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读了这篇文章后批示:印发全军,在教材中却“消失”了20年

2022年06月21日12:53:25 历史 1246

著名作家魏巍于2008年8月24日晚7点12分,在北京301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8岁。

毛主席读了这篇文章后批示:印发全军,在教材中却“消失”了20年 - 天天要闻

魏巍

魏巍, 1920年出生于河南,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曾任《解放军文艺》副总编、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总政治部文艺处副处长、北京军区宣传部副部长、《聂荣臻传》写作组组长、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等职。


在创作方面,魏巍的代表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曾经广为流传,并入选中学课本,影响过几代读者。


从1959 年始至1978年,历时20年,魏巍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再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战争生活,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这部长篇小说与魏巍的另两部作品《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一起构成了“革命战争”三部曲。


谁是最可爱的人?

是谁第一个喊出了时代和人民的心声?

是作家魏巍。

毛主席读了这篇文章后批示:印发全军,在教材中却“消失”了20年 - 天天要闻

毛主席批示:印发全军

“最可爱的人”和“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在当代中国已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名词。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作品,家喻户晓,流传中外,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鼓舞、教育了几代人。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头条发表了魏巍的这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毛主席阅后批示:印发全军。


朱德读后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


周恩来在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上讲话时,竟推开了讲稿,对着话简大声地说:“在座的谁是魏巍同志,今天来了没有?请站起来,我要认识一下这位朋友(这时,全场都望着从座位上站起来的魏巍,热烈鼓掌)我感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个‘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


1957年,莫斯科国家艺术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俄译本。马尔科娃在序言中写道:

“魏巍属于在中国人民觉醒起来进行革命、在动荡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那一代青年作家。1920 年,他出生在河南省郑州市一个小职员家庭里。家境连年的贫穷,很早就使未来的诗人、作家经历了艰苦的生活,很早就促使他觉醒起来,抗议笼罩在国民党社会的不公平……魏巍的这些特写作品现在已经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在这些作品中,他真诚地赞美,歌颂朝鲜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他的每一篇特写,都浸透着难以遏制地相信普通人、相信人民的光明未来的信念。这些特写作品,现在仍未失去其魅力。”


毛主席读了这篇文章后批示:印发全军,在教材中却“消失”了20年 - 天天要闻

一篇散文,为人民子弟兵树起一座英雄丰碑


《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中外引起了如此广泛而强烈的反响,原因在哪里?它的创作经过是怎样的?


1951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112师担负穿插任务,他们成功地穿插到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切断了敌人的后路。


南逃之敌为了夺回生路,拼命地向112师扑来。北援的敌人为了接应南逃的溃军,也疯狂地扑向112师。


面对人数众多、装备精良的美军,112师承受了最大的战场压力,整个战场杀得天昏地暗。


松骨峰是美军争夺的要点,在这里守卫的是112师335团1营3连。他们打了最悲壮的一仗。


美军集中了32架飞机、18辆坦克、几十门榴弹炮和千余名步兵向3连进攻。我3连官兵用血肉之躯拼死抵抗,打败了美军的无数次进攻。


最后,3连仅剩下7个人,仍顽强地坚守住了阵地。师指挥所听到3连在松骨峰的壮举时,所有在场的同志都肃然默立,流出了眼泪。


战斗结束后,112师师长杨大易去了3连阵地,看到一生难忘的场面:“阵地前沿堆满了几百具美军尸体和打乱摔碎的枪支。牺牲的我3连官兵,有的紧紧抓住敌人的机枪,有的手中的手榴弹沾满了敌人的脑浆,有的嘴里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战士邢玉堂、2排副排长王健侯身上的余火还在燃烧,他俩的身子压着敌尸,牙齿和指甲深深地嵌进敌人的皮肉里……”


事后,杨大易将3连阵地的情况告诉了前来采访的魏巍,又陪同他重访了3连阵地。


魏巍要找3连幸存的官兵采访战斗的经过,但全连除牺牲和重伤送往医院的,只剩下一名通讯员。后来,他找到了一营营长王宿启。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素材都是王营长流着眼泪向他讲述的。


毛主席读了这篇文章后批示:印发全军,在教材中却“消失”了20年 - 天天要闻

1951年2月,魏巍完成了3个月的朝鲜采访,回国后便奉命到《解放军文艺》任副总编。他开始抓紧时间写出自己在朝鲜的见闻和感受,特别是松骨峰战斗的场面在他脑海里频频出现,激励他不得不动笔。


在写作中,魏巍从20多个最为生动的故事中,几经推敲、删减,最后选定了3个最能表现英雄本色的典型事例。由于感受深刻,下笔如有神,一气呵成,一天多的时间就完成了。


稿子写好后,魏巍交给《解放军文艺》主编征求意见,宋主编看后当即说:“马上送《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社长邓拓看了这篇文章十分激动,破例决定将此文放在《人民日报》头版社论位置发表。

毛主席读了这篇文章后批示:印发全军,在教材中却“消失”了20年 - 天天要闻

1990年8月的一天,原志愿军355团给魏巍打来电话,说《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的烈士李玉安还活着,他来老部队送小儿子参军,想见一见魏巍。


李玉安来到魏巍家,两位老战士叙旧交谈,回忆当年松骨峰战斗和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过。他给李玉安续上一杯茶,自己也呷了几口,疑惑地问:“这么多年了,你为什么不来找我?为什么不来找老部队?”


