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装征订 | 一本书了解“世界终结之年”——1914

2022年06月28日20:32:21 历史 1611
特装征订 | 一本书了解“世界终结之年”——1914 - 天天要闻

1914年的今天,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枪杀。

一个月以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在德、俄、英、法等其他大国的推波助澜之下,国际局势迅速恶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特装征订 | 一本书了解“世界终结之年”——1914 - 天天要闻

这场为期四年的战争将造成3700万人死伤,摧毁传统的社会结构,根除古老的政治制度,并开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世纪。

一战”的起因真的仅仅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它又如何终结了那个时代?这究竟是不可抗力,还是必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斗争?

一百多年来,人们不断地对此进行反思。

特装征订 | 一本书了解“世界终结之年”——1914 - 天天要闻

战争史畅销书作家保罗·哈姆通过查阅海量文献资料,试图在《1914:世界终结之年》一书中解答这些疑惑,回望那个充满不安的年代,揭示当时的世界如何一步步走向撕裂和瓦解。

1914何以成为“世界终结之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段时期,也被称为“镀金时代”,是人们在很多年后依然无比怀念的时代。

特装征订 | 一本书了解“世界终结之年”——1914 - 天天要闻

那时候欧洲强国的政权还都把握在几个表兄弟手中。就像《唐顿庄园》所展示的,贵族们喝着下午茶,出席各种舞会;穷人服侍富人,在田间、工厂劳作;军人们读莎士比亚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举办。

特装征订 | 一本书了解“世界终结之年”——1914 - 天天要闻

人们赞美现代文明和机器,却全然不知接下来等待他们的是多么可怕的危机。无数年轻人将走上战场,整整一代人都被摧毁。

从宏观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漫长的19世纪”画上了句号,使1914年成为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一道重要分水岭。

特装征订 | 一本书了解“世界终结之年”——1914 - 天天要闻

参加了“一战”的英国诗人西格弗里德·萨松

最广为人知的诗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而对于数以百万计的男人、女人和家庭来说,1914年是世界终结之年。信仰和确定性崩塌,人们在麻木无情的日常屠杀下变得残暴。

战争进一步激化了欧洲各国的民族矛盾,再加上利益瓜分不均,也为更加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隐患。

《1914》的作者保罗·哈姆从不同国家的角度出发,立足新的文献资料,客观、全面地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故事。

从外交活动中的纵横捭阖到西线战场上的血火硝烟,从上层阶级的尔虞我诈到普通民众的苦难哀愁,从参战人数到各国武器数量,本书试图回答20世纪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之一:1914何以成为“世界终结之年”。

《1914》“烽火残阳”特装本

开启征订

在“一战”结束100多年后的今天,“方尖碑”书系编辑团队精心打造了《1914》“烽火残阳”特装本。

我们采用【喷色】+【雕刻】双重工艺,将图案以【激光烧灼】的方式呈现在书口,并随书附赠精美藏书票。

特装征订 | 一本书了解“世界终结之年”——1914 - 天天要闻

左:内封立体图;右:外封立体图

“烽火残阳”特装本目前在译林出版社官方旗舰店、有赞、天猫、小红书、抖音、京东、摩点、当当、一条等平台上架

售价:128元,译林书友还可领券享10元优惠!

本次征订从2022年6月28日10:00开始,到7月19日23:59结束,仅此一批,不再加印。

“激光灼烧”士兵剪影

以战争的惨烈映衬和平的珍贵

丨设计灵感丨

我们希望书口设计可以成为正文内容的延续,以战争的惨烈映衬和平的珍贵。

丨封面油画丨

特装征订 | 一本书了解“世界终结之年”——1914 - 天天要闻

封面选用了美国著名画家约翰•萨金特的画作《毒气》,它描绘的是“一战”期间受到芥子气袭击受伤的士兵走向战地医院的场景。

其余死伤者躺在他们脚边,昏黄的落日营造出惨淡的光线,远处有人在踢足球,仿佛与伤兵的悲欢并不相通。画面象征了战争的盲目与荒诞。

丨书口图案丨

书口图案来源于一张拍摄于“一战”时第三次伊普尔战役期间的老照片,照片中一队英军士兵正行军经过饱受战火蹂躏的比利时乡野,去迎接他们未知的命运。

特装征订 | 一本书了解“世界终结之年”——1914 - 天天要闻

伊普尔位于西佛兰德,是比利时境内的一处战略要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在这里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战役,其中以第三次战役最为惨烈,在各种统计资料中,交战双方伤亡人数在40万-80万之间。

这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役:战后德军总参谋部在一份文件中认为该战役“使德国濒临崩溃”,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也在回忆录中承认该战役是“战争中最大的灾难之一”。

特装征订 | 一本书了解“世界终结之年”——1914 - 天天要闻

这场战役就彷佛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身的缩影:在造成巨大伤亡和惨重损失的同时,让参战各国优秀的年轻人在无谓的冲突中走向毁灭。

丨书口工艺丨

《1914:世界终结之年》“烽火残阳”特装本采用【喷色】+【雕刻】双重工艺,将照片中行军队列的轮廓以【激光烧灼】的方式呈现在书口。

特装征订 | 一本书了解“世界终结之年”——1914 - 天天要闻

细节展示(一)

特装征订 | 一本书了解“世界终结之年”——1914 - 天天要闻

细节展示(二)

丨附赠藏书票丨

《1914:世界终结之年》特装版将随书附赠藏书票1张。

特装征订 | 一本书了解“世界终结之年”——1914 - 天天要闻

设计素材取自德国著名画家凯绥·柯勒惠支的一幅版画作品。1914年,柯勒惠支的儿子在前线丧生,悲痛中的画家创作了这幅名为《牺牲》的版画。

特装征订 | 一本书了解“世界终结之年”——1914 - 天天要闻

画中怀抱婴儿的母亲衣不蔽体、双目紧闭,表达了战争中的无助与绝望,以及失去孩子的痛苦,流露出浓厚的反战情绪。

特装征订 | 一本书了解“世界终结之年”——1914 - 天天要闻

译林出版社微信矩阵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 天天要闻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7月11日上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福建新闻广播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上海第一财经广播江苏太仓融媒体中心福建长乐融媒体中心福建福清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启沧海云帆丝路新——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国航海日特别直播【点击图片回看直播】本次直播以福建新闻广播为总直播间,通过多地记者连线、现场采访、专题视频...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军统头子颜面尽失的三天 - 天天要闻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军统头子颜面尽失的三天

资料图片:戴笠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报均以醒目的通栏标题登载了一则消息《军统局特工首脑戴笠被香港警务处拘留》。戴笠,这个掌握着5万多名军统特务、世人皆知的杀人魔王、国民党许多军政要员都忌惮三分的军统头子,是怎么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好好的
华夏这五千年,遭遇4次危机,但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 - 天天要闻

华夏这五千年,遭遇4次危机,但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

“滚滚长江东逝水”,改朝换代多了去。可中华民族的根,一直没断过。不过,在此期间,也是险象环生,这根,曾四次差点被刨被断。好在,每一次,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此乃中华国运!头一次是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八王之乱把国家搅成烂泥。
大刀队是我们的悲哀,并不是什么荣耀 - 天天要闻

大刀队是我们的悲哀,并不是什么荣耀

大刀队最早得追溯到国民革命军西北军那时候。1933年,长城抗战打响,日军大举进攻喜峰口。当时中国军队的处境有多惨?枪支弹药都凑不齐,工业底子薄得像张纸,连个像样的炮都造不出来。面对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机枪甚至坦克,咱们的西北军将领没办法,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