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同意归还香港,为什么拒绝归还几千人的马岛?这三个原因所致

2022年06月30日08:14:17 历史 1455


英国同意归还香港,为什么拒绝归还几千人的马岛?这三个原因所致 - 天天要闻

英国是曾经的老牌殖民国家,有过日不落帝国这样的称号,后来世界格局风云变幻,英国也再也没有了往日风光。手下的许多殖民地也都回到了原主人的怀抱,比如说我们的香港。在99年租期到期之后,英国同意把香港归还给中国。

除了香港之外,原本属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也摆脱了英国的控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一个地方的遭遇格外特殊,那就是马岛,马岛只有几千人,但至今还在英国人的手中。为什么英国人不愿把马岛归还给阿根廷呢?

英国同意归还香港,为什么拒绝归还几千人的马岛?这三个原因所致 - 天天要闻

马岛的过去

马岛的全程为“马尔维纳斯群岛”,马岛位于南大西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岛屿,而是一个群岛。它由346个岛礁组成,面积11800平方公里,人口仅仅有3000人。

马岛在最开始,其实是一个没有任何人记得的世外孤岛。但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者为了掠夺原料产地和市场,开始对地球的各个角落疯狂的探索。当然,他们也没有漏掉这个孤独的小岛。

当时,一个英国船长航行的时候,路线走偏了,阴差阳错,来到这个小岛。这个船长发现这个无名小岛上没有任何人类生活的痕迹,认为他发现这个小岛的人,拥有对该岛的命名权,他极为骄傲的以英国海军大臣福克兰的名字命名了这个海峡。

英国同意归还香港,为什么拒绝归还几千人的马岛?这三个原因所致 - 天天要闻

对于这个孤独的小岛来说,谁发现它又有什么关系呢?陪伴它的仍然只有海浪和海鸥。因为马岛上没有什么丰富资源,更没有人去和这些狡诈的英国人做买卖。英国船长对马岛的热情,也因为马岛的贫瘠而消散。他们只是这个小岛的第一批人类过客,在简单记录之后,他们又踏上了旅程。

马岛的平静也因为英国人的到来被打破。后来法国人也来到这片贫瘠之地,当时世界的许多地区都被殖民国家占领,所以法国人也来不及在意马岛上的资源,抓紧时间在这里建立了殖民地。而马尔维纳斯群岛这个名字也是由来于法国人。

英国同意归还香港,为什么拒绝归还几千人的马岛?这三个原因所致 - 天天要闻

英国人看着自己曾经手里的土地,归了他们极为厌恶的法国人,自然是非常不乐意。法国人实在是聪明,知道自己论军事实力比不过,干脆把马岛卖给了西班牙人,让西班牙和英国两虎相争。后来西班牙也的确打败了英国,捍卫了他们对于马岛的控制权。

而当时,阿根廷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阿根廷和马岛的距离又比较近。西班牙作为宗主国鞭长莫及,对于马岛的控制权自然而然的落到了阿根廷手里,直到后来阿根廷独立,马岛仍然在阿根廷的控制之下。

英国同意归还香港,为什么拒绝归还几千人的马岛?这三个原因所致 - 天天要闻

英国人还记得马岛的这个仇,便把此仇发泄到了阿根廷身上。英国人武力占领了马岛,阿根廷军事比不过,只能在语言上谴责英国。而这就是如今英国占领马岛,阿根廷一直声称马岛主权属于自己的这样一个尴尬局面的历史渊源。

三个原因

再回到我们在开头的时候问的问题,英国把香港归还中国,那么为什么英国不能把马岛还给阿根廷?我们总结了以下三个原因。

英国同意归还香港,为什么拒绝归还几千人的马岛?这三个原因所致 - 天天要闻

其一就是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在香港问题上。中国一直坚持的是和平解决的原则,并且针对香港和大陆的经济发展模式问题,还有建设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给予香港足够的自治权利。

让香港不会因为回归中国而影响它自身的经济发展节奏,这样的话,让英国更加无无话可说。而香港人民,大陆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都非常支持香港回归中国。

但是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问题是不太清晰的。我们在前面已经说了,因为在最开始的时候登上马岛的是英国的航海家。后来阿根廷得到马岛的控制权还是因为它原来的旧主子——西班牙的缘故。

英国同意归还香港,为什么拒绝归还几千人的马岛?这三个原因所致 - 天天要闻

所以后来阿根廷和英国针对马岛的纠纷,自然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后来阿根廷还主动发动了马岛战争在此次战争中,阿根廷大败,国内国外一片哗然。使得国际上也不偏向阿根廷了。

还有就是这取决于不同国家的态度。中国在香港问题上一直是非常坚决的态度。我们中国是真正的从苦难中一步一步爬起来的。我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在挨打的过程中,我们中国人反思自己,从而不断强大的,从而能够保护自己,能够在国际自信从容的发表观点。

英国同意归还香港,为什么拒绝归还几千人的马岛?这三个原因所致 - 天天要闻

所以我们中国人并不只是和英国人坐在桌面上去谈判,我们是用自己的硬实力证明我们有收复香港的决心的。但是阿根廷在与英国的斗争中惨败,所以这也让英国明白了他们的实力。后来阿根廷被打怕了,对于马岛的态度也并没有那么坚决。那英国更不会把马岛还给阿根廷了。

其三就是因为利益。先看中国和英国,英国把香港还给中国,但是英国和中国的经济往来也因此加深。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然市场也非常的广阔。对于英国来说,虽然他们失去了对香港的直接控制,但他们得到了更多的市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

英国同意归还香港,为什么拒绝归还几千人的马岛?这三个原因所致 - 天天要闻

而英国和阿根廷之间并没有这种非常深厚的经济合作,并且阿根廷的市场也并没有特别吸引人。所以英国也就不愿意把马岛还给阿根廷了,因为阿根廷没有给予英国他们想要的更多的利益。那么他们自然不可能把自己得到的殖民地再拱手让人了。

结语

所以总的来看,国际形势虽然风云变幻,但最根本的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这个国家实力不够强硬的话,即便你说的再有理,也没有真正的话语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 天天要闻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迎来开通50周年。这条穿越秦巴山脉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几代人的梦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个关于父女与宝成线的故事,也在这蜿蜒的铁轨上,清晰回响。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 天天要闻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9月3日晚将举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晚会根据中央安排,中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