李玉安这才讲述了当年在朝鲜战场负伤后的情况。当时,李玉安胸部负了重伤昏迷六七个小时后,被朝鲜人民军的一名司号员救下了阵地,3天后由友邻部队送往野战医院,做了开胸手术,才幸免一死,后来又转回国内治疗。


伤愈后,因伤残复员到老家黑龙江巴彦县兴隆镇,在粮库当了一名普通工人,默默苦干了几十年。


他说:“比起牺牲的战友,我算幸运多了。娶了老婆成了家,生活不错了。这次要不是小儿子想当兵,我也不会来麻烦老部队,更不会来麻烦你了。”


李玉安是1946年参军的老兵,在解放四平、天津和渡江作战中,多次立功。但他从不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功绩。复员到地方40多年,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做贡献。那时他月薪不足百元,要维持8口之家的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从来没有向政府和老部队伸过手。他不仅在战场上是“最可爱的人”,在和平建设时期,也是“最可爱的人”。


会见结束时,魏巍把一部精装的长篇小说《东方》和一部《魏巍散文集》赠送给了李玉安,并在书的扉页上题写了“您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毛主席读了这篇文章后批示:印发全军,在教材中却“消失”了20年 - 天天要闻

李玉安

在教材中“失而复得”

自2001年起,《谁是最可爱的人》消失在语文教科书中,而倡导将这篇文章删除的是前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


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王旭明表示:“思来想去,《谁是最可爱的人》与现在的形势不合,所以就删掉了。”


据了解,这篇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课文被移出了教材。理由有三:一是煽情、滥情;二是渲染战争,描写血腥;三是“不合时宜”。


随之,像《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等这样歌颂爱国主义的文章,均被移除了教材。

毛主席读了这篇文章后批示:印发全军,在教材中却“消失”了20年 - 天天要闻

除之之外,2008年岁末,《语文新圃》 杂志登载了一篇由中学语文教师令狐补充撰写的有关人教社将已故著名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撤出课本的评论文章。


该文称:

“将《谁是最可爱的人》文撒出中学课本是明智之举,这是现行教材的编撰朝着正确的、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方向迈进的一大步。这位教师称:《谁是最可爱的人》 一文之所以能影响几代人,其主要原因还在于该文用文学的手法,别具一格地将浓烈的感情挥洒在残酷战争中普通士兵身上。但是,它对战争血腥的渲染、对人类残酷的相互杀戮和为善施爱行为之间的巨大落差,仿佛说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而是人与魔鬼的决斗,其文学性的描写难以反映世道人心的本质。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其文学价值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煸情和滥情之作。同时文中意欲竭力表白的战争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的幸福来源之说,也在逻辑上存在似是而非的毛病。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篇文章更多的是一个时代意识形态宣教的产物,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


毛主席读了这篇文章后批示:印发全军,在教材中却“消失”了20年 - 天天要闻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的大地震,再一次考验着我们的民族。在这灭顶之灾压在灾区人民身上的时候,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救星”——人民解放军,奔波在废墟之中。当时,中央电视节目主持人激动地说:“最可爱的人来了,人民得救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最可爱的人,就没有灾区人民的一切!


不过,时隔20年,该篇文章终于回归课本了。据2021年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改动明细显示,在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科书第二单元中新增第七课《谁是最可爱的人》。

毛主席读了这篇文章后批示:印发全军,在教材中却“消失”了20年 - 天天要闻

结语

可以说,“最可爱的人”这一意念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人们的灵魂深处。“最可爱的人”的意念在思想领域的教育意义是无比巨大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张掖大事记之二(1952年——1953年) - 天天要闻

张掖大事记之二(1952年——1953年)

6 月 各县于 上年12月至是月开展反贪污、 反浪费、 反官僚主义的 “三反” 和工商界开展反行贿、 反偷税漏税、 反盗窃国家资财、 反偷工减料、 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 “五反” 运动。
石雷、弹丸、兽首……箭扣长城考古有新发现 - 天天要闻

石雷、弹丸、兽首……箭扣长城考古有新发现

5月9日启动当天,就发现了石雷、弹丸;5月12日,又发现了建筑构件兽首、板瓦、筒瓦、勾头……敌台南侧,可见砖砌墙体整面倒塌。于丽爽摄冯伟旖 摄箭扣长城修缮五期项目正在进行前期考古发掘。其中第二座敌台、怀柔长城120号敌台的发掘刚刚开始,就惊喜不断。工人从敌台南侧开始清理。于丽爽摄120号敌台是一座空心敌台,结构...
比国王富有的44岁印度籍英国首相妻,偏爱平民生活,还有点儿懒 - 天天要闻

比国王富有的44岁印度籍英国首相妻,偏爱平民生活,还有点儿懒

阿克莎塔·穆尔蒂 (Akshata Murty),是英国现任首相里希·苏纳克的妻子,因为拥有一个亿万富翁父亲,同时还拥有其父亲公司的一些股份,所以穆尔蒂女士被认为比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还要富有,身价超过5亿英镑(约45.2亿RMB)。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穆尔蒂和丈夫都是印度人,但却拥有不同的国籍。现年45岁的苏纳克是土生土长的...
1878年第十次俄土战争,沙俄大获全胜,为何放弃拿下君士坦丁堡 - 天天要闻

1878年第十次俄土战争,沙俄大获全胜,为何放弃拿下君士坦丁堡

1856年第九次俄土战争过后,沙俄一败涂地。由于英法联军的参与,奥斯曼土耳其又雄起了一把。这事儿让沙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丢了在巴尔干半岛已经获取的地盘,而且还失去了在黑海拥有海军的资格。不过当时沙俄的对手是位列世界前三的列强英法,他们也只能咽下这口气。要真的继续打下去,克里米亚不保是小,莫斯科和圣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