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乐朝文字狱

2021年10月04日17:33:02 历史 1306


燕王朱棣是明太祖的第四子。他兴起“靖难之役”,旨在夺取侄子惠帝的皇位。这场政治斗争极其残酷:在流血的军事斗争之后,又出现了流血的思想斗争,即把一切反对燕王篡位的文人全部杀光。其中方孝儒练子宁、茅大芳等人的血案,还带有文字祸的性质。

大明永乐朝文字狱 - 天天要闻


方孝儒案。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攻下京师,明太祖的长孙惠帝在宫廷大火中不知所终。为筹办登极大事,燕王命方孝儒起草诏书。方孝儒(1357—1402年)字希直,浙江宁海人。他原是惠帝的侍讲学士,因反对燕王篡位,便拒绝起草,投笔于地。燕王威胁说:“独不畏九族乎?”在封建社会里,最重的刑罚是“灭九族”,可是方孝儒不怕:“便十族,奈我何!”燕王还想勉强他起草,他拿起笔来,大书四字:

燕贼篡位!

这四字揭穿燕王的阴谋,可也招致方孝儒的灭族。燕王大怒,令左右拿刀从他的嘴边直割到耳旁,见他仍不屈服, 便将他凌迟处死。

他的弟弟方孝友与他一起被杀。他的妻子郑氏及二子方中宪、中愈自缢而死, 二女投秦淮河自尽。他的宗友及母族林彦法等、妻族郑原吉等也都灭族。他的朋友、门生廖镛、林嘉猷等被抓去,凑成十族 ,也均凌迟处死。行刑达7日之久,死者计873人,充军边远地区而死的有1000多人。一时之间,死亡阴影遮盖整个京城 。

临海人叶惠仲因重修《太祖实录》,直斥“靖难”为逆党,也被灭族。

练子宁案。 燕王从血泊中登上帝位,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即位后,仍以鲜 血开路,大杀不愿臣服的文人。如:

练子宁,名安,以字行,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惠帝时任右副都御史。他 被缚至成祖前,因出语不逊,被割断舌头。成祖说:“吾欲效周公辅成王耳!” 历史上,周公忠心地辅佐侄子成王治国,已传为美谈,而明成祖却率“靖难”之师 ,致侄子惠帝于死命。练子宁已不能说话,还用手指蘸着自己的舌血,在地上写字,去戳穿成祖的骗局 。那血字是 :成王安在?!

成祖看罢大怒 ,即将他凌迟处死。他的亲族被杀的有151人,充军边远地区的有几百人。

大明永乐朝文字狱 - 天天要闻

南京阳山碑


茅大芳案 。茅大芳,名浦,以字行 ,泰兴(今属江苏)人。惠帝时任右副都御史。当燕王率“靖难”之师南下的时候 , 他寄诗给淮南守将 、明太祖宠婿梅殷

诗云:

幽燕消息近如何 ?

闻道将军志不磨 。

纵有火龙翻地轴,

莫教铁骑过天河。

关中事业萧丞相,

塞上功勋马伏波。

老我不才无补报,

西风一度一悲歌。

把坚守淮北、阻击燕兵南下同汉丞相萧何、伏波将军马援的功业相提并论后来燕兵攻下京师,他即被捕。明成祖责问他赠诗之事,他仍不屈服,就把他连同他的儿子茅顺童、道寿、文生一起杀掉,他的两个孙子也死于狱中。他的妻子张氏的遭遇也很悲惨:张氏已有56岁了,还被送到教坊司去,病死后,明成祖竟下令:“抬出去,着狗吃了!”

大明永乐朝文字狱 - 天天要闻

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


朱权案。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腾出手来对付宁王朱权(1378—1448年)。朱权是明太祖的第十七子。在明太祖众多儿子里,他是能同燕王并驾齐驱的,因有“燕王善战,宁王善谋”的说法。燕王兴“靖难之役”,拉宁王朱权来参谋,甚至说“事成,当中分天下”,及至燕王登极称帝,却又赖掉了。朱权请求改封南土,先后提出封苏州、杭州,可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明成祖均不答应,最后改封于南昌。朱权借《日蚀》诗 ,抒发心中的不满 :
光浴成池正皎然,

忽如投暮落虞渊。

青天俄有星千点,

白昼争看月一弦。

蜀鸟乱啼疑入夜,

杞人狂走怨无天。

举头不见长安日,

世事分明在眼前。

怨望之意,跃然纸上。不久,有人告他“巫蛊诽谤”,即用巫术咒诅天日以陷害皇 上 。明成祖趁机派人明查暗探,造成了向朱权开刀的声势。事虽不甚了了,但目的已经达到,是叫朱权惶惶不可终日,那无异于在他的头上悬一把无形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血洗宫廷之后,明成祖已经发觉,对付政治上的反对者,单靠肉体消灭的 办 法是不行的,还得常用精神恐吓的手段。这表现在文艺上,是严禁亵渎帝王圣贤的词曲,“敢有收藏的,全家杀了”;同时又禁毁方孝儒的诗文,凡收藏的,都判死罪。永乐三年(1405年), 庶吉士章朴因藏有方孝儒诗文,被告发而戮于市 。

与明太祖一样,明成祖在思想上也奉程朱理学为一统天下的准则。所谓准则,就像刀子,谁触犯谁就流血。永乐二年(1404年),饶州府士人朱季友著书立说,指斥程朱理学。明成祖看罢大怒,骂道:“此儒之贼也!”下令把他痛打一顿,押回老家看管,烧毁他全部著作。

与此相应,在科举考试上,也时用精神恐吓的手段。永乐七年(1409年),考试官邹缉、徐善述因试题出自《孟子节文》、《尚书·洪范》“九畴”,被控为出偏题而下狱。

明成祖很像明太祖。在“靖难之役”,他镇压文人的暴行,竟同明太祖一样凶残。不过,他还不至于从文字上捕风捉影,去罗织罪名,如朱权有“不见长安日”的诗句,并未判刑;朱季友指斥程朱理学,也不处死;就是永乐十三年(1415年),瞿佑、胡子昂以诗祸入狱,也没有杀掉,以致瞿佑后来有“不才弃斥逢明主”的感恩诗句。

明成祖有一条明确的政治原则,就是屠杀那些反对自己夺权称帝的人,除此之外,他是不轻易开杀戒的。自“靖难之役”后,他忙于抓内削诸藩、外平漠北的大事 ,更无暇去挑剔文字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 天天要闻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董卓,作为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军事人物,其形象在后世的文学和历史记载中往往被赋予了诸多负面标签。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历史文献,尤其是《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书,可以发现董卓早年的形象与性格并非如《三国演义》中那般单一和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