了研究所。同事敏锐地发现了他有些不对劲,关心道:“麓成,怎么出去一趟,像是丢了魂一样?”贺麓成摇了摇头,并没有解释,而是又埋头工作去了。可能只有长时间的工作,才能缓解他心中的悲痛吧。

之后贺麓成依旧没有向别人说起他和毛主席的关系,仍然是作为一名普通的研究人员,默默生活了下去。后面即使遇到许多困难,他也没有把自己的大伯毛主席这张“底牌”给抛出去。

1981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开始评定高级职称,贺麓成由于在导弹领域突出的贡献,成了人民解放军总参系统第一个评上高级职称的人,所以贺麓成的证书上,至今还是印着那个鲜亮的“001”号。

虽然贺麓成没有主动提及毛主席,但最后这件事还是被大家发现了。

1983年8月的一天上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接待室,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里面说请立即通知研究院,一个名叫贺麓成的工程师,去民政部领取烈士证。

贺麓成?烈士证?

工作人员心想,贺麓成他倒是认识,他是所里有名的导弹专家,可是也没有听说贺工家里有烈士啊?当工作人员问到是谁的烈士证的时候,电话那头说出了一个让他十分惊讶的名字——毛泽覃烈士!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灵名单: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 天天要闻

那不就是毛主席的弟弟吗?那贺工是毛主席的亲侄子?工作人员按下心中的震惊,连忙跑去通知了贺麓成。

由于这件事情太大了,所以很快所里的同事都知道了,整个第五研究院轰动不已,很多人惊叹道:“贺工真是太低调了,工作这么多年,居然不知道他还有一个这样的身份!”

贺麓成的身份虽然被曝光了,但他自己的心态并没有太多改变,他和妻子仍旧住在分配的小房子里,他也继续在导弹领域,奋力耕耘。有人偶然提及贺麓成的身份或者毛主席时,贺麓成每次都会说道:“父辈是父辈,我们这一代应该自己努力,不沾父辈的光,争取不给父辈丢脸!”

后来,贺麓成退休搞起了科技公司。他没有把大伯是毛主席挂在嘴边,但他始终记得,自己是革命先辈的孩子,他总是捐钱捐物资,支持老区建设。

到了九十年代,贺麓成为纪念自己的父亲毛泽覃和伯父毛主席,把自己的子女叫到了面前,让他们改回了自己的本姓——毛。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灵名单: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 天天要闻

图|毛主席

……

贺麓成是中国导弹研究领域的关键人物。他身份特殊,一生十分坎坷,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贺麓成都能保持本性,不随波逐流,保持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向贺麓成同志致敬!

. END .

文:一零

编辑、排版:小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