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怎么努力逆天改命的?一是巡游,二是迁徙

2022年06月29日23:53:13 历史 1466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上一讲谈到秦朝使者路遇山鬼,受托转交一块玉璧给高池君,又得到了一句“今年祖龙死”的神秘预言,这些来自鬼神世界的信息到底应该怎么破译呢?

神秘人

严格来说,谁都没法做出可靠的破译,因为所有的信息都只是零散的碎片,串不起逻辑链条。所以这件事可以成为传播学的一则案例,因为凡是这类情况,在流传的过程当中一定会被添枝加叶,所有的缺环都会被补全的。于是在唐朝章怀太子为《后汉书》所作的一处注释里,引述了《春秋后传》的一段内容,活脱脱一篇玄幻题材的微型小说

秦始皇是怎么努力逆天改命的?一是巡游,二是迁徙 - 天天要闻

故事当中,那名秦朝使者变得有名有姓了,名叫郑容。神秘人也有外貌特点了,“素车白马”。我们知道,秦朝奉行五德终始说,在所有颜色当中崇尚黑色,神秘人偏偏全白,而且,白色又是丧服的颜色,当初太子丹在易水送别荆轲,正是“满座衣冠似雪”,后来秦朝灭亡,子婴投降,形象也是“素车白马”。

素车白马的神秘人来跟使者郑容打招呼了:“您去哪儿啊?”

郑容回答说:“我去咸阳。”

神秘人自报身份说:“我是华山君的使者,想拜托您转交一封信给高池君。等您到了咸阳,经过高池的时候,会看到一棵很大的梓树,树下有一块纹理特殊的石头。您只要拿起那块石头叩打树干,就会有人应答,您把书信给他就好了。您可不要私自拆开书信,只要您把书信好好送到了,您就会得到丰厚的酬答。”

当郑容来到高池,找到梓树,叩打树干,果然听到有人应答,而接下来,郑容仿佛做梦一般,看到眼前是一座宏伟的宫殿,有人出来取走了书信。过了一会,郑容听到宫殿里边有声音说:“祖龙死。”

秦始皇是怎么努力逆天改命的?一是巡游,二是迁徙 - 天天要闻

故事讲得活灵活现,还有很好的悬念设计。华山君使者叮嘱郑容不能私拆书信,这正好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很想知道书信的内容。而郑容依照要求完成了任务,书信被取走了,信里的内容似乎就这样成了谜。在读者刚刚生出一丝失望的时候,情节忽然有了转折,收信人读出了书信的内容,刚好被依然在宫外没有离开的郑容听到。

我们从人名推断,华山君应当是华山的山神,高池君应当是高池的水神,而华山和高池都离咸阳不远,看来当地的鬼神界正在沟通着一个重要信息:祖龙就要死了。

祖龙到底是何方神圣呢?从《史记》的记载来看,秦始皇显然意识到祖龙可能指的就是自己,但又不愿承认,于是勉强把祖龙解释为人的祖先。估计秦始皇心里最担忧的解释是这样的:“祖”指的是开国始祖,至于“龙”,秦朝在五德终始说里属于水德,500年前秦文公出猎的时候,水里出现过一只黑龙,那就是水德的祥瑞,那么“祖龙”说的就是自己没错了。

龙的演变

今天我们读这段记载,会觉得“祖龙”既然有一个“龙”字,自然是指皇帝。但是,当时还没有产生“真龙天子”的说法,龙虽然被当作一种神通广大的生物,但地位远远谈不上崇高。前边讲过,古代中国的朝廷礼服有一整套规定图案,统称十二华章,上衣的图案一共6种,由高级到低级的排序是日、月、星、山、龙、华虫,龙仅仅排名第五。

直到宋朝,高级官员依旧可以使用龙纹,所以王安石也遇到过一起“祖龙”事件。事情是这样的:在王安石过世的前一年,一天凌晨,看门人见到一名小厮送来一支用青布包裹着的白杨木笏板。王安石看到笏板以后,非常不快,把它扔在了墙根底下。那笏板上写着5个字:“明年祖龙死。”

秦始皇是怎么努力逆天改命的?一是巡游,二是迁徙 - 天天要闻

显然,这里的祖龙,指的就是王安石了,王安石自己也明白这个意思,所以才会气急败坏。

这件事出自宋朝笔记小说《孙公谈圃》,是由孙升口述,刘延世记录成文的。孙升是宋英宗朝的进士,在北宋的党争当中站在旧党的一边,饱受新党迫害,所以在《孙公谈圃》里边没少说王安石的坏话。王安石收到死亡预言的故事也许只是旧党人士的以讹传讹,但故事里边反映出来的细节是不差的,“祖龙”并不对应着当朝天子,而是对应着王安石,宋朝人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

话说回来,当秦始皇意识到山鬼预言了自己的死期,自我开解说山鬼只能预言当年的事,这里边其实也有玄机。当时已经进入秋季,而秦朝以十月作为岁首,这就意味着一年将尽,马上就到明年了,秦始皇认为自己只要顺利挨到明年,死亡预言自然也就失效了。

移民迁徙

当然,稳妥起见,还是要占个卜才好。占卜的结论是“游徙吉”。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建议秦始皇做两件事:一是巡游,二是迁徙。

迁河北榆中三万家;赐爵一级。

秦始皇真的照办了,第二年马上开始了自己的第5次——也是最后一次巡游,而在本年度最后的日子里,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迁徙活动,这就是《资治通鉴》记载的“迁河北榆中三万家,赐爵一级”。

