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真的出家当和尚了吗?

2021年06月07日23:15:42 历史 1038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真的出家当和尚了吗? - 天天要闻

靖难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南京)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真的出家当和尚了吗? - 天天要闻

下落不明

靖难之役历时四年(1399—1402年)。 终以朱棣胜利而告终。但是建文帝的下落却成为了一个谜团。正史中也只有寥寥几句“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几句话一笔带过,那么建文帝究竟去了哪里?

1:出家为僧说

出家为僧说是目前最为人所知的版本。据说当时城破后,建文帝准备投身火海,不做俘虏,但是周围的一个太监说太祖临终之前交给他一个神秘的匣子,说如果建文帝遇到危难,就可以打开他。建文帝打开之后,只见里面装了袈裟,度牒,剃刀,还有一封信,于是建文帝立即按照信中指示,伪装成和尚,成功逃出皇宫,去了云南一带成为了和尚。至于宫中的太监,则穿上建文帝的服饰,被火烧死。等到朱棣赶到的时候,只见尸体已经面目全非,无从追究,只好作罢。正史记载: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有一僧人自称自己为建文皇帝,则是最好的证明。这种说法有正史参考,另外朱元璋早年也是出家为僧,担心自己的孙子会管不住自己的儿子们,给建文帝留了这么一个后招。可信度确实很高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真的出家当和尚了吗? - 天天要闻

2:流落海外说

另一种主流的说法就是建文帝从南京城逃出之后,辗转来到泉州然后流落海外

明成祖继位之后,派郑和下西洋,下西洋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了寻找流落海外的建文帝,其次才是政治性炫耀,进行朝贡贸易,相传当时,北面都是朱棣的部队,于是建文帝只能南下逃窜,到达武汉的罗达寺后,拿出度牒,让当时的方丈和尚帮助自己乘船到海外,方丈于是帮助建文帝逃到了当时的当时的泉州开元寺,后来建文帝跟着一艘波斯商人的船到达了海外的苏门答腊岛,于是建文帝就在此地隐居,直至终老。据说,当地的华人,至今仍在每年农历五月十六建文帝登基那天举行隆重的拜“皇爷”之礼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真的出家当和尚了吗? - 天天要闻


也有人直接认为朱允炆就是被火烧死了,并没有所谓的出逃说法。但是我个人认为建文帝还是逃走的可能性大。还有一种说法是朱棣一直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乡野搜寻建文帝的线索。最终找到朱允炆其实一直是在普洛寺避难。得知此时的朱允炆早已无心朝政,朱棣见此便放了他一马。朱允炆也算是晚年平安,死时四十六岁。


总之,以上种种皆是猜测,建文帝的下落终归没有实证考究,或许有一天,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真相才能够大白于天下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沙和尚原来是什么身份 - 天天要闻

沙和尚原来是什么身份

根据小说《西游记》的记载,沙和尚原来是玉帝身边的卷帘大将!因为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被玉帝贬下凡间,在流沙河为妖,甚至还要派遣飞剑去刺他!根据当代文学家对小说《西游记》的研究,沙悟净的卷帘大将是属于玉皇大帝的贴身保镖,执掌玉皇大帝的贴身
从皇商到破落户:《红楼梦》中薛家“商业帝国”崩塌之谜 - 天天要闻

从皇商到破落户:《红楼梦》中薛家“商业帝国”崩塌之谜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在《红楼梦》构建的那个繁华与衰落交织的世界里,薛家,作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曾经以皇商身份坐拥巨富,其财富之盛,令人咋舌。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商业家族却逐渐走向了衰败,从富可敌国的皇商沦为了破
巴勒斯坦的悲剧告诉我们,即便富士山炸了也不能收留日本人! - 天天要闻

巴勒斯坦的悲剧告诉我们,即便富士山炸了也不能收留日本人!

巴勒斯坦的悲剧:从家园到流离失所在中东那片饱经风霜的土地上,巴勒斯坦曾是橄榄树摇曳的家园。然而,20世纪初,历史的车轮碾碎了这里的宁静。1917年,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承诺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之家”。一战后,英国接管巴勒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