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全国170个师投入70个师部队,危急存亡全国民族大团结

2021年09月04日23:19:02 历史 1470

电影《八佰》讲淞沪会战的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败了三个月,这句话我特别不同意。什么叫败了三个月,上海那么一个弹丸之地没有什么战略纵深,别说三个月,你败一个月试试,那早就没地方退了,你想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败了三个月是个什么概念呢?德国打法国,法国人败了一个半月全国投降了,日本马来战役打英国人,日本人一个军把英国马来印度联军14万人一个半月赶到新加坡,新加坡战役一个周的时间,英国联军8万人就投降了。而淞沪会战之所以能在上海这么点儿的地方打三个月,那是无数中华民国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一个屋子一个屋子打过来的。

淞沪会战全国170个师投入70个师部队,危急存亡全国民族大团结 - 天天要闻

我们今天就好好聊聊淞沪会战,为什么淞沪会战有这么多新兵呢?因为打得实在是太惨烈了,一个师上去没多久就被打得不成建制了,要不断地补充兵员,上来的全都是新兵。

我看当时淞沪会战36师师长宋希濂的回忆录里提到这么一个事儿,就说36师3个月间先后补充了四次兵员,每一次1500到2000人。整整三个月时间,全师伤亡一万两千人。我们知道36师满编也就是八千多人不到9000人,伤亡12000就说明整整一个半师的士兵打没了。宋希濂回忆,说有的士兵来了,刚上战场就战死或者负伤了。从前线负伤下来的伤兵,坐在担架上见到宋希濂就问长官我是在哪个部队负伤的。新兵来了马上上火线,连自己部队的番号都不知道就受伤了,实在是让人心痛。补充来的这些士兵由于要避开敌人白天的轰炸,所以都是晚上到达前线立刻投入战斗。很多人他连自己的番号都不知道,第二天就阵亡了。

不只是宋希濂的部队,这其实是淞沪战场上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当时胡宗南的第一军也参加了淞沪会战,胡宗南当时部队士气旺盛作战顽强,面对敌人是寸土必争每屋必打,打了一个星期伤亡惨重。但是胡宗南一声不吭,后来当时作为战区副司令叫顾祝同,知道情况后就打电话跟胡宗南说今天派部队来换防,胡宗南就说了你们再不来人,明天我要拿着枪上火线顶缺了。

怎么打成这么惨烈呢?其实大致可以分为这么三个阶段,进攻相持和撤退。

从8月14号开打,到8月底,这段时间主要就是中央集团军在上海市区,也就是江湾、闸北、杨浦这一带进攻日租界的日本据点。这期间的主攻主要是宋希濂的36师王敬久的87师和孙元良的88师。当时中华民国的部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因为缺乏火炮和空军的支援,很快在日本增援部队到达之后就停止了进攻,这个时候双方就进入了第二阶段相持。

日本的增援部队从上海北面浏河到吴淞口这一带登陆,登陆以后向我方罗店大厂江湾一线推进,并在这里形成了相持。在这一线一打就是打了两个月,我方军队可以说是寸土不让顶着飞机大炮。阵地白天丢了,晚上再组织敢死队给夺回来。最令人感动的是,有士兵18人主动将手榴弹绑在身上,趴在地上等待战车重来,结果人和战车同时被炸毁,这是古今中外所未有的壮举,也是空前的惨剧。

在日本海陆空火力全开下,阵地的建筑几乎全部被炸平,姚子清少校全营与宝山城共存亡,无一生还。黄维任第十八军第67师师长,黄维67师在罗店打了一个星期,打到最后黄维手下的三个团长一人战死二人重伤,师部除一个电报员,连文书、炊事员都拿了枪上战场了。战后整编的时候,活着的人连一个团都凑不够,但是始终是守住了防线。

日本人一看正面防线无法突破,就决定从侧翼打击我军。11月5日,当时日军从上海南面的金山登陆,对上海守军形成了南北包夹的事态,11日,国军全线撤退,淞沪会战结束。

淞沪会战全国170个师投入70个师部队,危急存亡全国民族大团结 - 天天要闻

那么淞沪会战的转折点无疑就是11月5日日军在金山的登陆,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不防守金山卫,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因为防守不过来。当时在上海北面罗店一线,国军先后投入了七十多个师了,当时全中国一共才170个师左右。