秦始皇是怎么努力逆天改命的?一是巡游,二是迁徙 - 天天要闻

这段史料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但《资治通鉴》抄错了一个字,把“北河”写成了“河北”。胡三省给《资治通鉴》作注的时候竟然没发现这个抄写错误,把“河北”解释为“北河之北”,所谓“河北榆中”,大体上是黄河上游,位于咸阳的正北方。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误解,以为是把北河、榆中的居民迁徙到别处,其实刚好相反——可以参照《史记·六国年表》的说法:,“徙民于北河、榆中”。秦始皇应当是把内地的3万户人口迁到了北方和匈奴接壤的地带,这种事当然太招人恨,大概是为了补偿这些移民,所以给他们整体提升了一级爵位。

命运之叹

2009年,北京大学收藏了一批从海外回归的西汉竹简,其中有一部《赵正书》,开篇就讲的是秦始皇在最后一次巡游途中生了重病,于是唏嘘感叹,说天命难道真的不可改变吗,自己已经知道今年要死,不知道的只是具体的月份和日子,所以才会巡游天下,希望可以改变气数和命运,但看来改变不了了。

这一段内容,刚好可以和祖龙预言合拍,说明秦始皇搞的国民大迁徙也好,最后一次巡游也好,都是为了努一下力,看能不能扭转命运。这些内容既然大概率上只是小说家言,我们倒也不妨再借助一部小说——民国文人蔡东藩的《前汉通俗演义》—来体会一下秦始皇当时的心理活动。话说当占卜得到“游徙吉”之后:“始皇暗想,我可游不可徙,民可徙不可游,不如我游民徙,双方并作,当可趋吉避凶。但又恐山鬼所言,今年当死,一或出游,未免遭人暗算,我且在年内徙民,年外出游,便可无虑了。

秦始皇是怎么努力逆天改命的?一是巡游,二是迁徙 - 天天要闻

于是颁诏出去,命将内地百姓三万家,分徙河北榆中。百姓并无事故,又要离乡背井,扶老携幼,辛辛苦苦的历碌奔波,这种不幸情事,真是出诸意外,没奈何吞声饮恨,遵旨移徙去了。”

“迁北河榆中三万家”应当是当时的史实,如果我们采取无神论的立场,就只能推测这次人口迁徙是为了充实边地人口,巩固长城防线,或者像司马光那样,只保留事实,不揣测理由,还把原本怪力乱神的因果关系直接删除。但也许当时真的流传着不祥的谣言,所以在下一年刚刚开始的第3天,秦始皇就忙不迭地出游去了。

这是秦始皇的最后一次巡游,也是一次未能完成的巡游,我们下一讲再谈。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800余米地道承载抗日红色记忆!人民第一堡垒焕新 - 天天要闻

800余米地道承载抗日红色记忆!人民第一堡垒焕新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战》,唤起多少人对抗战岁月的回忆。位于顺义区龙湾屯镇的焦庄户村,几十年来一直保留着地道战的痕迹。
天庭权力架构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统御三界? - 天天要闻

天庭权力架构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统御三界?

在中国传统神话体系中,玉皇大帝统领的天庭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神界政府",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个神秘而威严的天庭管理体系,揭开神话中"天界公务员系统"的神秘面纱。
印度拒签上合声明后,中方转头成立新组织?莫迪后悔来不及了 - 天天要闻

印度拒签上合声明后,中方转头成立新组织?莫迪后悔来不及了

路透社记者:印度外交部发言人称,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未就联合声明达成一致,因为印度希望该声明反映其对恐怖主义的关切,但“某个国家不能接受”。中方对此有何回应?印度指的是哪个国家?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主管部门已经发布了有关消息,你可以参阅。
站上世界舞台,中国U17女足全力冲击新历史 - 天天要闻

站上世界舞台,中国U17女足全力冲击新历史

本文字数|1565字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20年前以球员身份参加男足世青赛,如今以主帅身份迎接女足世少赛。王洪亮与U17女足心向未来,年轻的战场已经硝烟弥漫。20年前的夏天,中国足球曾给中国球迷留下了一段美好到虚幻的回忆。荷兰世青赛之夏,由克劳琛挂帅的中国U20国家队先后击败了土耳其、乌克兰和巴拿马,以3战全胜、轰入...
傅国涌突发心梗去世,终年59岁!一生育人无数,全国各地学子慕名来上他的课…… - 天天要闻

傅国涌突发心梗去世,终年59岁!一生育人无数,全国各地学子慕名来上他的课……

太突然了!知名教育学者、历史学者、作家傅国涌,于2025年7月7日凌晨在杭州打铁关家中,因突发心梗去世,年仅59岁。傅国涌儿子傅阳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他透露,当时半夜他就在家中,陪在傅国涌老师身边,心梗发生非常突然。家中一时难以接受这个消息,傅阳在电话那头哽咽:“我妈妈最难接受,她现在已经被送进医院急救....
1934-2025,一首《毕业歌》的时空对话! - 天天要闻

1934-2025,一首《毕业歌》的时空对话!

2025年7月,南京夫子庙景区。昂扬的小号声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大学生们手拉手,由四面八方汇聚到“天下文枢”牌坊下,唱响《毕业歌》。这是一首来自91年前的青春呐喊。《毕业歌》,创作于1934年,是电影《桃李劫》的主题曲,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1934年 《毕业歌》黑胶唱片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同学们,大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