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以一万人打败数十万大军,为何又被一万人灭国,为天下笑?

2021年04月20日22:48:08 历史 1949

梁武帝是历史上一个很有趣的皇帝,信佛的人可能知道他。因为有这样一个故事,梁武帝尽心事佛,却一直不能修成正果,于是他问佛:为什么我这么笃信佛教还是不能修成正果呢?佛却告诉他:你这样还差得远呢!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大约也可以看出来梁武帝有趣的性格。

梁武帝以一万人打败数十万大军,为何又被一万人灭国,为天下笑? - 天天要闻


梁武帝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他武功昌盛,起兵以万人打败齐朝数十万大军,建立梁朝,可谓能征善战;但是,他这个开国皇帝却在自己这一辈就被别人打败:也是拿着几十万大军被别人的一万叛军打败。那么,历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梁武帝以一万人击败数十万大军,为何又被一万人灭国,为天下笑?

梁武帝,生于464年,处在中国最为混乱的一个时代之一:南北朝时期。南朝虽然偏安一隅,却在短短一百多年里换了个朝代,政权更迭速度仅次于五代时期。而梁武帝就是出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少年梁武帝就很有才华——写文章很有范儿的那种,是个妥妥的文艺青年。文艺青年做皇帝,历史上估计也就梁武帝一个。

梁武帝以一万人打败数十万大军,为何又被一万人灭国,为天下笑? - 天天要闻


齐朝和梁朝,皇帝都姓萧。梁武帝萧衍的父亲就是齐朝的开国皇帝的弟弟,所以萧衍称帝后其实完全可以不改国号的,当然,这是后话。我们今天就专门来讲一讲,为什么萧衍能够凭借1万人打败齐朝的数十万大军,而后来却又被侯景地人一万人打败,并最终导致了梁朝的亡国呢?

梁武帝为什么能以一万人打败齐朝的数万人呢?这里面第一个原因就是他跟齐朝的血缘关系。上文即说到,其实梁武帝本身就算是齐朝的皇族,因此他跟齐朝的皇族关系也特别不错。498年,萧宝卷即位齐帝,对大臣实行残酷的打压,这其中也包括萧衍兄弟,他的哥哥因此而被杀。于是萧衍决定起兵反抗。

梁武帝以一万人打败数十万大军,为何又被一万人灭国,为天下笑? - 天天要闻


但是他并不是造反,而是联合正牌的齐朝皇族萧颖胄拥立齐明帝的儿子萧宝融为帝,所以在当时的绝大多数齐朝将士看来,萧衍根本就不是造反,他这是“勤王”。因此,虽然萧衍一开始起兵的家底仅仅是“收集得甲士万余人,马千余匹,船三千艘”,但是等到他打到建康时,他的军队已经达到了十余万——其中不少是齐朝正规军投靠。

不要说当时人,即便是现代人看来,难道萧衍没有可能是齐朝安排的一只“白手套”,通过“改朝换代”的方式实现萧家继续执掌政权吗?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因为萧衍本身就算得上是齐朝皇族,而当时天下疲惫,老百姓的愤怒无处发泄,“改朝换代”却是一种非常合适的发泄方式,难道齐朝不会想到吗?不然萧衍为啥称帝后要改“齐朝”为“梁朝”呢?

梁武帝以一万人打败数十万大军,为何又被一万人灭国,为天下笑? - 天天要闻


就是怕人们看出来他其实还是齐朝的皇帝,他还是萧家的人。既然同是萧家皇族,那些萧家的士兵为什么不迎接一个萧家的“明君”呢?所以他的身份决定了他在战斗中所向披靡。当然,这个原因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二点,后来梁武帝萧衍被人以一万人打败也是因为第二点。

第二点原因:南朝并不是皇帝的南朝,而是门阀与权贵的南朝。所以,决定天下大事的,不是皇帝的喜怒哀乐,而是门阀与权贵的利益。谁能够给门阀和权贵带来更大的利益(至少当时看起来利益更大)。谁就能够坐上皇帝的宝座。而齐朝的皇帝给的利益明显没有萧衍大,他不仅不给这些门阀和权贵们利益,还要拼命的打压他们,萧衍正是这些权贵当中一员。

梁武帝以一万人打败数十万大军,为何又被一万人灭国,为天下笑? - 天天要闻


所以大家肯定不会支持齐朝皇帝了。而萧衍给这些人的利益可就大得多了,历史记载萧衍后来做了皇帝对大臣们特别宽容,任由他们搜刮钱财,鱼肉百姓。这样的皇帝,哪个门阀和权贵不喜欢呢?所以萧衍打仗的时候,齐朝那边一堆的“投诚者”,萧衍的队伍也因此而越滚越大。

再者,战争本来就是这些军事贵族大发战争财的机会,他们希望乱得彻底一点,这样他们才可以弄到更多的钱。梁武帝因此而实现了以一万人夺取天下的目的,也因此而最终被侯景的一万叛军打败,并最终给了陈霸先机会,灭掉了梁朝。为什么侯景这个只有几百匹马,不到1万人的队伍就打垮了梁朝呢?

梁武帝以一万人打败数十万大军,为何又被一万人灭国,为天下笑? - 天天要闻


因为梁朝的官员在侯景来了之后大发战争财,其无耻程度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梁朝的勤王部队居然在都城下面与侯景做粮食买卖(当然是买卖梁朝的军粮了),以天价卖给侯景粮食,赚得盆满钵满。忙着赚钱的将军和大臣们哪里还有心思去保护他们那个已经没办法再给他们发钱的梁武帝呢?

所以梁武帝很快就被侯景的1万叛军打败,自己也郁郁而终。萧衍死后不久,陈霸先领兵打败了侯景,并废掉了梁朝的皇帝,建立了陈朝。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 天天要闻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俗话说得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你要求人办事、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时,拍马屁往往特别管用。 江湖上有一个人,那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他特别喜欢别人拍马屁,因为他属于威权型人格,特别享受那种君临天....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极目新闻记者 李迎 曹雪娇7月7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8日,该展览面向公众对外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赵一曼牺牲前给儿子的遗书(图源:记者拍摄)据了解,本次展览面积1.22万平方米,将展出照...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天天要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 天天要闻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立狮脑山巅,望太行云烟。那座座峰峦如同无言的丰碑,铭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峥嵘岁月、不朽功勋。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正在山西阳泉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为粉碎...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 天天要闻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情况。 阳泉狮脑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 不远处,...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 天天要闻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焚烧秸秆,常被误认为是千年传统,实则是现代农业的“时代病”。古人用秸秆,少有“一烧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万种智慧。 从《齐民要术》到《陈旉农书》,从堆肥还田到修筑屋舍,秸秆在古人的手中,是滋养农田的肥料,是遮风挡雨的材料,是饲养牲畜的食粮。焚烧秸秆,绝非古人首要的选择,而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人们...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 天天要闻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血与火的14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无数国人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奉献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当时全省人口3000万,征募的兵...