在华北山西也在打仗,像傅作义、阎锡山、汤恩伯他们在山西和日本人打忻口会战太原会战,所以当时全国的形势是东西南北都在打仗,这就是全面战争。上海地区已经投入了七十多万人,实在是没有多余的人来防守杭州湾。更何况上海南部我们看地图海岸线非常长,就算在金山有防守,日本人还可以跑到嘉兴登陆。日本当时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想在哪登陆就可以在哪里登陆。当时其实在浦东和金山附近是有布置部队的,但是人数比较少,所以日军登陆以后就没有受到太多的阻拦,所以当时中国军队面临着被南北夹击的形势不得不全线撤退。

淞沪战基本上就是这么三个阶段进攻相持和撤退,前前后后总共打了三个月,其中进攻和撤退阶段都比较短暂,主要的战斗就发生在相持阶段。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伤亡三十多万,而日军的伤亡在十万左右,伤亡基本比例是3比1 。

淞沪会战全国170个师投入70个师部队,危急存亡全国民族大团结 - 天天要闻

那么淞沪会战为什么打得这么惨烈呢?

第一、装备上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日本每一个师团配置一个炮兵连队,一个炮兵连队有48门75毫米或者150毫米的野战炮,每一个步兵连在下面,它还有一个炮兵中队,四门75毫米的步兵炮,也就是说一个师团有64门大炮。我国的军队很多师的直属部队他就没有炮兵,装备最好是87和88德械师,一个师也只有一个炮兵营,12门75毫米的克虏伯山炮,剩下就是一些迫击炮

日本人坦克在所有二战国家中它算落后的了,一般不超过十吨。美国谢尔曼坦克三十多吨是日本的三倍。日本坦克虽然落后,但是我们中国当时没有什么坦克。1937年的时候中国第一个坦克团在南京成立,而在整个淞沪会战期间,只有两个坦克连参战,还都被日本的火炮给击毁了。所以我们火炮不足没有坦克,那只能用手榴弹了。但就算是手榴弹我们也不是日本人的对手,当时中国军队的手榴弹是扔的,甩开膀子往前扔五十米顶天了,日本人他们怎么用手榴弹的呢?日本他们装备的是掷弹筒,手榴弹放到掷弹桶里面就射出去的,射程能达到100多米。所以你怎么和日本人打,你连手榴弹都扔不过别人。

第二、我们没有制空权敌人飞机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仅如此,还有一些特务和汉奸给指示。陈诚回忆起淞沪会战来说汉奸太厉害了,敌机一来总部到处都是小镜子,一闪一闪的向敌人指示目标,夜间则发射信号弹数不胜数。像这样类似的回忆在罗卓英还有张发奎的回忆录里都有记录,日本人本来就有绝对的制空权,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现在还有人给指路,简直是指哪打哪。

第三,我们不仅没有制空权还没有制海权。有人可能想了说淞沪会战在陆地上打仗,关海军有什么关系?这关系可大着了,因为这次是在上海打仗就在海边上,日本的军舰的舰炮射程十几公里,日本登陆以后依靠主要是海军的舰炮支援。

如果把陆军的大炮和海军的舰炮相比,大家觉得哪一方更厉害呢?其实是海军的舰炮更厉害,因为你看就日本师团一级他装备的152毫米榴弹炮,日本重型巡洋舰上装备的是208毫米的主炮,一个炮在二百多斤重。战列舰的主炮能到16英寸,就是416毫米,能把人都塞进去。不仅如此,陆军的榴弹炮你要拉到阵地,人工调整火炮角度,然后再发射很费劲。海军它不一样,全是机械传动,就说打哪直接转到那个方向,打起来就很方便。

