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父亲教我三项基础本领,终身受益

2022年06月30日10:20:08 历史 1318

黄达:父亲教我三项基础本领,终身受益 - 天天要闻

在我四岁到七岁(1929—1932年)时,跟随母亲到父亲工作的河北磁县一个煤矿(即后来的峰峰煤矿)的所在地生活。矿区,前不靠村,后不着店,是父亲教我小学的启蒙课程。父亲是天津北洋工学院的毕业生。家里人和亲戚都说他有学问,为人正派。但他平时很严肃,我很怕他。我开始能够记事的时候,他已经常年不在天津。只是在矿区的这三年,我与他在一起生活。这三年,他也只是每天在上班前用一小时教我。他下班回家,有时我都睡下了。他中午有时回家吃饭,但不经常。1932年我和母亲回到天津,又常年见不到他了。不过,这短短三年,父亲除了教我识字,学加减乘除和背九九歌之外,还有三项“基本功”使我终身受益。回想自己能在学术领域生存,不能不庆幸是因为打好了最基础的根底。

黄达:父亲教我三项基础本领,终身受益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是中国方块字的“笔顺”。认生字,父亲都要讲这个字的笔顺;写生字,他都严格监督我按笔顺书写。慢慢地,我也就掌握了规律。这使自己写出来的字比较规范,不仅自己容易记牢,旁人也容易识别。后来慢慢体会到,中国的方块字是要“写”出来,而不是“画”出来的。当然,从甲骨文到钟鼎,再到小篆,好像画的成分还是比较多的。不过后来就都是“写”的了。写,自己体会,能写出华夏文字的韵味和灵性,更能在书写过程中孕育、激发自己的情感。近二十年,写作基本都用计算机输入,极少提笔书写了。但有几十年的写字底子,我好像对方块字的亲切感依然如故。弄不清楚,现在的小孩子写字的工夫越来越少了,通过经年累月的“写”来感悟方块字魅力的锻炼过程越来越短了,这样的缺憾,是否会由其他的途径得到弥补呢?

二是注音符号和拼音。拼音识字,自古以来叫“反切”,是文人的基本功。但在反切里,声母是一个中文字,用者要从这个字分辨出它所代表的声母;韵母也是一个中文字,用者要从这个字分辨出它所代表的韵母;然后声母、韵母相拼,以确定目标字的读音。但这种要家学底子厚,资质特别聪慧的人才能掌握,小孩子极难掌握。我父亲应该会反切,因为他懂得拼音的要领。但是他跳过了反切,直接教我注音符号和拼音。注音符号那时刚刚面世没有几年,现在台湾依然使用。这个体系是一个符号代表一个读音,明确无误。用注音符号和拼音识字,小孩极易掌握。父亲非常重视这一基本技能,极其严格地督促我学习它、掌握它。记得韵母中有一个“ㄠ(读ao)”,在连读中,我会读、会写,单独提出来时,却总也记不准它应该读什么。反复多次,父亲发怒了,让我独自在一间屋里,把这个“ㄠ”大声读一百遍。当时自己觉得很委屈,读着读着,就边哭边读了。后来,两位姐姐总用这件事打趣我,说我是在学猫叫。不过,注音符号和拼音,我学得确实比较扎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广汉语拼音时,由于我有注音符号的底子,自然而然地就掌握了。我的同龄人,不少没有学过注音符号,往往难以突破汉语拼音关,以致后来在计算机汉字输入上遇到了“拦路虎”。

黄达:父亲教我三项基础本领,终身受益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是查字典。那时小学生用的字典已经都采用了注音符号。读音没有问题了,难处在于熟悉“部首”。那时的部首基本是延用《康熙字典》的部首分类。今天字典的部首主要是根据“形”,而古典的部首设计,不仅根据形,似乎还根据字的原来含义。比如“珏”字是指合在一起的两块玉。它的“王”字偏旁,在文字的构成中实际是省略了一个“、” 的“玉”字。这个部首,那时称为“窄玉”“斜玉”,查这个部首要在五画中而不是在四画中寻找。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学时虽然费力,但这对于理解中国的方块字应该说是基本功。我在这方面的基本功,好像到中学乃至以后的岁月中也还在继续充实。比如,后来我又自学了有关汉字构成的“六书”;也有时翻阅《说文解字》,了解部首演化的源流。由于不是小时候学的,根底不牢。但就是这样的底子,也有助于提高自己阅读古籍的能力,并在查阅古代“类书” 方面有了一把基本的钥匙。

本文节选自《黄达学术自传》。该书分为六个部分:一是进入学术领域之前,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方面对作者的影响,作者身上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一些逻辑思维能力,一些兴趣爱好从小就已经形成。二是进入了陌生又一辈子奋力打拼的领域——金融学科领域,而反复研读《资本论》为作者研究金融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独立思考,立足实际,在金融学深入研究之后,在很多方面有着困惑,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但作者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国情,独立分析,颇有建树。四是为改革献策,为引进助力。作者对自己的建言献策、著书立作的来龙去脉进行阐述。五是回归学科建设,探索学科源流。作者对“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等学科教育的推进做出了巨大贡献。六是放不下的心愿——在货币金融学科的建设中,东方文化精髓怎样发挥它的应有作用。

编辑|毛一飞

校对|罗玉琪


推荐阅读

黄达:父亲教我三项基础本领,终身受益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