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2021年10月10日17:13:12 历史 1354

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10月9日上午,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大会举行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在与演播室连线时说,“现场正滚动播放关于辛亥革命的纪录片影像”。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一直以来,辛亥革命都是重大题材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影像看辛亥革命,也能让人感受到激奋力量。


一声枪响

110年前,民众、新军士兵已经开始接受现代思潮的洗礼,封建体制再也无法禁锢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然而,一次次革命起义被镇压,以失败告终。

武昌起义爆发前夕,起义消息泄密,多名革命志士遇害,士兵们心情沉重。此时,军官陶启胜来到营房进行巡查,发现士兵们交头接耳,便大声呵斥,此举彻底点燃新军士兵的怒火。一声枪响,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大幕。

这一枪,意义非凡。许多描写辛亥革命的影视作品,不约而同地将画面聚焦在这一柄枪上。

纪录片《辛亥》中,呈现了一些由当时国外媒体记录下来的纪实影像,独白声中,画面围绕一柄汉阳造步枪开始叙事。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时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这样描述——

“一支普通的汉阳造向帝国的权威率先发出挑战,更多的枪支紧随其后,向‘帝国不朽’的神话发出致命的咒语。或许,要撬动这一庞大沉重的躯体,只需要轻微的力量就足够了。”

电影《辛亥革命》中,发出这声枪响的人嫁接到随后集合队伍对空连放3枪发起武昌起义的熊秉坤身上。一组蒙太奇镜头,将营房内陶启胜的作威作福与熊秉坤的正气凛然形成鲜明反差。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在熊秉坤举枪瞄向陶启胜后,陶启胜怯懦地逃出门外。枪口对向门外,镜头陡转定格在枪口,意味深远。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关于辛亥革命的讲述,也有一些逸事,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黎元洪被迫做起义军首领。

电视剧《走向共和》中,三名起义军首领将藏在床底的黎元洪拉出,因为其时他是城中军衔最高之人,较适合带领起义军。在“威逼”之下,黎元洪唯有答应,这一幕十分诙谐。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当黎元洪的辫子被起义军抛向空中,也意味着封建王朝的谢幕。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鼠疫前因与局限性的后续

纪录片《辛亥》的一个特色是以小见大,片子伊始,便由一则“不起眼”的新闻报道切入——一名叫单太和的人离奇死亡,死因不明。但这则几十个字的消息并没有让人意识到,一场灾难即将降临。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随着更多同类消息传出,众人方知,一场鼠疫正袭击华北大地。这场鼠疫从哈尔滨起,当蔓延至京城时,彼时医官用“十万火急”上报,但摄政王载沣却表示一切已部署妥当。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鼠疫使民心散去,随着之后种种事件,最终在四川保路运动这一导火索后,辛亥革命在必然性的历史逻辑中爆发。

可辛亥革命的爆发也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第一幕场景,便是在袁世凯府邸,剧集用了写意的“末日景象”“白日打灯”画面,直斥革命成果的被窃取和必然覆灭。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但辛亥革命更大的意义在于其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呼唤而出。电视剧《光荣与梦想》中,毛泽东就在与宋庆龄的对话中说出“继承中山先生之志”。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在总台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报道中,对于大会举行的意义,特约评论员杨禹这样分析——

体会辛亥革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联系;

体会辛亥革命发生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历史逻辑;

体会以孙中山为代表辛亥革命先驱的奋斗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内在联系。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前赴后继的救亡图存者

辛亥革命,是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结果。在影视作品中,人物群像的描绘能让观众清晰看到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寻出路的精神意志。

电视剧《辛亥革命》中,国学大师章太炎在被清廷关押两年后被人话为“疯子”,但他在狱中的“疯言疯语”却字字珠玑,亦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文人傲骨。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电影《辛亥革命》中,林觉民被带去被张鸣岐问话一幕,林觉民突然站起俯视看向张鸣岐。当镜头聚焦林觉民,远处的光洒向其人;而当镜头对准张鸣岐,则身处“黑暗”。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站起来后,林觉民说道——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辛亥革命中,亦有女性革命先驱的身影。当秋瑾走向刑场,说出“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时,巾帼的铿锵之力顿显,两千年的封建思想也土崩瓦解。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在所有有关辛亥革命的影视作品中,最当讲述的必然是孙中山。《走向共和》中,孙中山在前期的思想相对稚嫩,但在后期,他视野的长远性逐渐显现——他心系群众,当有人说“老百姓的素质低,不能使用民权”,他以孩子“不识字就不用上学堂”反证。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在一次次铿锵有力的演讲中,他的革命理念逐渐清晰,直到片尾发起二次革命的一段演讲达到思想顶峰。

影像|110年前的那场革命 - 天天要闻

关于辛亥革命影视作品中孙中山的片段无须赘述——不过,在文娱头版(ID:wenyutouban)此前采访曾8次出演孙中山,《走向共和》《辛亥革命》《中流击水》等剧孙中山扮演者马少骅(延伸阅读:从“鞠躬”找到蔡元培|专访演员马少骅)时,他透露《走向共和》片尾演讲共有9页纸,他为之准备了数月去研读揣摩。当他透过贴近人物磨炼演技后,对于演绎孙中山,有了更多思考,“他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有两个字特别了不起——无私。他的‘天下为公’在他的所思所做里无形中就已是他的人生信条”。

历史长河中,辛亥革命激发出了民族旺盛的生命力;而在影像世界里,对辛亥革命的客观讲述,也让其中蕴含的精神得以留存在一代代人记忆中。


-END-

主编:依梧

作者:宵夜

编辑:五魁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