我们知道诺曼底登陆的时候,当时奥马哈海滩之战盟军损失惨重,关键时刻当时海军驱逐舰不顾敌方火炮的威胁,直接开到岸边提供火力掩护,最后才帮助盟军拿下了奥马哈海滩。而在淞沪会战的时候,日本军舰就直接开进黄浦江了,对我方阵地发射。当时的旗舰是出云号重巡洋舰,二百多毫米的炮弹直接可以支援十几公里外的战场,而反观我国陆军装备的是75毫米的火炮,少量150毫米的火炮,你说这怎么和日本打。当时张发奎他在浦东有炮兵阵地的,但是他们的炮兵连出云号打都打不着。不仅如此,为了防止被对方发现自己的炮兵阵地,打完了赶快就能跑换个阵地,所以我们炮兵不仅少利用效率也比不上日本人。

所以淞沪会战的时候中国军队是在装备落后,没有空军和海军有效支援的情况下,依然顽强在前线和日军形成了相持,这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

淞沪会战全国170个师投入70个师部队,危急存亡全国民族大团结 - 天天要闻

看了很多老兵的回忆说自己不怕死,作为军人能够活着走过这么多岁月已经不容易了,比起那些战死沙场的战友来说,这么多年算是赚的。但是这些老兵怕的是后人不记得他们,不记得淞沪会战,我们不怕死但怕你们忘记,请让我们记住这些浴血奋战的将士向他们致敬。

民族英雄有与宝山城共存亡的营长姚子清,镇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第67师师长黄维,第87师师长王敬久,第36师师长宋希濂,第88师师长孙元良,第11师师长彭善,第51师师长王耀武,第78师师长李文,第18军军长罗卓英,第一军军长胡宗南,第74军军长俞济时,第19集团军司令薛岳,作战总指挥陈诚、中央作战军总指挥朱绍良、右翼作战军总指挥张发奎、第三战区副司令顾祝同,还有成千上万的战士和全国各族人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古代钱币价格表—清代 - 天天要闻

古代钱币价格表—清代

上下五千年,下至唐宋元明清,时间线太长,古代钱币种类太多了,一篇文章讲解不完的,今天先详细解说清代铜币,从顺治帝开始,包括版别,以及价格参照清代古钱币分为各局造,有宝泉局、宝源局、宝苏局等还有铜钱后面带字,价格从普通价格50米到十多w都非常
探寻民国老物件:岁月尘封中的时代记忆 - 天天要闻

探寻民国老物件:岁月尘封中的时代记忆

"从民国警哨到六七十年代刻语录的筷筒,这些老物件承载着时代的印记。大户人家的红金化妆盒、堪比豪车的三枪自行车标、精确到0.01克的戥子称,每一件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它们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一部立体的历史书,见证着那个年代的风云变幻与人间烟火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 天天要闻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拉萨7月1日电 题: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作者 李林“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一间整洁屋子里,104岁的大多吉用微微颤抖却坚定的声音道出了深藏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 天天要闻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这世上有个人,没打过仗,没建过国,没写过书,却被全球45亿人尊为“精神祖先”。他不是神仙,也不是圣人,更不是哲学家,他的故事,全靠帐篷、骆驼、儿子和信念撑起来。他生在公元前2000年,死在沙漠边缘,连墓碑都不显眼,却让三大宗教——犹太教、基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 天天要闻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万历十五年》 (二十)7reading.online一、嘉靖这位皇帝的喜爱虚荣和不能接受批评世无其匹,只接近少数佞臣,听到的是各种虚假的情况。二、当嘉靖帝发现大事已被败坏,就把昔日的一个亲信正法斩首,以推卸责任而平息舆论。这种做法使得廷臣
土耳其18岁少女遭性侵后怀孕,19岁未婚夫得知后暴怒将她枪杀 - 天天要闻

土耳其18岁少女遭性侵后怀孕,19岁未婚夫得知后暴怒将她枪杀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前发生震惊社会的事件:18岁少女奥雅布达克遭性侵后怀孕,未婚夫发现后竟开枪将她射杀。当时她怀有5个半月身孕,遭射中胸部送医后不治,腹中胎儿也没能保住。此事成为土耳其国内今年第209起女性遭到杀害事件。奥雅在订婚前几周遭人性侵,未婚夫因她身体不适陪她去医院,意外得知她怀孕后要求解除婚约,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